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形科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九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283篇,会议文献有17篇,学位文献有74篇等,唇形科的主要作者有孙汉董、王艳红、姜北,唇形科的主要机构有厦门大学化学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该研究报道了一个在重庆发现的唇形科(Lamiaceae)植物新记录种——洪林龙头草(Meehania hongliniana B.Y.Ding&X.F.Jin...
2.[期刊]
摘要: 2021年6月,在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维管植物多样性调查时发现了重庆唇形科植物新记录种——龙头黄芩(Scutellaria meehanioides...
3.[期刊]
摘要: 文本介绍了发现于安徽省宿州市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一新种——王枣子Isodon suzhouensis。该新种与香茶菜I.amethystoide和碎米桠I.ru...
4.[期刊]
摘要: 为进一步理解细风轮花青素合成途径,本研究利用华大基因BGISEQ-500平台对细风轮中的根、茎、叶、花4个组织进行了转录组测序,从头组装后得到128856个U...
5.[期刊]
摘要: 采用扫描电镜方法对井冈山地区18种唇形科植物的果实形状与表面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表明:18种唇形科植物果实形状多样,可分为矩圆形、圆形、卵形、三棱形、...
6.[期刊]
AgNO3逆转的黄芩组培玻璃化苗的活性成分含量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摘要: 研究AgNO3对黄芩组培玻璃化苗的逆转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对逆转的黄芩组培玻璃化苗的活性成分含量及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gNO3对黄芩的玻璃化苗具有明显的逆...
7.[期刊]
摘要: 采用正己烷萃取法,结合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并通过谱库、保留指数和文献检索定性,内标法定量,分析9种唇形科芳香植物叶片的挥发性萜类成分并比较其...
8.[期刊]
摘要: 采用中心组合设计(CCD)-响应面(RSM)优化紫苏籽油脂的水酶法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酶的种类、酶解温度、pH、液(mL...
9.[期刊]
摘要: 在目前大红袍花椒生产中,树体高大,枝条纤细过密,导致花椒树体易老化、采摘强度大等问题。经我们长期生产实践,在花椒树生长过程中采取合理拉枝、掐心、修剪等方法,控...
10.[期刊]
摘要: 在目前大红袍花椒生产中,树体高大,枝条纤细过密,导致花椒树体易老化、采摘强度大等问题.经我们长期生产实践,在花椒树生长过程中采取合理拉枝、掐心、修剪等方法,控...
11.[期刊]
摘要: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比较原生百里香(Thymus vulgaris)、柠檬金边百里香(Thymus citriodorus...
12.[期刊]
摘要: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对3年生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根中木间木栓的形成及其发育过程进行了细致观察,以揭示黄芩...
13.[期刊]
摘要: 鼠尾草属植物是近年来国内应用较广的一类观赏植物,因其较高的观赏价值、多样的应用形式和较强的适应能力而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种质资源现状、园林应用概况2个...
14.[期刊]
摘要: 报道了2种江西省唇形科野生植物新记录,分别为琴柱草Salvia nipponica Miq.与南方香简草Keiskea australis C. Y. Wu ...
15.[期刊]
摘要: 为评价肾茶在全周期间作模式胶园中的间作发展潜力,以肾茶的露地栽培为对照,对南北行向全周期间作模式胶园间作肾茶的产量及其药材主要质量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16.[期刊]
摘要: 为了摸清葫芦岛虹螺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唇形科植物的基本情况并使其得到合理地开发利用,采用野外踏查方法,通过标本采集、生态照拍摄和详细观察记录对该区唇形科植物进...
17.[期刊]
摘要: 近年来丹参市场需求急剧增加,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种植技术和产业规模不能满足质量和产量的需求.本文总结目前丹参栽培现状及山东地区主要栽培技术措施,针对栽培中存...
18.[期刊]
摘要: 报道了湖南省凤仙花科1个新记录种,即九龙山凤仙花Impatiens jiulongshanica Y L.Xu et Y L.Chen,同时也是幕阜山自然保护...
19.[期刊]
摘要: 报道了唇形科植物田野水苏(Stachys arvensis Linn.)在江西的地理分布新记录.
20.[期刊]
唇形科苣叶鼠尾草和岩生鼠尾草营养器官的比较解剖结构及其生态适应性
摘要: 以苣叶鼠尾草(Salvia sonchifolia C.Y.Wu)和岩生鼠尾草(S.petrophila G.X.Hu,E.D.Liu&Yan Liu)为材料...
1.[会议]
摘要:
2.[会议]
摘要:
3.[会议]
摘要:
4.[会议]
摘要: 薄荷属植物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其研究从宏观的形态分类、种质资源等,到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细胞学均有涉及。目前,薄荷属植物的分类报道较少加强分类研究,提出较好的...
5.[会议]
摘要: 应用植物解剖学方法和荧光显微技术研究了滇黄芩(Scutellaria amoena)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滇黄苓各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类似于一般草本双子...
6.[会议]
摘要: 为了研究黄芩超微饮片的指纹图谱,采用色谱柱为大连依利特公司HypersilBDSC18(4.6mm×20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溶液(4...
7.[会议]
摘要: 利用双流县1965~2012年逐日平均气温、降水等资料,根据薰衣草生物学特性,普查气象资料,与薰衣草产业基地统计气候相似距等研究.结论:双流县适宜薰衣草播种发...
8.[会议]
摘要: 我们对云南产唇形科香薷属的两个种,东紫苏(ElsholtizaBodinieri Vaniot)和野拔子(Elshlotziarugulosa Hemsl)的...
9.[会议]
摘要: 五色草喜温暖畏寒、不耐酷热,近几年在哈尔滨城市绿化中广为应用,本文介绍了五色草的繁殖方法及影响其繁殖的各种因素,并简单介绍了五色草的周年生产技术.
10.[会议]
摘要: 本文通过对鼠尾草‘五月夜'的组培研究,得到了鼠尾草‘五月夜'的组培方法.外植体灭茵用1%次氮酸钠处理20min,接种到MS+BA2mg/L+NAA0.2mg/...
11.[会议]
摘要: 本研究利用14个引物对滇产16份紫苏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ISSR分析,共扩增出128条谱带,其中81条为多态带,平均多态率为62.54%。采用SPSS 16...
12.[会议]
摘要: 采用生物解剖镜与扫描电镜相结合,对我国唇形科鼠尾草属荔枝草亚属丹参组丹参系8种1变型植物的种子状果实进行比较观察,报道了它们种子状果实宏观的形状、大小和种脐位...
13.[会议]
摘要: 对分布于我国的百里香属植物8种2变种共计21个种群进行野外调查及引种,基于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相关的25个性状数据的统计,应用数量分类法进行了Q型聚类和R型聚类...
14.[会议]
摘要: 在体式显微镜系统观察的基础上,对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荔枝草(Salvia plebeia R.Br.)的花发育过程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荔枝草的轮伞花序由多数...
15.[会议]
摘要: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为唇形科唇形属植物,以根入药,为我国著名中药.味苦,性寒.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止血、安胎等...
16.[会议]
摘要: 应用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分子标记对7个不同花色的一串红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筛选出的16个...
17.[会议]
摘要: 毛喉鞘蕊花(Coleus forskohlii Briq)系唇形科鞘蕊花属植物,是一种多年生、半肉质的脆性草本药用植物。可用于治疗感冒、咳嗽等疾病,其提取物f...
1.[学位]
摘要: 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是唇形科(Labiatae)紫苏属(Perilla)的药食兼用型油料植物,其α-亚麻酸(ALA)含量在陆生...
2.[学位]
摘要: 本实验以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为研究对象,首次从紫苏中克隆得到了迷迭香酸合成途径中苯丙氨酸途径中第二个关键酶肉桂酸4-羟基化酶...
3.[学位]
摘要: 在基因测序技术支持下,各物种的基因组信息也越来越多,所以有必要整合分类测序数据,因此产生了繁多的基本数据库及二级数据库。初级数据库只是简单地将测序所得数据归类...
4.[学位]
摘要: 花色素(Anthocyanins)是一类水溶性的类黄酮物质,广泛存在于植物的花、果实、种子、叶和茎中,是植物呈现五颜六色的物质基础。花色素生物合成途径主要受到...
5.[学位]
摘要: 甘西鼠尾草(Salvia przewalskii Maxim.)属于唇形科(Lamiaceae)鼠尾草属(SalviaLinn.)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丹参的近...
6.[学位]
基于cDNA文库的毛喉鞘蕊花CPS基因的克隆分析及多效唑促进isoforskolin合成机制研究
摘要: 毛喉鞘蕊花(Coleus forskohlii(Willd.) Briq.)系唇形科(Labiatae)鞘蕊花属(Coleus Lour.)草本植物,主产印度...
7.[学位]
丹参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及SmGGPPS和SmKSL的转基因研究
摘要: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是唇形科鼠尾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据《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丹参干燥的根和茎可入药。丹参在东亚各...
8.[学位]
摘要: 中国传统药材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唇形科鼠尾草属,其干燥的根和根茎皆可入药,被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如心脑血管疾病...
9.[学位]
摘要: 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Georgi)为唇形科黄芩属草本植物,药用其根,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泻火,止血安胎功效。AM真菌是生物界最广泛...
10.[学位]
Leukamenin E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生长抑制、凋亡诱导及细胞骨架的影响
摘要: 香茶菜属植物在我国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从香茶菜属中提取出的多种化合物,以其高效低毒的作用亦广泛应用于抗肿瘤的治疗,而对映-贝壳杉烷二萜类化合物是香茶菜属植物中...
11.[学位]
摘要: 碌曲县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甘南藏族自治州西部,属高山森林草原植物带,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本次调查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项目的支持下对碌...
12.[学位]
摘要: 目的:第一部分是介绍贵州食用蕨类植物的资源情况及研究进展,为贵州蕨类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第二部分对唇形科(Labiatae)香茶菜属植物碎...
13.[学位]
缙云山黄芩属(Scutellaria Lnn.)植物的细胞学与叶表皮微型态分析
摘要: 黄芩属(Scutellaria Linn.)隶属于唇形科(Labiatae),中国约有百余种,分布广泛,南北均产。重庆市缙云山分布有4种黄芩属植物,它们分别为...
14.[学位]
摘要: 红花百里香(Thymus serpyllum L.)是唇形科(Labiatae)百里香属多年生矮小半灌木,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它是一种旱生植物,喜凉爽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