生态学其他分支学科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四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2032篇,会议文献有92篇,学位文献有626篇等,生态学其他分支学科的主要作者有肖笃宁、胡远满、李秀珍,生态学其他分支学科的主要机构有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喜旱莲子草作为一种广泛入侵中国的恶性杂草,其分布主要受温度和降水的影响。为了明确喜旱莲子草在不同水分胁迫程度下的存活率、生物量及形态特征的差异,本试验在避雨条...
2.[期刊]
摘要: 以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为例,选取林荫型、建筑围合型、空旷广场型3类不同景观空间中的3个样点,以温度、湿度、风速作为人体舒适度指数中的影响因子,通过夏季某天14...
3.[期刊]
摘要: 唐河国家湿地公园是现代城市公园的典型代表,通过文献查阅与实地调研方法,分析该湿地公园山石、植物、水体、建筑小品等造园四要素的特点,及其景观设计对中国古典园林“...
4.[期刊]
摘要: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cultural ecosystem services)作为生态系统服务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提升人类福祉等方面发挥着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城市湿...
5.[期刊]
摘要: 基于升级利用废弃铁路遗址文化资源,探究现存老旧工业遗址及绿色林地基底的生态价值。文章选取镇江宝盖山铁路遗址为讨论对象,采用GIS、RS技术与传统林业调查技术相...
6.[期刊]
摘要: 土壤有机碳(SOC)作为评价土壤碳汇的重要指标,SOC动态变化与组分土壤碳的流向特征对进一步理解喀斯特地区植被与全球碳平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贵州喀斯特...
7.[期刊]
摘要: 利用Landsat卫星影像组成1989—2018年时间序列影像数据集,以凤阳县行政矢量边界等为辅助数据,采用基于机器学习的随机森林算法进行地物分类,并与RS、...
8.[期刊]
摘要: 专业名词的准确、严谨和规范是生物学教材编辑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针对目前国内部分教材和资料中关于自花传粉、异花传粉、自交、异交等概念定义不严谨的情况,进行了详细解...
9.[期刊]
摘要: 现代生态产业体系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在全域现代生态产业体系现实背景和内涵构成的基础上,认为韶关全域现代生态产业体系需要按照绿色化、生态化、现代化,体...
10.[期刊]
基于InVEST模型的杭州市典型年份年产水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摘要: 【目的】自然因素和土地利用变化是引起生态系统服务改变的两大驱动因素。研究年产水量时空变化特征及两大驱动因素对年产水量的影响,对维持或提升城市水源涵养、保持水土...
11.[期刊]
摘要: 硬化地表是定量描述城市地表物理特征以及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基于2017年高分2号卫星影像,反演提取了上海城市硬化地表信息,对比分析了不同地域硬化地表分布格...
12.[期刊]
摘要: 目前国内外有关城市绿地空间布局及其可达性的研究较多,而整体评估城市绿地休闲游憩服务供给水平的研究较少。以上海市游憩绿地为例,从资源供给角度构建了城市绿地休闲游...
13.[期刊]
摘要: 为揭示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不同类型道路对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系统完整性和景观格局的影响,选取2000、2010和2019年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涉及的道路...
14.[期刊]
基于耳石形态的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群体判别研究
摘要: 为探究邻近海域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群体间的判别问题,共采集中国黄、渤海近岸海域7个野生群体(连云港、青岛、威海、烟台、秦皇岛、大...
15.[期刊]
摘要: 土壤碳是重要碳库,其对碳的吸收与排放直接影响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为探究植物群落凋落物与土壤碳之间的关系,采用“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在亚热带湿润区—贵州茂兰国...
16.[期刊]
摘要: 对沙井港桐花树、茳芏、芦苇三种湿地表层沉积物及桐花树、茳芏群落沉积物柱样中有机碳含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三种湿地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碳含量范围为2.54g/kg...
17.[期刊]
摘要: 探究长江鲟(Acipenser dabryanus)自然繁殖对底质环境的偏好性,可为其仿自然人工产卵环境的营造及野外种群重建提供参考。以人工养殖的长江鲟子一代...
18.[期刊]
摘要: 以中亚阿姆河流域1995—2018年6期土地利用遥感数据为基础,应用景观生态风险指数模型、半方差分析、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该跨境流域景观生态风险时空演变规律。...
19.[期刊]
摘要: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位于地理单元过渡带和生态敏感区,其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水量与水质.水源区生态景观格局变化和生态风险评估研究,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健康发展有...
1.[会议]
摘要: 2011年作为“十二五”计划的开局之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脚步将继续向前迈进。沈阳经济区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新时期辽宁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会议]
摘要: 分子生态学是从分子水平上对生态问题进行研究的科学.本文从分子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研究内容、常用技术手段和应用领域,以及分子生态学研究热点等进行了综述,并对分子...
3.[会议]
摘要: 分子生态学是众多学科交叉的学科,是生态学的微观研究层次与领域,它利用分子生物原理、方法和技术,来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机理及分子机制的科学,从分子水平探...
4.[会议]
摘要: 湿地是地球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海滨湿地位于海陆交汇处,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功能.盐城海滨湿地是我国乃至世界集潮间带滩涂、潮汐、河流、盐沼、芦苇沼泽和米草沼泽于一...
5.[会议]
摘要: 利用遥感图像处理和地理信息系统信息提取和空间分析功能,获取济南市2000、2005、2010年三期土地利用景观数据.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模块中的转移矩阵,...
6.[会议]
摘要: 景观过程模型研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关键生态与环境要素识别与选取。(2)关键社会、经济要素识别与选取。(3)模型时空尺度选择。(4)模型...
7.[会议]
摘要: 研究土地利用背景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对促进区域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赣江上游流域为例,依据1990年、1995年、2000年和2005年...
8.[会议]
摘要: 内蒙古农牧交错区是位于我国东南部农业区与西北部草原牧区之间的一个狭长地带,区内农田与草地镶嵌分布,种植业和畜牧业并存,是具有生态脆弱特征的特殊区域,其脆弱的生...
9.[会议]
摘要: 沿海地区是土地利用变化剧烈区,同时也是生态系统敏感脆弱区.本文以江苏省沿海为研究区,基于景观生态安全理论,结合遥感技术与空间分析技术,从景观生态安全角度测算沿...
10.[会议]
摘要: 本研究根据景观指数随景观分析粒度不同而变化的规律,确定了扬州城市绿地景观分析的适宜粒度,以此为基础,在景观水平(Iandscape Jevel)上对扬州城市绿...
11.[会议]
摘要: 区域绿地系统对生态环境质量及人居环境的创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国区域绿地系统存在着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同时游憩绿地不断增加等方面的特点。论文在界定区...
12.[会议]
摘要: 景观格局演变的尺度效应研究是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在总结尺度效应分析理论基础的基础上,就我国景观格局演变尺度效应研究的主要内容、景观格局演变尺度...
13.[会议]
西北黄土高原乡村土地景观格局优化与生态环境功能区研究——以宁夏固原市上黄村为例
摘要: 以宁夏同原市上黄村为例,对黄土高原土地景观格局优化与生态环境功能区进行了研究探讨。上黄村近30年的生态环境建设试验示范表明:在半干旱生态严重退化的贫困山区,经...
14.[会议]
基于遥感的景观生态水权界定技术体系与应用——以新疆的白杨河流域为例
摘要: 保护生态用水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保护的主要内容.但是目前由于生态用水配置模糊、难以监测等原因,导致生态用水常常被直接或间接地被挤占,这也是多数地区生态退化的主...
15.[会议]
摘要: 通过对寄生高榕榕果的两种果外产卵非传粉榕小蜂——Philotrypesis sp.和Micranisa ralianga的产卵行为的详细观察。所研究的两种非传...
16.[会议]
摘要: 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研究流域尺度上土地利用及其空间格局对河流水质的影响,已成为流域环境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在综合评价国内外土地利用变化与河流水质关系研究的基础上,...
17.[会议]
摘要: 行为实验的方法对光生态的实验室研究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对动物实验对象的行为进行观察和分析,具有直接全面的特点。基于这种方法,本课题在暗室条件下对实验鸟种红喉...
18.[会议]
摘要: 人是景观风水环境的第一要素,选择景观生态环境应利于人的命运,应该符合当地民族心理和地域环境,也要“与时俱进”,选择景观生态环境的最高目标是“天、地、人合一”。...
19.[会议]
摘要: 岩溶洞穴景观审美特征研究是景观价值评估的基础,洞穴景观具有科学之美、文化之美、感官之美、时空之美。多种多样的审美客体要素、漫长的发育演化过程,使洞穴蕴含了丰富...
20.[会议]
摘要: 本文以江苏省海安市李堡镇曹园村土地整理项目区为研究对象,采用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和规划图(比例尺为1:5000)为基础数据源,利用FRAGSTATS软件计算景...
1.[学位]
摘要: 随着全球环境变化,地球上各类生态系统几乎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天然湿地作为地球表面各圈层之间强烈相互作用的关键地带,能量交换和物质流动极其活跃,在全球环境变化...
2.[学位]
摘要: 聚落是人类的居住点,包含人类生产生活等要素,深刻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受地区自然、社会经济等条件的制约,在聚落形态上表现为不同的形态特征。自然环境直接影响空间分布...
3.[学位]
摘要: 经济发展引起生态功能退化是干旱区社会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矛盾,经济空间扩张必然引起生态空间的形态、结构发生变化,影响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价值,最终又限制绿洲经济的...
4.[学位]
摘要: 土壤盐渍化已成为生态学,农学,地理学等众多学科关注的重要问题,尤其在干旱、半干旱区域。土壤盐渍化遥感监测技术是掌握土壤盐渍化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的重要手段,然而...
5.[学位]
摘要: 人类活动是导致绿洲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干旱区生态环境安全变化的核心驱动力。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绿洲景观类型及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其变...
6.[学位]
摘要: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引起全球及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核心动力。伴随大规模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干旱区人工用地规模、强度不断扩大,自然地类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或替...
7.[学位]
海绵城市背景下的老旧城区公共景观改造——以武汉市青山区海绵城市改造为例
摘要: 近年来我国正大力推广海绵城市建设,全国地方多部委相继出台了多个政策及文件。在全国的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如何改造大型工业城市老旧城区的公共景观空间,并推动老旧城...
8.[学位]
摘要: 20世纪起,生态系统概念的提出和发展全部都离不开对生态学整体论的认识与探讨,伴随着本体论与方法论上对生态学整体论地位的不断调整,生态系统的研究在近一个世纪内取...
9.[学位]
摘要: 湿地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维持和人类生态环境的构建起到巨大作用。加强对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可以了解湿地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变规律,对湿...
10.[学位]
摘要: 城市化过程中,高速公路的发展在加强地区经济交流的同时也对区域的景观与生态环境产生诸多影响。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的空间分析及可视化功能,结合最新的土地利用数据...
11.[学位]
黄河中下游农业景观异质性对传粉昆虫多样性的多尺度效应——以巩义市为例
摘要: 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生态系统服务,传粉昆虫提供的传粉服务为人们带来很大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传粉昆虫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态系统的传粉服务和维持稳定具有关...
12.[学位]
摘要: 在黄河下游平原农业景观中,研究影响两栖类生物分布的环境因素对保护生物栖息地和维持两栖类生物有非常关键的作用。研究选取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为研究区,依据两栖类生存...
13.[学位]
基于地域文化特征的桥梁景观“设计要素”研究——以汕头濠江大桥为例
摘要: 桥梁作为交通交通系统的枢纽,承担着确保人流、物流、信息流在桥梁上的畅通、快捷、安全和舒适的重任,然而建设绿色、环保、具有时代感和地域特色的高质量的桥梁景观,对...
14.[学位]
摘要: 当前智能计算领域中,优化问题一直都是众多学者研究和关注的课题。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优化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它们或多或少具备着非连续性、非线性、非可微性、多峰...
15.[学位]
摘要: 生态位构建是指有机体通过自身新陈代谢、活动和选择行为,部分的创建和部分的毁灭自身或其它有机体的进化生态位,进而改变其环境中生物与非生物自然选择源的一种能力.生...
16.[学位]
摘要: 植被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植被的变化对环境有明显的响应,是全球变化的“积分仪”和景观生态环境变化的综合“指示器”。祁连山区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区,本研究基于...
17.[学位]
摘要: 兰州市作为西北半干旱区河谷城市的典型,生态环境本底脆弱。随着区域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深入推进,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强度加大,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状况更加敏感...
18.[学位]
摘要: 土壤侵蚀作为我国耕地面临的主要危害之一,直接关系到耕地质量以及粮食产量。容易造成土壤侵蚀的因子一般为气候降水、土壤质地、地形地貌、植被覆盖等。地表景观的类型、...
19.[学位]
摘要: 得益于近几十年的技术发展,对各类复杂系统的研究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一个方向是对人类以及其他具有能动性的生物群体在空间运动方面的行为进行研究。在生物群体的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