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1
  • 召开地:乌鲁木齐
  • 出版时间: 2011-07

主办单位:;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针对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对于区域环境资源保护、城镇合理规划、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等方面的现实性应用价值,在总结借鉴了前人模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讨论了利用CA-Markov模型,进行土地利用演化模拟的可行性,并选取北京市昌平区作为研究区,利用该区2001年、2004年土地利用情况实地调查数据作为数据基础,建立CA-Markov模型,模拟2005年土地利用情况,并将模拟图与实际图形做比较,分析模拟效果.而后进一步预测了昌平区2020年土地利用情况,讨论分析预测结果.研究表明:利用CA-Markov模型,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可以有效模拟预测土地利用变化情况,预测结果表明,昌平区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建设之间的矛盾日益严峻.为以后城镇发展规划、合理利用土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提供了合理依据,具有良好的现实意义.
  • 摘要:人类对淡水的直接需求主要体现在粮食用水上.其中,绿水对于粮食生产的作用不容忽视,就世界平均水平而言,绿水占农业用水的65%.水足迹指用于本区域内消费的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量,而农业水足迹不仅仅要考虑农业灌溉水的用量,还要考虑降水对农业生产的作用.研究农业水足迹可以将蓝水(灌溉水)和绿水(降水)密切结合起来,真实反应农业产品的水资源消耗量,对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黄河流域12种作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作物需水量的水足迹计算方法,研究了黄河流域农业水足迹量,分析了蓝水足迹与绿水足迹的比例关系.结果表明:黄河流域2008年农业耗水量为842.3亿m3,平均作物耗水系数为0.622m3/kg;农业水足迹为520.0亿m3,其中河南省最大,青海省最小.
  • 摘要:本文基于张家界市桑植站点1958至2007年逐日气温统计资料,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标准化处理,利用Morlet连续小波变换,分析了近50年来,张家界市气温在年际、季际及月际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并通过Mann-Kendall对相应的突变点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1)张家界市气温以0.013°C/10a的趋势在变暖,明显低于全球增温率0.08°C/10a.50年平均上升了0.06°C到0.07°C,其中四季存在显著的差异,冬季变暖趋势最明显达0.0704°C/10a,春季次之为0.0504°C/10a,秋季与年平均气温增温率相当为0.013°C/10a,夏季则表现出一定的降温趋势倾向率为:-0.1272°C/10a.(2)受ENSO事件和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的影响,张家界市气温变化存在3~7年的年际变化特征和17~22年的代际变化特征;(3)气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出现显著变暖突变,21世纪初期变暖趋势开始加速上升,突变点发生在1960年、1992年和1998年.
  • 摘要:农户空间位置的邻接或分散情景影响其土地利用行为的空间依赖、关联与自相关程度,使得农户行为的趋同性、差异性并存,探究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空间相关性,有助于厘清其土地利用行为的内在联系与空间变异规律,为村域农户土地利用决策模拟提供一条新的途径.研究基于“PRA+3S”相结合所收集的481户样本农户调查,获取农户的生计资产、对土地的劳动力、资金投入状况以及农户的宅基地、承包地空间位置等信息,建立农户土地投入数据与地块空间信息为一体的“农户-土地”数据库.运用该数据库,首先,依据农户生计状况划分农户类型;其次,采用劳动力投入模型与资金投入模型定量分析农户的土地投入状况;然后以农户土地投入状况为切入点,采用Moran指数以及局部Moran指数对不同生计类型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全局空间自相关、局部空间自相关进行诊断,识别农户间的空间关联效应.结果表明:(1)不同生计类型农户的土地投入行为差异明显,就劳动力投入而言,农业多样化发展型>兼业化发展型>农业专业化发展型>非农多样化发展型>非农专业化发展型;就资金投入而言,农业专业化发展型>非农多样化发展型>兼业化发展型>农业多样化发展型>非农专业化发展型;(2)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农户的土地投入行为存在显著的、正的空间自相关,劳动力投入相似的农户呈现强烈的空间集聚趋势,同一类型的农户相对地趋于相邻,相邻农户间的关联效应明显;(3)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农户的土地投入行为在小范围内存在反常状况与不稳定性,村域东面出现18户土地投入水平较高的农业专业化发展型农户被一些土地投入水平较低的非农多样化发展型与非农专业化发展型农户所包围的现象;(4) Moran散点图显示,多数农户位于第一和第三象限内,为正的空间关系,属于高一高集聚类型农户(HH型:26%)、低—低集聚类型农户(LL型:59%);被高值包围的低值农户(LH型)有52户,位于第二象限内;被低值包围的高值农户(HL型)有18户,位于第四象限内.
  • 摘要:沿海地区是土地利用变化剧烈区,同时也是生态系统敏感脆弱区.本文以江苏省沿海为研究区,基于景观生态安全理论,结合遥感技术与空间分析技术,从景观生态安全角度测算沿海19个县耕地景观生态安全指数,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1995-2005年江苏沿海地区耕地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变化特征与驱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江苏沿海地区15年来耕地景观安全格局变化显著,I级区范围呈扩大趋势,Ⅱ级区格局变化较为分散,Ⅲ级区的范围逐渐缩小,呈现由南部地区向中部地区减少,由内陆向沿海推进的格局变化特征;回归模型显示,县级层次耕地景观生态安全主要驱动力为土地整理项目数量、国民经济总产值和人口密度,其回归系数分别为0.253、-0.224和-0.176.
  • 摘要:本文分析1959年-2009年奎屯河新渠首的水文数据资料及1959年-2009年乌苏气象站的气温、降水数据,得出51年来奎屯河径流量的变化规律;同时可以发现,奎屯河的气温与径流量之间正相关,降水与径流量的关系比较复杂;夏季气温变化对奎屯河的径流量影响作用较大;径流量对气温和降水的响应存在一定的滞后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径流量显著增加,对降水和气温的变化有明显的响应.
  • 摘要:利用1988年和2007年的遥感数据,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黄河中下游地区中牟县农业景观格局动态,采用单窗算法定量反演研究区的地表温度,尝试对农业景观格局的热环境效应进行探讨.结果发现,研究区近二十年景观格局变化显著,地表温度对此动态有明显响应.不同景观类型的地表温度差异较大,1988年旱地景观和2007年滩地景观的地表温度均比河流高出10°C以上,而本研究区建设用地景观对地表温度影响作用偏小.距河流景观较近的廊道缓冲区平均地表温度较低,而趋向道路中心线时其缓冲区的地表温度升高.研究表明,相比前人在城市景观热环境效应的研究结论,农业景观格局对区域热环境有自己独特而重要的影响.
  • 摘要:为探讨农用地整理潜力分级模式,在MAPGIS软件的技术支持下,综合处理研究区土地利用基础数据,针对土地资源现状特点,综合考虑自然、区位、经济、社会等因素,通过分析地形坡度、耕地等级和耕地区位条件,在现在常用的潜力分级方法基础上,探索并构建了增加耕地面积、增加耕地系数和耕地区位指数的三指标综合模型,并将其应用于福建省明溪县农用地整理潜力测算研究,研究结果更加贴近实际,Ⅰ、Ⅱ、Ⅲ级潜力镇可分别增加耕地面积329.41hm2、144、03 hm2和77.21 hm2,以期为地方农用地整理提供更好的参考和建议.
  • 摘要:张掖分水后,黑河中游可用水量减少,供需矛盾突出,水资源空间规划管理能够缓和区域用水需求矛盾,带来区域整体利益的优化和农民福利的增加.本文基于分布式水资源管理模型,对黑河中游水资源进行了优化组织.现状年处于丰水年,但执行“定额管理”不彻底,“总量控制”不严格,农业灌溉量远大于配置方案中提出多年平均量,因此水资源空间配置应首先从现状年回到多年平均水平,并以多年平均水平为基准情景进行优化配置.水资源配置原则应兼顾公平与效益,本文提出了灌区内,灌区间,县区行政单元间水资源配置原则和利益补偿方案.研究表明:缺水区域(城郊蔬菜种植区)通过水权交易,农业规模扩大,农业收入增加;盈水区域(制种玉米和棉花种植区)通过水权交易补偿,收入增加.
  • 摘要:本文从节约集约用地与土地整治的概念和内涵角度做浅层次的分析,土地整治与节约集约用地内在关系密切;进而以城市化建设和耕地保护为切入点,以土地利用率的提高为目标,深入剖析二者“实现方式”与“本质”的关系构架:土地整治在本质上属于节约集约用地,它是节约集约用地的一种实现方式和手段;在此基础上对二者相结合的发展趋势与研究重点进行展望,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及落实提供参考性意见.
  • 摘要:本文以干旱区内陆河石羊河流域为研究区,选取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土地利用、植被指数、水文、气候等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了人居环境指数(HEI),利用GIS的叠置分析、缓冲区分析、密度分析等空间分析技术对石羊河流域人居环境适宜性进行了定量综合评价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人居环境指数介于17.13~84.32之间,整体分布格局为:从西南方向到东北方向以此降低,适宜、较适宜居住区主要分布在中游和中下游地区,不适宜人类居住区占研究区面积的比例很大.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民勤绿洲、武威绿洲和昌宁盆地区域内,面积1080.01km2,只占全流域总面积的2.59%,较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古浪县和永昌县城区周围以及天祝县北部,面积1100.30km2.一般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永昌县、金川区的城镇外缘,以及民勤县除县城外的大部分地区,面积23328.04km2,占全流域总面积的56.08%.不适宜区分布在石羊河流域上游和最北部地区,面积9937.60km2,占总面积的23.89%.最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上游祁连山高山冰雪区,北部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交汇区以及民勤县南部与凉州区东部交汇区,总面积6154.05 km2,所占比例为14.79%.石羊河流域人居环境适宜区主要以带状和斑块状分布在石羊河各支流周围,其他区域只有零星分布,与流域内居民点分布的空间格局相吻合.石羊河流域人居环境状况与人口密度呈对数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85,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较明显的正相关性,人居环境评价值与单位面积GDP相关系数达到0.845,与道路网密度关系不显著,受道路制约程度较小.一些居民点分布在人居环境恶劣区域,一些村镇分布在靠近沙漠区域内,地形复杂,气候多变,水资源短缺,经济发展滞后,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当地土地利用规划,这部分村落需要异地搬迁以便改善人居环境状况.
  • 摘要:本文利用氮素平衡模型,以滇池流域为研究区,对2009年滇池流域陆地生态系统氮收支平衡进行了核算,并分析了氮收支情况对滇池流域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滇池流域氮素流动具有耕地系统氮盈余,而草地系统氮亏损的特征.耕地氮的总收入为26290t,总支出为14055t,盈余12864t.草地氮的总收入为114t,总支出为209.03t,亏损94.67t.一方面,耕地氮素大量盈余,通过地表径流流入滇池是造成其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由于草地氮素的亏损,是造成草场严重退化的重要原因.
  • 摘要:土地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具有特殊的时空属性,承载者人地关系,体现着地球表层生态环境的变化.土地资源涉及数量、质量的调查、动态监测、动因分析等问题,关系着查清家底、科学认识、利用、规划和管理等多个方面的需求.本文首先简述了新疆地区土地资源的调查及土地利用、覆盖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新疆地区土地开垦的生态环境问题、效应及面临的压力。同时介绍了相应的土地开发策略以及土地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策略。
  • 摘要:石羊河流域是西北内陆典型缺水区,水土资源的供需状况成为决定当地发展的生命线.本文以武威市为例,基于各区县1987~2006年土地利用变更表以及2003~2007年石羊河水资源公报的基础数据,综合选取水土资源利用评价指标,将各指标计算结果进行分等定级组合,构建水土资源利用生态风险评估体系,分析研究各区县水土资源生态风险动态及空间变化.结论:(1) 1987~2006年石羊河生态环境相对较差的中下游地区生态服务价值呈增长趋势而生态环境相对较好的上游地区该值则不断减少.(2)研究期内武威市土地利用综合风险指数有所增加.(3) 2003~2007年武威市水资源利用生态风险等级明显增加,不同地区需要结合自身条件,采取相应措施,适应水资源生态风险变化.(4)武威市各区县水土组合生态风险在空间上表现出一定差异性:中下游地区水土资源利用生态风险总体大于上游地区.
  • 摘要:生态用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与条件,保护生态用地,逐步恢复生态破坏严重地带,退还自然生态用地,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区域生态状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京津冀地区为例,通过建立不同阶段各生态用地类型变化的logistic回归模型,很好地揭示了区域不同阶段土地覆盖变化的驱动因素.主要结论如下:(1)对于林地变化而言,京津冀地区在第一阶段(80s~2000年)和第二阶段(2000~2005年),最重要的解释变量都为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和坡度级Ⅰ(<5°);(2)对于草地变化而言,第一阶段(1980s-2000年)主要的驱动因素是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而在第二阶段(2000-2005年)主要的驱动因素是到最近国道的距离:(3)对于湿地变化而言,在第一阶段(1980s-2000年)主要的驱动因素是地貌类型,而在第二阶段主要的驱动因素是人均GDP.
  • 摘要:目的:为了保护人类健康,不受恶略环境的侵害,就必须依法保护环境,为了探讨如何依法保护好环境,进行相关研究.方法:通过提出环境与健康是人类健康生存头等大事的观点,总结中国主要环境保护法规的不足,提出新的修正措施.结果:提出6条保护环境的新法规建议,供环境保护法修正时参考应用.在此作者建议:1)环境与健康及保护法规的宣传教育立法.2)医疗卫生机构设立环境医学防治学科立法.3)国家普及设立环境污染监测和预报系统立法.4)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扩展和延伸立法.5)国家在任何单位均应设立环境污染保护行政主管科室立法.6)国家设立外国在华企业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立法.结论:只有重视环境与健康是人类健康生存头等大事的观点,依法保护环境,不断吸取修正环境保护法的新观点,不断完善环境保护法,使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健康地生存在美好环境中.本文提出的修正环境保护法的新观点,值得参考利用.
  • 摘要:条件价值法是评估环境与资源价值的重要方法,但其有效性受到了质疑.在目前尚未寻找到可以替代条件价值法进行环境与资源价值评估的前提下,较为可行的方法是不断采取措施以完善条件价值法有效性.后续确定性问题就是基于这样的目的提出的.价值区间模型、信息经济学和心理学都为后续确定性问题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本文基于47个环境与资源项目条件价值评估的预测有效性实验的Meta分析结果证明了后续确定性问题的应用有助于提高CV的有效性.这一结论对CV实践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摘要:土地利用的最佳结构是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根本内容,也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核心.神经网络模型是一种模拟入脑结构及其功能的复杂网络系统,其独特的“学习”能力使它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本文通过建立神经网络模型,对2008年新疆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与新疆2008年土地利用结构的真实值比较接近,可以利用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预测,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提供指导意义.
  • 摘要:伊朗是中国最主要的石油供应国之一,每年中国从伊朗进口大量的石油.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能源需求将会更加旺盛,伊朗石油对中国的能源供应安全至关重要.随着伊朗国内及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政治风险评价对中伊石油合作的影响日益重要.本文运用德尔菲法和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中伊石油合作政治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并构建风险综合评价模型.运用SPSS18.0软件对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的指标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得出一下主要结论:1)当前中伊开展石油合作的政治风险较小,但潜在性风险较大:2)伊朗作为当今国际社会比较敏感的国家,其国际政治风险和中伊国家关系变化的风险对中伊石油合作的影响较大,伊朗国内政治风险的影响程度相对较低;3)伊朗核问题、中伊国家关系变化、美欧制裁、世界大国争夺控制资源和宗教文化因素是当前中伊石油合作中面临的最主要的政治挑战;4)宗教文化精神、民族主义情结、动荡的国内政局和中东局势的潜在风险性较大.针对以上风险本文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制定针对伊朗的国家战略;加强中伊各种形式的交往和相互理解,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参考.
  • 摘要:通过对新疆于田县5种不同下垫面的小气候因子进行观测,探讨了不同下垫面气温、地温、相对湿度、风速、蒸发等小气候因子在特征值、逐日变化幅度、垂直变化上的差异性特征.结果表明:沙漠、戈壁、棉花地、玉米地在气温、地温、风速、蒸发及其逐日变化幅度上依次递减,在相对湿度上依次递增.具有过渡性质的交错带与沙漠、戈壁的气候特征值及其变化趋势、幅度上相似,甚至由于戈壁海拔相对较高,交错带的特征值和变化幅度高于戈壁,介于沙漠和棉花地之间,例如在日平均气温特征值上,沙漠>交错带>戈壁>棉花地>玉米地,其中交错带的气温高于戈壁、棉花地0.51°C、3.39°C,低于沙漠0.69°C.
  • 摘要:水质评价是正确认识生态旅游区水质的多要素综合性,预测水质发展趋势及其演变规律,寻找影响生态旅游区水质变化的主要污染因子和污染源,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改善生态旅游区水质的污染源治理方案和综合防治规划与计划的基础性科学工作.本研究针对生态旅游区水质特点和要求,选取有代表性的3大类8项指标作为水质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在参考国家地表水质标准基础上,将旅游区水质分为5个级别,并利用物元分析理论,建立了生态旅游区水质动态评价的物元模型.并采用在生态旅游区旅游季节(5月-10月)连续采样监测数据,以六盘山生态旅游区为例进行了具体应用.结果表明,在考虑到水质感官浊度前提下,与国家地表水质标准相比较,六盘山旅游核心区水质基本稳定在Ⅰ-Ⅱ类水之间,而在旅游外围休闲度假设施聚集区水质则有向Ⅲ类水质转化的趋势.这一结果与现实成因吻合,说明所采用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生态旅游区水质评价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可以在其他生态旅游区进行推广.
  • 摘要:农户种植决策对优化区域种植业结构、增加农户收入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农户兼业行为入手,基于劳动力资源在不同产业部门间的配置上分析了非农就业对农户种植结构决策的影响机理,结合江苏省宿豫、泰兴等实地农户调查问卷,采用Tobit模型对农户种植结构决策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非农收入水平、非农就业从业区位和距离市场远近是影响农户种植决策的主导因素,非农就业的发展将使农户更倾向于粮食作物的种植,同时由于经济社会水平的不同,区域特征引起的种植结构差异也较为显著.最后,就进一步优化种植业结构调整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 摘要:本文以1990、1995、2000、2005年上海市土地和用遥感监测数据为基本数据源,利用Sleuth模型对1990-2005年上海市城市空间扩展及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模型模拟和精度验证,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35年上海市城市空间扩展和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模拟预测,通过分析模型运行结果,深入研究了上海市城市扩展的模式和成因,同时也指出了Sleuth模型本身存在的不足.
  • 摘要:新疆大开发在轰轰烈烈的进行,经济的发展大家有目共睹.本文首先简述了新疆的开发现状,同时指出了其关于经济发展和环境的矛盾问题。针对新疆近年来的生态赤字问题,表明新疆处于严重的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对此提出了新疆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 摘要: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是土地科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多目标动态规划方法中的逐步宽容约束(GECM)方法为基础,以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为系统目标,设置八个方面的GECM约束条件,对广州市花都区2020年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配置研究,并将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结果作为约束条件,结合人工神经网络与元胞自动机(ANN+CA)模型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布局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①GECM是一种较好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法,花都区2008年建设用地规模(23097hm2)接近于2020年的合理用地(28800hm2)水平;②ANN+CA可以实现土地资源的空间配置与模拟,通过GECM与ANN+CA的耦合进行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比较符合花都区的实际情况,模拟的方案更具合理性,能实现区域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时间与空间的统一.
  • 摘要:土壤次生盐渍化和土地荒漠化与灌区地下水位埋深密切相关.将灌区地下水调控在合理的埋深范围内,可更有效地防治土壤次生盐渍化,从而改善自然植被或作物赖以生存的土壤环境,更有利于自然植被或作物的生长发育,进而提高植被的繁茂程度或作物的产量.根据干旱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农业生产管理的特点,探讨了灌区地下水位调控的措施.以新疆阿瓦提灌区为例,依据生产实际设置了维持现状、加大灌区节水改造、改变洗盐压碱模式和优选井灌井排等4个情景方案,以现状数据为基础设置相应的参数,应用区域水盐平衡模型对灌区的水平衡、耗水平衡、地下水平衡、供需水平衡和盐平衡等5个平衡进行模拟和预测,得到各方案各子灌区水盐平衡结果,分析了不同地下水位调控措施对地下水的影响.不进行冬春灌而采用滴水适播或干播湿出,可使土壤冻融期地下水位下降到临界深度以下,将有效地抑制了浅层土壤的返盐和积盐.井灌井排是灌区地下水调控最有效的措施,既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又可控制地下水位、防治或改良盐碱地等.地下水位调控措施的选择需因地制宜,综合考虑灌区土壤盐碱化程度、地下水位埋深现状、灌溉排水条件等合理选择.
  • 摘要:利用环境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借助Arcgis等工具对西安市土壤侵蚀各项经济损失进行量化评价,并分析其在1985-2000年间的变化趋势,旨在为西安市绿色GDP核算和土壤侵蚀生态补偿政策提供依据.经测算得出2000年西安市土壤侵蚀总损失价值为641271.89万元,占当年GDP的9.3%,其中养分和有机质流失损失价值高达596284.62万元,占总损失价值的92.97%.土壤侵蚀经济损失程度大体上呈现自东北向西南递减趋势,最严重的区域是东北部高陵县、临潼区,与土壤侵蚀的分布趋势基本吻合.通过比较1985年和2000年各县区平均土壤侵蚀强度发现,西安市各县区土壤侵蚀状况总体稳定并略有改善.1985年与2000年土壤侵蚀损失价值与实际G()的比率分别为31.96%和9.3%,这证明西安市的土壤侵蚀状况略有好转,水土保持工作初见成效,经济发展质量有所提高.本文最后还对水土侵蚀损失量化评价的发展前景以及西安市未来的水土保持工作作出了展望.
  • 摘要:草原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这其中旅游季节性便是显著问题.内蒙古是草原生态旅游的典型区域,其旅游淡旺季对比十分明显,旅游的季节性波动,特别是旅游淡旺季的巨大反差,对旅游地的经济、社会、生态等子系统及旅游者的游览效果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旅游季节性已经是一个制约内蒙古旅游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因素,对其成因及影响分析可以看到,相应解决策略要立足实际突出自身特色发展内蒙古草原生态旅游业.只有在淡季才有或极为适合于在淡季开发的旅游资源的有效利用,才是具有根本意义的旅游季节性应对措施.内蒙古旅游淡季与冬季同档期,这让温泉为主体的暖性旅游资源及冰雪为主体的冷性旅游资源资源有了发挥作用的机会,温泉旅游和冰雪旅游可以说是内蒙古传统淡季旅游的突破口,发展这两种旅游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选择.针对长期困扰内蒙古草原生态旅游发展的季节性问题,可以以整合各种资源、开发适合淡季(冬季)的暖性及冷性旅游资源做应对.同时,内蒙古旅游旺季错过了“五一”和“十一”两个黄金周,但这两个时段紧邻旅游旺季,面对客源地对内蒙古以草原景观为主的意像,丰富旅游产品并形成主题,用以遮蔽固有仅一幅画面的意象.内蒙古并非只有夏季鲜花盛开的大草原,要做到其他季节的景观深入客源地之人心,况且内蒙古区内的各地自然环境也差异很大,选择一种自然资源或人文活动作为黄金周的主题,不断丰富旅游产品并在空间上形成区带,做标志物建设和开发相应符号的旅游商品,必然会前移与后延既有的旅游旺季.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草原生态旅游的淡旺季与自然季节有关,也与人们的思维观念紧密联系,淡季思维定式和旅游思维观念的转变对解决草原生态旅游的季节性有很大帮助.既然旅游季节性的形成原因之一是旅游淡季的景观凄凉,那么建设在逻辑上只在淡季替代原景观可以为解决问题的一个切入口,这种替代景观在旺季还要让位于原景观,那么什么样的建设的可以在一段时间可以以各种相应的符号表现做替代,通过对旅游现象的观察并作新逻辑分析便会发现,以文化作为符号,构筑民族文化旅游是其必由之路,而民族文化恰恰是草原地区具有的最大特点.
  • 摘要: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边贸为特色的边境旅游已蓬勃开展.长期以来,地处我国新疆西部边陲的边境县则以守边维稳为重任,县域经济发展十分缓慢.本文详细讲述了自1997年国家实施对口扶贫和2000年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边境县域经济发展有所起色,2010年国家又对新疆提出了“跨越式发展与长治久安”发展战略,为边境贫困县实现小康社会发展目标指明了方向与途径.并以阿合奇县民俗文化特色旅游为例进行描述。
  • 摘要: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古迹丰富,拥有众多举世闻名的世界级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们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珍贵的人文旅游资源.传统的旅游学中把人文旅游资源定义为:“古今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特殊习俗和物质实物,是能够激发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使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得以实现并能够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旅游产品.”本文指出这一概念彰显了人文旅游资源的文化性、经济性、人为性和可复制性的特征,但却忽视了全面认识、整体把握人文旅游资源的眼光和手段、更没有贯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非常不利于对人文旅游资源的全面保护,难以发挥其对经济的长效拉动作用,更不利于山西省确定的“旅游大省”目标的全面实现。基于此提出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设计,使“兼容型人文旅游资源”持续兼容,使“冲突型人文旅游资源”与环境的冲突减少甚至转化为“兼容型旅游资源”。
  • 摘要:本文指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以区域自然、经济与社会条件为基础,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对土地资源在时空上合理安排布局的一项综合性战略措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核心内容是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必将引起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种类、面积和空间的变化,进而导致了各类生态系统类型、面积以及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生态服务价值则是用货币形式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定量的描述.并以汕头市南澳县为例,讲述了其采用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方法和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表,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其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估,为规划实施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开发土地,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迅速提高,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同时伴随着全球人口激增,人类毫无限制地追求物质财富的增长,致使社会经济系统的运行能力超出了生态环境系统的允许限度即承载能力,出现了自然资源急剧减少、环境污染破坏加剧、直接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严重后果.面对这一问题,人们逐渐认识到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各种弊端,开始重新寻找到一条能够同时兼顾人类活动的经济目标、生态目标、社会目标实现的社会经济发展观和发展方式,即生态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方式.文章通过选取新疆14个地、州、市的社会、经济、生态等40余个原始指标,运用关联矩阵分析和冲击响应分析方法,根据地州市的人口构成,确定区域性质;研究经济增长(GDP)的驱动力(投资、消费、出口)的关联性与贡献度,进而分析它们和人均收入及环境影响之间的复合关系;最后运用能值分析方法,综合分析新疆过去20年(1989-2009)的生态环境演变特征,分析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特征,初步探明了新疆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的演进趋势,进而对生态环境演变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演进进行了总结。
  • 摘要: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保护是恢复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塔里木河下游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断流,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荒漠河岸林生态系统严重退化,为了拯救断流河道两侧植被2000年开始实施应急输水工程,到2006年11月第11次已成功进行了8次输水,地下水位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河道两侧物种多样性和植被覆盖度也得到较明显恢复.态。本文根据从2007-2010年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埋深、地下水质和物种多样性进行监测,分析间歇性输水停止后的生态响应,结果表明:2007年3月-2010年8月塔里木河下游上段地下水埋深呈增加变化,地下水主要离子含量以增加变化为主;中段地下水埋深呈增加变化,但主要离子含量以下降变化为主要特征;下段地下水埋深从2008年8月起呈减小变化,地下水中主要离子含量随地下水位的上升而增加。
  • 摘要:本文首先基于前人在相关微观层面的研究成果,从理论层面探讨了我国农村税费改革(包括农业税的取消和财政支农政策的加强)对农业土地利用影响的总体效应。分析认为,农业税的取消和财政支农政策的加强总体上将有助于提升农民种粮和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从而会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减少土地的闲置行为、提高农业土地利用的效率;当然,如果所取消的农业税额度相对于农民的收入而言只是很微小的一部分,那么其对于农业土地利用的激励效应将十分微弱。为验证这一理论判断是否与政策实践的效果一致,论文进一步运用全国层面的宏观数据,通过构建数量模型实证评价了农村税费改革对农业土地利用变化的具体影响。
  • 摘要:在全球变化尤其是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对外界环境敏感的高纬度森林变化非常明显,即高山林线的变化.研究林线变化对全球碳循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山地景观管理有重要意义,对干旱区林的线研究尤其如此.但是,目前的林线研究主要集中在欧洲、北美和中国的非干旱区,干旱区的林线研究极少.本文选择天山北坡三工河流域的部分山地为研究区,以云杉和欧亚圆柏两种植被构成的矮曲林状林线以及林线处草地为研究对象。对每个样本进行养分分析,进行不同海拔、植被覆被类型和采样深度间的比较;计算其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各属性间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土壤属性的异质可以决定矮曲林状林线处植被的分布。且相比较而言,研究区内构成矮曲林的云杉和欧亚圆柏下的土壤属性相对相似,由此可以解释此二种植被在林线过渡带内交错而生的现象。
  • 摘要:随着人地矛盾日益突出,能源紧张不断加剧,可再生性能源的开发以及提高能源利用率的途径备受关注.同时,生态城镇建设理论逐渐步入成熟阶段,但与国外相比,我国生态城镇建设中,生态能源的使用率较低,这有碍于我国生态城镇的全面发展.因此,本文以生态能源为理论基础,分析了国内外典型生态城镇能源利用系统的规划,总结出生态城镇中能源系统规划的主要理论方法.
  • 摘要:自然界土壤分布极为复杂,一个区域内,在同一时间不同点的土壤特性存在着的明显差异性,这种差异性称为土壤的空间变异性.长期以来,黄河三角洲湿地土壤盐分含量成了制约植被生存与生长的重要因素,不同植物群落中土壤盐分的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即使同一群落不同土层间也存在差异.本文选取了大汶流管理站向黄河入海口延伸的垂直于海岸线的路径来布设采样点.采样点的数目和位置充分考虑不同的植被类型、不同的土质以及距离海岸线的远近等因素,挖取13个土壤剖面,分析了黄河三角洲地区典型植物群落土壤盐分含量的空间变异性,解释了不同群落间土壤盐分的空间分布差异,结果表明:(1)从含盐量的变化幅度看O-5cm的土层含盐量的最大值是最小值的148倍,变化幅度为6.55g·kg-1,而5-10cm、1O-30em、30-50cm、50-100em的土层含盐量的最大值是最小值的倍数分别为102、157、70、48,变化幅度分别为2.44 g·kg-1、4.92 g·kg-1、4.52 g·kg-1、3.27 g·kg-1.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各土层含盐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以及变化幅度均成明显下降趋势.从变异系数看,各土层盐分含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27、1.24、1.16、1.04、2.87.
  • 摘要:湖北省是长江中游重要的湖泊湿地分布区,在历史时期湖泊分布广阔,是著名的云梦泽的主体.湖泊湿地分布于长江沿岸的低洼地区,地势相对平坦,湖泊较浅.历史时期以来,该区域人类活动强度大,多次移民和战争的影响,已改变了江汉湖群的自然景观,长江大堤的修建,改变了湖泊与长江自然相通的格局.本文在野外调查和历史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不同时期的水利图、地形图、遥感影像图作为基本信息源,在GIS技术支持下,提取湖泊湿地信息,对湖北省湖泊湿地的主要分布区—江汉平原近百年湖泊水域变化进行了研究。
  • 摘要:甘州区深居内陆,位于千里河西走廊腹地、古“丝绸之路”南北两线和“居延古道”交汇点上,南枕祁连山,北依合黎、龙首二山,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横穿全境,形成了闻名遐迩的张掖绿洲,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誉.本文以甘州区为例,利用系统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农村居民点整理与农村社会经济效益之间的动态耦合规律,并以甘州区18个乡镇为研究单元,构建了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分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确定权重,计算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综合评价值,运用层次筛选法将研究区划分为五个整理区。
  • 摘要:本文探讨了主成分分析法在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方面的应用.以我国2004年为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较好,为轻度脆弱,而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带脆弱度相对较高.在文章的最后进行了讨论.
  • 摘要:英国学者比尔·希列尔提出空间句法理论,是研究城市空间形态研究方法和理论的总称,传统的方法是把连续的城市街道空间抽象表达为轴线模型,以一组数目最少的可以连接所有城市街道空间的轴线,并运用Axwoman等GIS辅助插件对其基本变量的进行定量分析.由此,对街道空间结构的分析被转化为对轴线地图基本元素空间特性的分析,其中轴线地图模型为研究分析城市空间形态提供了一种定量方法,依据空间句法的基本内涵,本文提出基于空间道路结构特征和空间组成要素属性两点改进意见,即对传统轴线地图进行二次提取,使之更加符合人类对于道路空间形态的认知.
  • 摘要: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蒙古高原生态系统变化对于中国华北乃至整个东北亚地区的环境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基于GIMMS NDVI数据,采用空间分析和地统计学的方法,对蒙古高原过去22年(1982-2003)以来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温度、降水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1982~2003年蒙古高原的NDVI年最大值、降水量年均值整体呈波动变化,无明显的趋势性特征;气温年均值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特征.从时间序列和蒙古高原全局来看,NDVI对气候变化没有显著的响应关系,宜开展高原不同地理单位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研究.(2) 1982-2003年蒙古高原的NDVI变化特点可概括为南升北降,其中以高原东部地区表现的特别集中:降水整体呈波动性变化,大部分地区没有显著的趋势性变化特征,仅在局部地区表现出趋势性;温度有显著的增加趋势,绝大部分地区温度有明显上升.1982-2003年蒙古高原的气候变化特征为温度的普遍上升为主,降水无明显变化.(3)在1982-2003年蒙古高原降水呈显著增加的区域内,大部分NDVI值随着降水的增加雨上升;降水显著减少的区域内,大部分NDVI值随着降水的减少而下降,具有明显的响应关系.在1982-2003年蒙古高原温度显著变化的区域内,南部地区大部分NDVI值随着温度的增加而上升;北部地区部分NDVI值对温度的增加是负响应关系.
  • 摘要: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下,河流的年径流量格局变化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本文采用STARS(Sequential t-test analysis of regime shifts),以卡群、乌鲁瓦提、卡拉贝利、协和拉及沙里桂兰克五个水文台站记录的气象数据及水文资料为指标,研究1954-2000年塔里木河流域的年径流的格局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叶尔羌河1954-2000年没发生格局变化,年均径流量为69.9亿立方米;阿克苏河在1957-2000年具有两神格局,1999年发生转变,转变前年均径流量为127.8亿立方米,转变后为65.2亿立方米;和田河在1954-2000年也具有两种格局,2000年以前年均径流量为78.8亿立方米,2000年后升高为年均径流量104亿立方米;克孜勒河在1958-2000年期间,1995年发生格局转变,年均径流量由111.6升高到164.8亿立方米;托什干河在1957-2000年具有三次格局变化,分别发生在1991年和2000年.
  • 摘要:认识区域的水资源特性及变化规律和比较准确的估算需水量是做好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保障.本文采用松花江区15个台站56年的系列气象数据,计算了主要的降水特征统计参数及反映年内分配的调节系数和反映年际变化特征的莫比系数.分析了降水量的时空分布、年内分配、年代年际变化规律及近期特征,近些年松花江区的降水量较多年平均偏少,汛期较非汛期减少更为显著.农田灌溉用水是松花江区最大的水资源用户,且受气候主要是降水和气温影响明显,本文基于Hargreaves公式估算了松花江区的各个子区域2020年在平水年和偏枯水年的农田灌溉需水量.
  • 摘要:近年来中国通过向世界市场输出大量产品获得可观利益的同时也面临着产品出口给国内的水资源带来的日益沉重的负荷.虚拟水指的是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水资源量.根据虚拟水的定义,水资源实际上是嵌入在产品中“看不见”的水,与产品流动相伴相随.因此,国际贸易带来的虚拟水流动会给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水资源状况带来影响:虚拟水进口可以减轻进口国家或地区的水资源压力;而对于出口国家或地区而言,虚拟水出口是一种水资源的流失,会加剧出口国家或地区的水资源压力.本研究在投入产出模型的框架下置化分析了我国国际贸易带来的虚拟水贸易.研究的部门为包括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在内的整个经济系统,并在省区层面上追溯虚拟水贸易的来源地.研究应用2002年和2007年中国30个省区投入产出表在时间尺度上对由国际贸易引起的虚拟水流动进行了对比析,旨在深入理解虚拟水贸易对我国水资源影响的动态变化特点,为制定水资源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我国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2007年各部门的完全用水系数比2002年平均降低25%-55%.制造业部门的用水效率提高尤为显著.第二,我国的虚拟水贸易更加活跃,虚拟水进出口量均显著增加.2007年我国的虚拟水出口量、进口量和净出口量分别为142634×l06m3、74457×106m3和68177×106m3,相比2002年的的增长幅度分别为73%,71%和75%.这意味着虚拟水贸易对中国水资源状况的影响越来越大.国际贸易在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及水资源再分配中发挥的作用应该得到更多关注.第三,我国面临的水资源形势更加严峻.一方面国内最终需求的膨胀增加了对水资源的需求;另一方面国际贸易使得水资源以虚拟水的形式大量流失.我国虚拟水净出口占国内水足迹的比例由2002年的9.1%上升至2007年的14.6%%;全国虚拟水净出口量为当年用水总量的比例由2002年的7.1%上升至2007年的11.8%.该结果表明中国在使用越来越多的水资源生产用于出口的产品和服务,而不是用来满足国内需求.出口贸易活跃且又缺水地区的水资源状况恶化尤为严重.例如中国华北地区作为中国水资源极度匮乏的地区之一,在2002年的虚拟水净出口占当地水资源总量的3.6%.这一比例在2007年上升至5.1%.虚拟水净出口对水资源总量比例的增加意味着该地区而临的水资源压力愈加沉重.
  • 摘要:作为医学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健康地理学主要研究人群健康状况和生命现象或过程的空间模式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这是新近提出和发展的一个研究方向.许多人类生理现象、遗传特性、血液学特征、人类活动的危害影响.“参考值”,全称为“正常参考值”,以前叫做“正常值”.本文按照气候类型和地形地貌将中国地区划分研究不同自然地理区域单元上不同性别人口血压参考值的分布规律,通过对不同性别的青少年人口血压参考值的研究发现,我国青少年人口血压参考值在不同地域气候分区基础上呈现明显的地域分布规律性。
  • 摘要:本研究分析了灾害对经济系统的冲击影响模式,并对国内外学者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评估模型中的研究进行总结.通过构建经济系统模型,对灾区灾后经济系统的恢复情况进行模拟,从部门生产能力的增加值的减少量入手,通过对部门的逐月生产能力重建,将最终得到的灾后经济系统的新平衡点时的部门生产损失量作为间接经济损失.
  • 摘要:城市产业是在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和城市用地演化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城市的产业结构转型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城市用地形态和布局的发展却具有相对滞后性.因此,为了给产业结构转型提供空间支撑,必须探究城市产业与土地资源结构、形态的内在联系和演变规律,才能优化土地配置,对城市用地结构做出预先调控.本文以“深莞惠”经济圈作实证研究,通过研究区1990、1999、2005和2008年的Landsat TMIETM和SPOTS遥感影像数据以及统计数据,提取土地利用信息和社会经济统计信息,对城市用地扩展速度和扩展强度、信息墒、城市紧凑度及格网自相关系数进行定量计算,对比分析“深莞惠”经济圈三个城市18年间城市用地的演变;进而从产业发展阶段、土地经济密度、经济增长与耕地占用的脱钩关系三方面分析城市用地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 摘要:统筹城乡改革促进了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急促转型,农户生计来源日趋多样化趋使农户不断由农业生产型农户向非农生产型农户转化.本文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中梁镇龙泉村为研究区,采用“3S+PRA”方法对龙泉村1336户农户进行访问调查,获取农户生计资产属性、生计来源等基础数据。利用农户生计资产中的自然资产量占生计资产总量的比重将龙泉村1336农户划分为农业多样化发展型农户、农业专业型发展型农户、兼业化发展型农户、非农多样化发展型农户、非农专业化发展型农户五种类型。在分析不同类型农户的后顾生计来源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自然风险指标、技术风险指标、市场风险指标、经营管理风险指标以及财务风险指标等五项一级指标的农户后顾生计风险指标体系,一级风险指标下共设25个二级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农户后顾生计风险指标体系进行降维处理,实现指标约简;然后将约简后的指标数据作为遗传算法改进的BP神经网络输入;最后根据BP神经网络得出五种不同类型农户风险大小,进而实现农户风险评价。
  • 摘要:新疆是我国化石能源赋存最多的省区,石油、天然气、煤炭资源预测量均居第一.其中煤炭资源预测量达2.19×1012t,约占全国40%.本文分析了该地煤炭资源虽具有巨大开发潜力,但疆内能源消费能力有限,未能得到较全面勘探和较大规模开发利用及外输,源自于两个重要限制性因素,其一是运距限制,距离东部主要消费地遥远,过长运输距离大大增加了疆煤东输成本,在煤炭东输和“西电东输”上显得较为突出;其二是水资源限制,水资源与煤炭资源呈现为“逆向分布”,最具潜力的哈密与准东基地是最缺水地区,对新型煤化工发展规模限制性强。此外,全球变化所产生的碳排放问题,也将对新疆煤炭资源开发利用规模产生限制性作用。指出构建和优化煤炭开发利益分配机制是新疆煤炭产业顺利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
  • 摘要:南极磷虾隶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磷虾目,通常所说的南极磷虾一般指南极大磷虾(Euphausia superba).南极磷虾是多年生大型浮游动物,广泛分布于环南极大陆架水域,且主要集中分布于200m以内浅水层.目前为止,南极磷虾累计渔获总量约为6×106t,其中80%以上捕自南大西洋的南乔治亚岛、南桑威奇群岛和南奥克尼群岛附近水域,其次为南极印度洋和太平洋海域.本文根据2009-2010年度及2010-2011年度我国开展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和利用项目期间收集的数据,按经纬度,空间分辨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可视化功能和数理统计方法对作业渔场产量变动与海洋表层水温和海况的关系进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比较分析,之后利用GAM模型结合经纬度、海水表温、海况,评价各因子对单位努力量渔获量(CPUE)的影响。
  • 摘要: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稳定的基础,也是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测度指标,探讨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的时空分布格局及其成因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它不仅能反映出地段之间物种构成的差异,还可以直接反映环境的异质性,不仅能够反映自身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而且还对毗邻地区甚至整个区域的生态系统产生影响.本文以 塔里木河为例,针对该地植被多样性进行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塔里木河中游所调查样地内共出现19种植物,隶属于10科18属,且多样性各指标间关系较为密切。同时不同的多样性指数与各水盐环境因子的关联度处在中等水平,相同水盐环境因子下的不同多样性指标关联性大小排序不同。
  • 摘要:展望未来,户外游憩与休闲将成为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部分,而广阔的西部地区地质地貌丰富,不仅观赏价值高,而且游憩价值极高,本文通过对国外户外游憩相关文献的整理与分析,回顾了国外户外游憩研究的主要内容,总结了现阶段国外户外游憩研究的热点和趋向,并从实际案例中得出国外户外游憩发展的经验与方向,并将其运用于新疆巴楚县的户外游憩开发.
  • 摘要:论文以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为例,对九寨沟荷叶寨进行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研究.本文计算了九寨沟荷叶寨在遭遇20年、50年、100年、200年、500年和1000年——遇6种暴雨情景下引发泥石流的流速、流量和冲击力等;运用参与式GIS方法对荷叶景区的居民进行调研,对各类建筑物的结构和房龄进行分类,建立六种情景下泥石流与两个寨子建筑的脆弱性关系:通过调研得知每户家庭的财产状况和建筑物状况,计算6种情景下泥石流对荷叶寨所造成的各项潜在损失;针对荷叶寨和九寨沟管理局的可接受风险,进行防灾降险成本的与效益综合分析,提出九寨沟荷叶寨自然灾害防灾降险措施.
  • 摘要:地震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对人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可公度法是一种预测自然灾害发生的方法.将可公度法应用到地震预测中,就可达到预测地震的目的.本文简单介绍了可公度法和使用Arc GIS进行二次开发的相关知识,着重介绍了地震可公度性预测系统的详细设计和功能的实现,并介绍了ArcEngine开发包设计实现地震可公度性预测系统的方法.
  • 摘要:近几十年以来气候变暖已经引起了诸如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降水类型、降水集中程度、极端降水、雪盖面积减少、大范围的山区冰川融化退缩、土壤水和径流等大尺度水文循环的变化.西北干旱区因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冰川消融的增加,区域降水量的变化对河流径流影响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实测资料表明:1980s后新疆也表现出气温升高、降水增多、山地冰川退缩、河川径流增加、湖泊水位上升面积扩大、沙尘日数减少、水面蒸发量减少、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等趋势.玛纳斯河发源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汇集清水河等支流流入玛纳斯-石河子绿洲,最后消失于荒漠.玛纳斯河是天山中麓最大的内流河,径流成分以高山降水补给为主,融雪径流、降雨径流等多种径流成分并存. 本文基于玛纳斯河肯斯瓦特水文气象站观察数据,应用该站1956-2007年平均气温、降水和径流资料,采样距平、7年滑动平均、Man-Kendall突变分析和趋势分析以及Hurst持续分析、小波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分析了气温、降水的波动、突变、周期性和未来发展趋势,并着重分析了径流的变化趋势和周期性。
  • 摘要:游憩包括游憩者的游憩活动、游憩设施和环境及其支持系统.游憩活动开发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其中不仅牵涉到目标地区的气候、地形、水质、土壤等自然因素,而且与开发区位选择、人们的游憩需求、文化传统等因素息息相关.基于这些原因,使得对游憩空间的研究牵涉的因素非常复杂,牵涉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建成环境等层面.因而对游憩活动空间的适宜性评价就成为判断旅游资源使用是否合理的依据.本文以广东省南昆山为例进行了实例的评价分析,数据资料包括2005年SPOTS的5米分辨率全色影像图和10米分辨率多光谱影像图,1:1万的地形图以及实地考察资料。评价中选择了自然、人文等评价因子,同时选取野营和攀岩活动为例,根据DEM模型进行坡度、坡向、水文等地形地貌分析,通过缓冲区分析获取野营和攀岩活动对周边环境影响的范围和程度,最后利用叠置分析综合各因子得出结果,从而得到野营和攀岩活动的空间适宜性评价。野营活动适宜区域较大,研究区内各部都有分布,主要集中在沟谷及附近低山丘陵里。攀岩活动因其特殊性,适宜开展的区域较少,主要集中在北部、东部及西南部少量地区。
  • 摘要:城市作为一种重要的空间组织形式,是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形态,在生产力布局格局中起着战略支撑点、增长极点和核心节点的作用.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产业逐渐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促使城市——城市之间、城市——区域之间联系不断加强.目前,基于产业集群的城镇化发展,已经成为实现区域竞争与创新发展的主导力量.本文基于产业集群对城镇发展的作用方式、路径,重点探讨如何通过产业集群发展,快速推进关天城镇化水平提高,同时,为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实现提供借鉴。
  • 摘要:有效管理有限的水资源是保障社会发展和国家繁荣昌盛的基础工作.自二十世纪以来,水资源管理的概念、目标及途径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水资源管理强调新水源开发,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水资源需水.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水资源管理强调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需求.基于流域是水资源管理的基本单位,本文在综合水资源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建立流域科学,系统研究水资源的利用、管理和保护。认为流域科学的内涵应包括:水资源的调查、监测和模拟;确定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为一体的管理目标;以水权、水市场和水政策为杠杆的水资源分配机制等。
  • 摘要:水足迹理论是近年来国内外水资源研究学界广泛关注的热点,该理论涉及生态学、水文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较为复杂,是水资源管理方法较为先进的理论.目前主要研究机构有IHE Delft(国际水利环境工程学院)、FAO(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及WWF(世界自然基金会),本文主要是在这三个研究单位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较为全面的介绍了国外水足迹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水足迹”的定义,并且在国外学者研究基础之上,按“水资源使用类别”、“水足迹产生过程”、“水足迹产生主体”不同,将水足迹账户分为3大类、7小种,然后详细介绍了各种“水足迹账户”的内涵及计算方法。在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我国水足迹研究的进展。
  • 摘要:旅游吸引物是指一切对旅游者有吸引力的物质和非物质因素,它包括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以及其他各种支持条件.乡村旅游吸引物指在城郊及乡村地域范围内,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以农事活动和乡村生活为核心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因素.根据主要吸引因素的不同,乡村旅游吸引物可划分为乡村自然生态型、乡村休闲度假型、乡村高科技及生态农业园区型、乡村人文活动与民俗文化型、乡村特色村镇型、乡村旅游商品与工艺型等类型.本文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讲述了其依据南通市旅游吸引物及其评价结果,构建了南通市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分别为“美丽江海”、“健康江海”和“神韵江海”三大旅游产品系列,分别对应旅游产品的基础层次、提高层次和专门层次。美丽江海旅游产品以“田园风光无限好”为产品品牌,以乡村田园、现代高科技农业园区、种养殖观光园以及教育农园为产品依托,主要开展乡村与农业观光游活动。彰显南通“天地人和”文化魅力与神韵的全新乡村旅游产品。
  • 摘要:新疆作为典型的西部干旱区,支撑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人类活动诱发的土地荒漠化、土壤盐渍化、草地退化、河湖水质恶性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使得资源开发利用受到了严重制约,直接影响到我国西部以资源基地建设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格局,因此加强新疆地区生态环境的研究,对我国经济建设意义深远.本文以新疆为研究区域,基于遥感、GIS技术和生态经济学方法,以20世纪80年代末、20世纪80年代末、2005年、2008年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提取新疆的4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信息作为基础,参照谢高地等人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系数和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公式,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对估算方法进行了修正,对土地利用变化所引起的新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进行了估算,并通过构建生态经济协调度指数对研究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和区域差异进行了评估,最后结合新疆的实际情况分析产生其变化的驱动力。
  • 摘要: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随着水资源危机的加剧和水环境质量不断恶化,水资源短缺已演变成世界倍受关注的资源环境问题之一,成为影响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复杂且突出瓶颈.在现有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下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是现阶段解决水资源短缺的一个重要方向.水资源利用效率是指水资源在利用过程中的水资源消耗量与水资源使用量之间的比例,然而绝对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是难以精确测度的,通过针对“有益消耗”与“无益消耗”以及“生产性消耗”与“非生产性消耗”的界定进行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成为先进水资源效率研究的发展方向.本文将水资源利用过程中的消耗主要界定为参与到经济和生态量产出的蒸散发过程,以土地利用为基础,根据蒸腾发机理以及对于人类社会作用的不同,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降水产生的植物冠层截留;第二类是植被蒸腾量;第三类是土面蒸发,即土壤水直接通过地表进行的蒸发,包括居工地的蒸发;第四类为水面蒸发。根据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各自消耗水分产生效用的大小,将水资源利用消耗分为高效和低效两类。进而根据水资源利用高效和低效的划分,从农业、生态以及区域等三个方面构建相对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标。
  • 摘要:淮河是中国东部的主要河流之一,淮河流域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发达,人口密集的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淮河流域人口剧增,工农业生产突飞猛进,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尤其流域内的河流水质不断恶化,近年来更频发大规模水污染事故,给沿淮地区人民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本研究收集了1982-2009年《全国环境质量报告书》中的淮河流域水质监测断面数据,将Ⅴ类-劣Ⅴ类水质出现年数占所有观测年数的比例作为监测断面的污染指数,利用ARCGIS的空间插值和分析功能计算得到全流域的污染指数空间分布,一方面映污染严重的水体在流域内的分布情况,另一方面,在没有地表水覆盖的地区表示水质遭到严重污染的可能性。同时,通过比较不同时期污染指数的变化反映区域水质污染情况在时间上的变化趋势。
  • 摘要:城市化的不断加剧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与建设用地数量急剧减少的矛盾日益突出,然而当前农村居民点用地数量较多,并且由于历史原因及农民“小而全,自给自足”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混乱,利用粗放,再者由于人口外流,出现大量的空心村,烂心村现象,具有较大的整理潜力,此外国家频频出台政策将研究方向导向农村.因而进行农村居民点潜力测算的研究有其特定环境下的必要性.本文通过提出对传统人均居民点用地指标测算居民点潜力方法的修正模型,引入了自然、社会、经济限制性因子。主要技术的路线是通过人均居民点用地指标测算方法确定居民点潜力值并进行潜力等级的划分,进而通过自然、社会、经济因素的限制性系数进行潜力规模的修正,划分潜力等级为1、2、3三个等级,并对比两组潜力等级,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合理与否,并探究影响潜力挖掘的影响因素。
  • 摘要:吸收温室气体固碳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是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我国是世界上人工造林成绩最显著的国家,扩大人工造林面积能够提高森林碳汇能力.本文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效应模型(简称CLUE模型),基于2005年全国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地形(海拔、坡度等)、气候(温度、降水、太阳辐射等)、土壤(质地、厚度、有机质含量等)、社会经济(人口、GDP、交通可达度等)空间数据,在lkmxlkm栅格尺度上,运用逻辑斯蒂回归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计算了林地和其他土地类型(耕地、建设用地、草地、湿地和未利用地)的空间分布与地形、气候、土壤和社会经济各因素的相关关系,进而评价了全国不同土地类型的适宜性,编绘了不同土地类型的适宜性空间地图。
  • 摘要:本文以青藏高原地区53个气象台站1971~2008年间的逐月气温、降水资料为基础,对高原内部不同区域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高原湖泊环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1971~2008年近40年来,青藏高原年均气温整体呈显著上升趋势,增温率介于0.22~0.49°C/(10a)之间,以柴达木盆地地区增幅最大;多数地区年均气温在1987年和1998年由低向高突变,其中1998年之后的增温尤为显著;年均气温随年代递增,且年代际增幅亦呈增加趋势.(2)近40年来,柴达木盆地地区和藏北南羌塘高原东部地区年可利用降水整体显著增加,变化倾向率分别为2.1mm/(10a)和19.6mm/(10a);青藏高原内部不同区域可利用降水的年际变化存在一定差异.
  • 摘要:渭河流域近60a来相对湿度变化具有以下特点:(1)相对湿度分布具有一定的纬度地带性,存在由北向南递增的趋势;(2)Cv值(变差系数)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增大,变差系数相对较大的区域基本都集中在渭河流域北部、西部和南部部分地区;(3)从流域整体来看,近60a年平均相对湿度距平曲线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并未达到显著水平,退耕10a的相对湿度呈微弱上升趋势,年最小相对湿度也表现出类似的变化规律.本文为了分析相对湿度与植被恢复的响应关系,对相对湿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经分析发现,1951-1998年即大规模退耕还林(草)措施实施前的5Oa对于平均相对湿度影响较大的因子依次为降水、日照和气温。降水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温度和日照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虽然风速、气压与相对湿度的相关系数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但是风速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1998-2007年即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后的10a,通过对气象数据和NDVI数据的相关分析表明渭河流域平均相对湿度变-化与植被覆盖(NDVI)呈正相关,即相对湿度随着植被覆盖程度的增加(减少)而相应上升(下降)。
  • 摘要:随着“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推进,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状况整体上有所改善,农民的消费水平也有较大提高.目前对消费行为的研究已涉及各类消费主体和消费领域.目前对农村消费主体——农户的消费行为研究集中在生活消费行为方面,而农户生产消费行为研究很少.土地作为农户生产消费行为的对象,土地的产出是农户重要的生计来源之一.本文选取重庆市沙坪坝区柏林村为研究区,采用“PRA+3S”方法,运用ArcGIS9.2空间分析功能计算出地形位指数,利用栽培植被分布与地形位指数进行结合将对地形位的进行等级划分,利用分布指数得出不同地形位上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状况。运用ArcGIS9.2的数据编辑功能输入农户地块的各类消费行为的属性数据。选用logistic回归模型,得出不同地形位上的农户土地生产消费行为的规律。
  • 摘要:近几十年,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其高速的经济增长给资源与环境带来巨大的负荷和压力.尽管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技术与经济效率的提高,以及采取积极的各项污染物控制政策有效地缓解经济发展与环境的矛盾,但仍不能根本的解决此问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大气污染日益严重,造成的健康损失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论文运用健康损害价值评估的基本方法和理论,并根据近年来国内外权威机构在可吸入颗粒物与健康效应关系上的研究成果,确定了单位污染物的增减与急慢性健康效应之间的暴露-反应函数关系,同时,在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常用的几种健康损害货币化评估方法的使用范围、条件和优缺点的基础上,选择了修正的人力资本法作为健康损害价值评估的货币化方法,从而构建起可吸入颗粒物造成的健康损失价值评估的方法体系。
  • 摘要:旅游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如今,旅游业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当代中国战略性产业,国内很多地方希望通过发展旅游实现转型发展,通过发展旅游缩小城乡差距,带动偏远地区的经济发展等.因此,旅游正深刻影响着中国,影响着人类未来的生存环境、生活模式和生活质量.本文主要探讨对人文旅游资源的重新认知,并做出科学界定,在科学分析其开发隐性成本的基础上,提出科学开发人文旅游资源的基本思路,旨在为转型发展时期实现科学认知旅游资源、科学研究旅游、科学发展旅游提供理论依据。
  • 摘要: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文中简称实验区)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探索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模式的重要实验示范基地.实验区研究的关键是确定可持续水平.然而目前的相关研究主要是基于某些评价指标,对某一类型或者某个实验区的分析评价,无法突破类型障碍,实现对不同等级、不同规模实验区的评估与比较,致使实验区的研究无法向广度和深度推进.本文以榆林市为例,一方面结合实验区建设发展的特点,分别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四个方面,筛选出29个评价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其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近年来榆林实验区可持续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采用能值分析方法,引入“生态效率”概念,从能值流量、能值效率角度构建实验区能值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可持续发展指数(ESI)、改进的可持续发展指数(EISD )、生态效率指数(UED)评价榆林实验区可持续发展水平。
  • 摘要: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灾后恢复重建的预期是灾后早期减灾战略制定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这个内容的依据主要依赖于对灾害直接损失的评估和对间接损失的模拟.直接经济损失可以通过灾害直接造成的各类动产和不动产修理或重置成本在灾后数天、数周或数月内累加计算得出,而灾害对经济扰动造成的间接影响的时间尺度更长,虽然它是对恢复重建期产生影响的关键要素,由于灾害损失基础统计数据和有效方法的缺乏,估算这种长时间尺度的影响相对比较困难.本文利用ARIO投入产出模型,通过灾害的生产能力变化,波及效应等路径进行了2008汉川地震的间接损失影响的情景模拟,结果表明房屋产业的间接损失占总生产资本损失的40%,恢复重建期需要96个月;6个月内人为增加的生产能力达到原来的120%时,恢复重建期能够缩短到37个月左右,在相同生产能力的情况下,且恢复速度的快慢因产业部门的特点存在差别。
  • 摘要:在农田水量平衡及相关研究领域,作物(植物)蒸腾的测定一直是一个难点问题.根据茎热平衡原理设计的茎流计以其不伤害植株,并能在田间对单株植物整体蒸发量进行长时间定点测定等优点,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小麦等空心植物的蒸腾过程能否应用茎流计进行研究?其茎流会有什么特点?就此本项研究在盆栽条件下,采用茎流计法对春小麦蒸腾过程进行测定并依称重法结果加以标定,以期回答有关问题,为茎流计在大田条件下小麦蒸腾的测定提供依据。试验于2011年3月至6月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进行,供试品种为宁春4号。试验水分处理设高(85%-75%)、中((650/a-55%)、低(45%-35%)三个水平,每处理重复四次。土壤为杨凌埂土,装桶容重1.3沙时,土壤田间持水量为28%(容积),每桶施磷肥过磷酸钙P205135kg/hm2,氮肥尿素N270kg/hm2。选择籽粒饱满的种子,三叶期定苗至每盆12株,定苗后在土壤表面覆盖珍珠岩以抑制土壤蒸发。以5月4日为例,对从8:00至18:00茎流计法测定的茎流速率与称重法得到的植株蒸腾速率的同步时间相关性进行分析。
  • 摘要:湖泊是地球表层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的联结点,是陆地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等关系密切.本文通过探讨当前我国湖泊环境面临的问题,明确湖泊科学在满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迫切需求,以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湖泊科学研究的创新跨越,为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作出贡献。
  • 摘要: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经济的急促转型,使农户生计日趋多样化,且差异明显.农村居民点作为农村人地关系的核心和农户生产生活的载体,其“散、乱、差”的特性与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建设新农村间的不协调一直存在.本文以重庆市陡梯村为例,运用“3S”和PRA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已建立的农户空间特征和属性特征一体化的“农户-土地”数据库,构建农户生计资产量化指标体系,量化农户生计资产,分析农户间的要素流动,动态划分农户为农业专业化发展、农业多样化发展、兼业化发展、非农多样性发展和非农专业化发展五种农户类型;分析不同类型农户基本特征、家庭收入及居民点用地规模等的差异,剖析不同类型农户的农村居民点整治意愿,从农户对多余居民点用地和对现正居住居民点用地的复垦意愿两方面识别其居民点整治意愿,测算出更科学、更可行的农村居民点近、远期整治现实潜力。
  • 摘要:无资料和缺资料是当今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评估的一大难题.我国西部干旱区的气象观测网络大多建立于20世纪60年代以后,而20世纪前50年几乎没有野外观测资料,无资料或缺资料现象严重.重建20世纪前50-60年气候资料将会有助于提高20世纪干旱区气候变化评估以及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评价的可靠性.本文基于此基本假设,应用Delta方法和典型相关分析(CCA)方法,以开都河流域1961-1990年逐月气温和降水观测资料为参考,采用地理条件与位于开都河流域巴音布鲁克气象站点相似的3个中亚气象站点的1901-1990年长时间序列逐月气温和降水观测资料,对开都河流域1901-1960年逐月气温和降水资料进行历史重建,并分析两种方法的重建精度和比较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性。
  • 摘要:华北平原是我国农业主产区之一,但是水资源短缺和降水量较少直接影响着农业的生产.在降水条件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通过秸秆覆盖可显著较少土壤蒸发量和作物蒸散量,进而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但是现在在华北平原冬小麦机械收割时留茬高度一般较高,地面秸秆覆盖量较少,这种留茬和覆盖模式对土壤蒸发量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也研究较少.本研究充分考虑小麦机械收获的特点,在大田总残留生物量(包括残差量和秸秆覆盖量)一样的条件下,设置不同的小麦茎杆留茬高度和覆盖量研究不同留茬高度和覆盖量组合对土壤表层含水量和土壤蒸发量的影响。试验于2010年7月至8月在中国科学院通州农田水循环与节水灌溉试验基地进行,试验中土壤含水量用取土烘干法测量,土壤蒸发量用自动采集电子秤测量。结果表明留茬高度对土壤含水量和蒸发量影响较小,而覆盖会显著降低土壤蒸发量,土壤蒸发量会随着覆盖量的增加而减小,考虑机械收获的特点,建议华北地区小麦留茬高度为5—15cm,其余残留碎杆覆盖在土壤表面,以较少土壤蒸发,提高降水利用效率。
  •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以飞速发展.然而,伴随着经济快速增长的是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和能源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等严重危害人类生存条件的问题.江苏省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其发展历程和问题模式值得借鉴.对区域尤其是发达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是提出合理利用资源和适时保护环境的首要措施.本研究选取物质流法循环经济指标之环境效率参数和可持续发展指标之环境可持续完善两方法指标,利用统计数据和地方志中的数据资料对研究区2004-2009年进行时空差异分析.
  • 摘要:滑坡、泥石流灾害是常见的地质次生灾害.滑坡、泥石流灾害会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灾害,并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的威胁,严重影响区域的协调发展.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FAN模型的滑坡危险度评价方法。此模型能集成滑坡灾害危险度评价的各种评价指标到一个统一的系统,并在这个系统中把灾害评价的不确定性进行定量化。
  • 摘要:旅游集散中心是旅游出行系统中重要的客流集散节点,是以交通客运、短途旅游服务为主要功能的城市旅游节点.集散中心提供的旅游线路集中反应了中心的经营状况与当地市场反应情况,如何设置线路、联结景点、安排游时是中心考虑的重要问题.论文围绕上海旅游集散中心的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四日游线路对其线路构成、景点出现率、线路空间分布进行了详细分析,总结了目前上海旅游集散中心的旅游线路构成及特征.通过分析发现,第一,旅游线路以一日游、二日游的短线旅游为主.第二,旅游线路的空间模式主要为单目的地模式.第三,线路所涉及的景点知名度高,自然旅游景点占优.第四,出游交通方式以汽车为主.
  • 摘要:住宅用地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一切生产和经营活动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人口转入,城市住宅用地的供需矛盾也不断的加剧,如何更加合理的配置城市住宅用地,提高其利用效率就显得十分的必要.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特征价格模型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成果,构建反映城市住宅用地市场现状的土地特征价格模型,并对2007-2009年南京市公开出让的156块住宅用地的出让价格进行实证研究,进而探讨城市住宅用地出让价格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制。
  • 摘要:植物物种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多数情况下不是线性关系,而是非线性关系.生物的存在与繁殖,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超过了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则使物种生存受威胁.通常植物种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符合高斯模型.环境因子增加,物种的个体数增加且达到最大值,随后当环境因子值继续增加时,种的个体数逐渐下降,最后消失.本文选择了塔里木河流域代表性的典型植物芦苇(浅根系草本)、骆驼刺(深根系草本)、多枝柽柳(深根系灌木)和胡杨(深根系乔木)为物种的分析对象,采用高斯模型,分析了塔里木河流域典型物种的耐旱性限度,结果表明:(1)芦苇的最适宜生长地下水埋深为1.82 m,而在地下水埋深降至约4.36m之时其种群生长繁殖受抑制,在地下水埋深降至5.6m以下的范围则是其发生高死亡的界线水位.
  • 摘要:能源是世界经济的命脉和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全球不断增加的能源需求已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生物液体燃料在缓解能源危机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中的作用已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以我国西南五省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西)为研究区,对该区域主要生物液体燃料原料作物(黄连木、麻疯树、木薯等)适宜种植的土地资源潜力进行评估。基于土地利用数据、气象数据、土壤性状数据,根据各种生物液体燃料作物对自然条件的要求,采用多因子综合评价法,对我国西南五省区适宜生物液体燃料作物种植的土地资源潜力进行分析、评价。
  • 摘要:随着近年来滨海旅游区旅游开发所引入的大量外来物种,滨海地区植被生物多样性逐年增多,但基于旅游景观美化需要所引入的外来物种,能否达到预期美化效果,其生长状态能否满足旅游景观美化的需要,需要对外来物种的生长适应性进行研究,但目前国内外有关滨海地区外来物种生长适应性研究成果较少.本文选择一种滨海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外来物种加拿利海枣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区选择上海杭州湾北岸奉贤滨海旅游区,在气温变化较为明显的时间段进行连续观测,研究加拿利海枣的生长状态以及适应性。观测时间选择从2009年11月1日至2010年1月31日共计92天,该时间段气温从最高的18°C下降到最低的0°C,观测指标包括株高、叶片数量、枯叶数量、单片叶枯萎面积比例等。通过指标计算单株枯叶率、总枯叶率、平均枯叶率以及枯叶占树叶的比例。
  •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关注科学的饮食结构,并注意协调膳食营养,特别是对蔬菜品质的要求,已由过去对大陆型蔬菜的需求向新鲜度高、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无公害的消费方向转化.本文研究了新型有机无机复混肥的施用对友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旨在为蔬菜作物科学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提供理论依据。且研究结果表明友好菜鲜重、叶绿素、还原糖、硝酸盐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
  • 摘要:秦岭南坡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大熊猫自然保育基地之一.调查发现,大熊猫在这一区域的分布呈现出高密度集中的现状,可预见该地区大熊猫将会向周边地区进行扩散.本研究着力于预测大熊猫未来的扩散路线.研究区域集中于秦岭南坡的5个自然保护区:长青、佛坪、观音山、老县城和周至.其中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本研究利用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所采集的地理信息数据,通过建立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对影响大熊猫扩散的生境因子进行阻力费用分级赋值,并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空间分析的工具,计算出大熊猫扩散的阻力费用图层,最后预测出大熊猫向周边扩散的最小阻力费用路线.
  • 摘要:城乡土地利用的“二元”体制,日益成为城乡协调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大障碍.土地利用配置是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和重要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经济发展方式、土地开发模式及其城乡关系范式.针对我国城市土地囤积闲置严重、农村空心化加剧发展、农村土地“低征高卖”等现实问题,本文提出了应深入开展统筹城乡土地配置与整治的前瞻性研究。强化“三个注重”:一是注重将遥感(RS)与GIS手段、典型实证调查、模型模拟分析与专家决策支持方法有机结合;二是注重从案例剖析、区域比较中探索城乡土地优化配置技术规则与标准、农村土地整治技术规范与模式;三是注重集现实问题、科学问题与战略问题于一体的综合研究,系统探究统筹城乡土地配置与整治的长效机制、长期目标和长远战略。
  • 摘要:滇池流域是云南省居民最密集、人类活动最频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近三十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急剧扩大,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而水土流失是导致滇池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防治水土流失是治理滇池的重要内容.传统水土流失监测需要大量的野外调查,耗时多,无法满足流域水土流失的实时监测要求.本文以遥感数字影像、土地利用数据和DEM高程数据为数据源,借助ERDAS IMAGINE9.2和ARCGIS9.0,对滇池流域1992年、2000年和2006年的水土流失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动态监测。结果表明为了遏制滇池流域的水土流失,应该加强对滇池流域低山丘陵区和流域边界山区进行植被的保护和恢复。
  • 摘要:乡村重构,在某种意义上也称乡村转型发展,即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城乡人口流动和经济社会发展要素重组与交互作用,加之当地参与者对这些作用与变化作出响应与调整而导致的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形态和地域空间格局的重构.本文在分析影响中国空心村形成演化的经济、自然、社会文化及制度与管理等因素基础上,探讨了空心村形成演化的两种模式:循环演化模式和消亡演化模式。循环演化模式发生在处于待建中心村位置或城乡结合部的空心化村庄,将在原址上完整演绎着实心化、亚空心化、空心化和再实心化等四个阶段。消亡演化模式发生在地处偏远或将被撤并的空心化村庄,将演绎着实心化、亚空心化、空心化和消亡等四个阶段。结合高分辨率航片和入户调查数据,基于平原农区村庄空心化演化的案例研究,剖析了农村空心化演化的动力机制。
  • 摘要:在全国海域行政管理领域建立功能大体一致、接口统一的联动海域管理信息系统,可改变各级管理机构各自开发的系统在数据共享、同步及系统开发深度、广度等方面参差不齐的局面,从而提高海域管理效率,全面服务社会公众.海域管理效率的提高将充分实现海域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海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 2006年国家启动了“数字海洋”908-03项目,海域管理信息系统是“数字海洋”八大业务系统之一。本文在908专项获取的近海海洋综合调查数据与评价成果的基础上,在国家海洋局中国近海“数字海洋”统一标准框架下,围绕海域使用管理工作的核心,也即实行海域使用许可证制度和贯彻海域有偿使用原则,阐述了设计和实施浙江省海域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构思和关键技术。
  • 摘要:高速公路成为保证工农业生产顺利进行和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生命线之一.同时,高速公路也不可避免地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无论是在高速公路建设期间,还是高速公路运营期间.国内外已有研究表明,部分地区高速公路两侧土壤及植物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累积与污染,进入土壤中的重金属不仅降低了土壤肥力,影响粮食产量,而且并能在生物体内富集,继而通过食物链最终进入人体,对人体产生毒害作用.同时,高速公路上车辆所排放出的重金属元素还可以借助风力及雨水的冲刷进入大气和水体,从而影响大气环境和水环境.本文在野外调研的基础上,采集了西宝高速公路咸阳段两侧农田表层土壤样品共24个。在测定了土壤的基本理化特性之后,应用XRF技术测试了土壤中Cu、Pb、Zn、Co、Cr、Mn、V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分析了高速公路两侧农田土壤中各重金属含量的变化特征,并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
  • 摘要:磷素是植物生长过程中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磷的亏缺将限制作物生长.本文研究探讨磷肥施用量对8个玉米自交系和16个华北地区常见的玉米杂交种完熟期不同部位的磷素浓度与积累量的影响。试验中磷肥设3个水平,分别为不施磷肥区、中量施磷肥区和高量施磷肥区,采用裂区设计,施磷量为主区,品种为副区,重复3次。通过常规方法测定总磷、无机磷、植酸磷(PAP)含量。结果表明随供磷水平的增加,各部位磷素浓度和积累量的变化,存在明显的基因型差异。
  • 摘要:在现代社会要素频繁大量流通的背景下,城市作为最为重要的要素集中地,其与外部地域间的空间溢出关系普遍存在。城市的规模越大,集聚和扩散能力越强,城市与周边地区的这种基于资源要素供给需求的空间溢出关系就表现得越显著.本文在城市空间溢出理论的指导下,以我国在2007年设立的国家级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市为例,选取重庆市的远郊型城镇江北区五宝镇为研究区域,探讨旨在促进大城市周边的远郊型城镇与城区功能协调、互惠多赢的开发模式。
  • 摘要:蒸散发对地表能量交换和水分循环具有重要的支配作用,进而影响地表环境的变化.在水资源日趋匮乏的背景下,蒸散发研究可以为区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三温模型是一种蒸散发测算和环境质量评价的新方法,其以地表能量平衡方程为基础,通过在实验中引入参考土壤和参考植被,减少了难以准确计算的空气动力学阻抗的影响,提高了蒸散发计算的精度.本文通过对三温模型遥感应用过程中3个核心参数(表面温度、参考表面温度、气温)计算方法的分析以及与实测数据的对比,确定了各核心参数最适宜的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反演了青海湖流域典型陆地生态系统的蒸散发。
  • 摘要:据《宁夏主体功能区域划分报告》,宁夏限制开发区分为两大类——限制开发的生态区和限制开发的农业区,面积约3.37km2,约占宁夏总面积的64.8%,这里是我国少数民族回族的聚居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生态和粮食保障功能重要.目前中央已将主体功能区建设作为我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文章以主体功能区划与建设理论、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理论和民族学理论为指导,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宁夏回族聚居的限制开发区主体功能的细分,评价不同类型主体功能区的的生态、农牧业、旅游、商贸和休闲等功能价值,探讨分析区域发展机理,尤其是分析生态承载力,回族文化特征、经济价值取向、生产生活方式和传统习俗等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构建适应主体功能区建设和区域民众意愿的不同类型限制开发区的产业结构和区域发展模式。
  • 摘要:沟域经济是解决山区“三农”和“三生”问题的有效抓手和新视角.基于地理学系统性、综合性的视角,遵循“自然压力——发展状态——人文响应”的研究范式,本文针对北京山区发展压力与问题,以沟域的识别为起点,筛选优先发展的重点沟域作为沟域经济的增长极,梳理、归纳、提炼、优化沟域经济发展的路径及模式.研究表明①沟域可基于三种类型识别,基于集水面积:小沟域、中沟域和大沟域;基于海拔:山前沟域、浅山沟域和深山沟域;基于空间结构:沿河峡谷型、山坡台地型、山间盆地型、山间河谷型和复合型.
  • 摘要:模式挖掘是数据挖掘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人们在模式挖掘的过程中发现知识,完成数据挖掘的任务.模式是对客观事物的内外部机制直观而简洁的描述,它是理论的简化形式,可以向人们提供客观事物的整体内容.本文指出水文过程模式或径流过程模式,应表征水文物理过程的确定性因素影响的结果。因此,与其它类型的数据模式挖掘不同,水文径流过程的模式挖掘需要充分考虑水文过程的物理形成机制以及径流时间序列数据的特性。同时文章针对径流数据的特点,对常规的模式挖掘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适合径流过程的模式挖掘算法。
  • 摘要:地下水水盐运动是水分及其所携带的盐分在介质中的运移.地下水中各元素的含量及迁移规律决定于当地的自然地理、岩性条件、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等因素,运移过程中产生的水盐化是指在自然演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溶解物质在水中富集的现象.近年来,随着流域水文形势的改变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普遍存在水质恶化现象,表现为地表水和地下水不断盐化和污染.为保护水资源,研究地表水和地下水在自然状态下的盐化特征和成因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布置观测点,对东平湖湖水及其周围的地下水以进行采样,分析了湖水和地下水的盐分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东平湖湖水与地下水的水盐化有助于保护东平湖湖水水质,为湖泊生态环境治理以及国家南水北调和山东西水东送工程保障水质。
  • 摘要:郊野公园因其所处近郊和半自然状态的野趣景观,在传统的市区景观游憩区和远郊景观游憩区之间形成了一道独有的景观环.目前,北京郊野公园概括起来有四个特点即不郊、不野、不特、不管。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郊野公园越建越不像郊野公园,而与城市公园相比,无论从区位特征、景观特色、公园属性和管理上与城市公园没有区别。本文首先分析了出现该情况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指出对五环外郊野公园公园的外围空间实施控制。郊野公园周边的城市建设前,特别是居住楼房的建设必须应进行视觉影响评价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