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科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九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208篇,会议文献有11篇,学位文献有52篇等,茶科的主要作者有叶创兴、张宏达、梁盛业,茶科的主要机构有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州省植物园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目的】对毛籽红山茶(Camellia trichosperma)叶绿体全基因组进行序列特征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判断其分类学地位。【方法】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
2.[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长柱紫茎Stewartia rostrata的花部特征和繁育系统,为紫茎属Stewartia种群更新、人工扩繁及园林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3.[期刊]
摘要: 为完善重庆市缙云山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物种多样性资料,采用常规植物调查方法,调查采集维管植物,并于室内进行物种鉴定.在野外调查、标本鉴定及文献查阅基础上,缙云山...
4.[期刊]
摘要: 研究通过SSR、EST-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79种山茶属植物进行亲缘关系分析.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茶花基因组DNA,用1%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纯度...
5.[期刊]
摘要: 江西是油茶重点分布区,而赣州是江西第二大油茶产区,2013年被原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市,“赣南茶油”被认定为地理标志产品;赣州具有依靠油茶产业...
6.[期刊]
摘要: 江西是油茶重点分布区,而赣州是江西第二大油茶产区,2013年被原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市,“赣南茶油”被认定为地理标志产品;赣州具有依靠油茶产业...
7.[期刊]
摘要: 本文调查了油茶赣无与长林品系及其不同品系配置模式下熊蜂授粉及自然条件下油茶的座果率与果实经济性状。结果表明:熊蜂授粉对油茶不同品种的座果率等性状差异较大,其中...
8.[期刊]
摘要: 为探索浙江红花油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a)茶籽成熟期内含油率和脂肪酸的累积变化规律,以编号LK13、LK32、TB3三个样株的浙江红...
9.[期刊]
摘要: 浙江红花油茶是重要的观赏及食用木本油料树种,目前该树种的开发与利用仍旧相对滞后。作为种植面积和产量位居第四的油茶树种,浙江红花油茶一直为野生或实生繁殖栽培,至...
10.[期刊]
摘要: 本文调查了油茶赣无与长林品系及其不同品系配置模式下熊蜂授粉及自然条件下油茶的座果率与果实经济性状。结果表明:熊蜂授粉对油茶不同品种的座果率等性状差异较大,其中...
11.[期刊]
摘要: 为探索浙江红花油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a)茶籽成熟期内含油率和脂肪酸的累积变化规律,以编号LK13、LK32、TB3三个样株的浙江红...
12.[期刊]
摘要: 浙江红花油茶是重要的观赏及食用木本油料树种,目前该树种的开发与利用仍旧相对滞后。作为种植面积和产量位居第四的油茶树种,浙江红花油茶一直为野生或实生繁殖栽培,至...
13.[期刊]
摘要: 利用2019年2月26日-4月13日春荼物候观测资料及“云茶”农业小气候站逐日气象资料,初步统计分析南涧春茶期间各气象要素情况,以期提高茶叶气象服务能力,为南...
14.[期刊]
摘要: 通过古籍考证,采用民族植物学编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山茶属植物在 《四库全书》10部古籍中的传统命名、 资源分布状况、 使用部位、 炮制方法和护肤功效等方面的相...
15.[期刊]
摘要: The cutting technique of Ternscroemia kwangtungensis was studied which under th...
16.[期刊]
摘要: Camellia azalea is a new development of flowers varieties with excellent orname...
17.[期刊]
摘要: 简述了适合华南地区林下种植的"林茶"兼"林花"金花茶的植物特征、育苗、栽植、水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为林下种植者提供参考.
18.[期刊]
摘要: Ternstroemia japonica (Thunb.) Thunb., which was found in Xiangshan County of Z...
19.[期刊]
摘要: 为探索适用于茶树叶片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双向电泳技术体系(2-DE),比较三氯乙酸(TCA)/丙酮沉淀法和改良酚抽法2种不同总蛋白质提取方法、不同蛋白上样量对2-...
20.[期刊]
摘要: 长柱红山茶(Camellia Iongistyla Chang ex F.A.Zeng et H.Zhou)是贵州特有经济植物,分布于贵州省金沙沟桫椤自然保护...
1.[会议]
摘要: 本研究运用CUSP、CodonW、CHIPS软件程序分析茶树肌动蛋白基因CsActin1的密码子偏性,与茶树基因组及其它8种植物基因组比较.结果显示,相对密码...
2.[会议]
摘要: 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是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酶之一,本实验采用3’/5’RACE和RT-PCR技术成功扩增出茶树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基因(PDS)的3’端和...
3.[会议]
摘要: 本文通过研究米糠、燕麦麸和豆腐渣三种常见废弃食物材料对儿茶素类化合物的负载量和负载性能,为儿茶素类高效食物载体的开发进行初步的材料筛选.结果表明,这三种食物载...
4.[会议]
摘要: 通过分析茶树咖啡碱合成途径中的N-甲基转移酶基因TCS1与ICS1、PCS1的蛋白质空间结构模型,找到了四个可能影响TCS1催化活性的关键位点进行定点突变,构...
5.[会议]
摘要: 本研究对比了三氯乙酸(TCA)/丙酮沉淀法和改良酚抽法两种不同总蛋白质提取方法、不同蛋白上样量对双向电泳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良酚抽法更适合茶树总蛋白质的提取;...
6.[会议]
摘要: 通过SMART-RACE技术获得CsPDS3基因全长cDNA序列,全长2326bp,开放阅读框编码582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约为64.9549kDa.该基因推...
7.[会议]
摘要: 近年来,茶树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已取得显著成绩,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是应用DNA分子标记技术研究茶树的遗传多样性、系统发育以及辅助育种等.SSR分子标记由于其操作...
8.[会议]
摘要: 为全面理解云南丰富的古茶树资源对茶学研究、茶树栽培管理、茶园生态景观及茶区社会经济文化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云南野生大茶树、古茶树及古茶园在茶树起源演...
9.[会议]
摘要:
10.[会议]
摘要:
11.[会议]
摘要: 连蕊茶花单花的花期约为8天.开花时间一般在上午,花药在花瓣展开当天或第2天上午开裂.开花后4~5天花柱明显伸长.用TTC法检测了连蕊茶花粉的活力和寿命,联苯胺...
1.[学位]
山茶属(genus Camellia)叶片宏观结构及其分类意义
摘要: 山茶属(genus Camellia)是山茶科(Theaceae)中最大、系统上较原始的一个属,我国是该属植物的分布中心,拥有绝大多数的种类,无论对于亚属(s...
2.[学位]
细叶连蕊茶和短柄细叶连蕊茶大小孢子发生及其雌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摘要: 连蕊茶组(Sect.Theoppsis)为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植物。国内山茶属分类歧义主要存在于张宏达系统和闵天禄系统,闵天禄...
3.[学位]
摘要: 山茶属(Camellia)是山茶科(Theaceae)最大的一个属,也是较为原始的一个属。根据经典的分类学方法,目前主要包括Sealy分类系统、张宏达分类系统...
4.[学位]
摘要: 山茶科(Theaceae)隶属于杜鹃花目(Ericales),共9属,约有460多种。以前的形态和分子研究已经将其分为3个族,分别是山茶族(Theeae),大...
5.[学位]
摘要: 儿茶素类化合物是多酚主体成分,也是茶叶最重要的功能成分,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等多种功效,但儿茶素类自身稳定性较差,容易发生氧化聚合等反应,在经过胃肠道消化时...
6.[学位]
硝基还原假单胞菌谷氨酰胺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在L-茶氨酸酶法合成中的应用
摘要: L-茶氨酸(L-Thcanine)是一种茶叶中特有的氨基酸,也是茶叶的主要呈味物质。近年来的很多研究结果证实茶氨酸具有许多有益的生理功能,例如:保护神经、降低...
7.[学位]
摘要: 本研究运用DNA条形码(DNA barcoding)检测技术,选取叶绿体基因组中的序列rbcL,matK,trnH-psbA序列与核基因组中的ITS,ITS2...
8.[学位]
氮素形态和干旱胁迫影响‘平邑甜茶’幼苗生长和Ca2+的吸收分布及其机理
摘要: 本试验以‘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Pamp.) Rehd.)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NO3--N,NH4+-N比例和PEG-6000模拟干旱...
9.[学位]
摘要: 本试验以平邑甜茶(Malus hupenensis(Pamp.) Rehd)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在不同pH(pH4.0、6.0、8.0)处理下对平邑甜茶幼苗的...
10.[学位]
摘要: 淡黄金花茶(Camellia flavida Chang)是一种具有淡黄色花瓣的金花茶植物,具有一定观赏和经济价值,为珍贵的种质资源。它是专性石灰岩的典型耐阴...
11.[学位]
摘要: 淡黄金花茶(Camellia flavida)是金花茶植物的一个种,被列为濒危物种,分布于广西西南部,为石灰岩专性植物。当前淡黄金花茶在分类处理上仍然存在争议...
12.[学位]
摘要: 可可茶Camellia ptilophylla Chang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野生茶树资源,具有天然不含咖啡碱的特性,是开发无咖啡因饮料的良好资源。本研究通过种间...
13.[学位]
摘要: 从健康茶树体内分离出53株耐铝内生细菌,通过促生指标评测,筛选出3株具有显著促生功能的内生细菌G1、G3、G4。这三株菌株具有明显的固氮与溶磷作用,可以产生植...
14.[学位]
细枝柃(Eurya loquaiana Dunn)群落结构分析与性别差异性比较研究
摘要: 细枝柃隶属于山茶科柃木属。一般认为,柃木属(Eurya Thunb.)为严格的雌雄异株植物。但在对缙云山大量的细枝柃(Eurya loquaiana Du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