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550~577年)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七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38篇,会议文献有1篇,学位文献有11篇等,北齐(550~577年)的主要作者有曾磊、李文才、刘伟航,北齐(550~577年)的主要机构有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扬州大学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魏晋南朝皇权传递以禅让方式进行,而北方自五胡十六国到北魏时以武力征服建立政权。北齐以禅让进行皇权传递是由世族阶层的支持、十六国以来汉化成果推动而成。以禅让建国...
2.[期刊]
摘要: 太建北伐是南朝政权最后一次大规模征讨北朝的战事,文章关注的即是太建五年陈与北齐在淮南的军事表现。陈军多线并进、各部互相策应,展现出严密的战略部署,最终占领寿春...
3.[期刊]
摘要: 唐人令狐德棻主编的《周书》在史料价值上存在着很多缺点,例如叙事不完整,关键史实描述不清、前后矛盾等等,其原因在于《周书》史料来源不足和西魏北周统治者刻意掩盖的...
4.[期刊]
摘要: 北齐至隋唐时期的晋阳宫位于并州晋阳县,其于武定三年在原有的东魏霸府基础上建造而成,至隋炀帝时又重新营造.唐朝时晋阳宫被涵盖在并州城内.晋阳宫的官属经历了多次变...
5.[期刊]
摘要: 近來有人認爲《劉子》作者是劉勰,這種結論的得出,體現了作者曲解材料的不良學風,本文爲之做正本清源的駁斥。認爲《劉子》是劉勰所作者的文獻根據就是兩《唐志》的著録...
6.[期刊]
摘要: <正>由高氏所建立的北齊是南北朝後期一個重要而特殊的王朝:前期强盛而後期衰亂,矛盾重重而終難解決,立國短暫而影響深遠。與之相關,北齊政治史研究歷來是學界關注的...
7.[期刊]
摘要: 红山摩崖石刻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灵山镇大石岩村之阴窝自然村.北齐天保六年刻石,距今已经有1462年的历史,记载了北齐皇帝高洋命令3000人在红山上开采大石事件...
8.[期刊]
摘要: There are five main Buddha statues dressed in white in Dunhuang Mogao Grottoesm...
9.[期刊]
摘要: 中国旧史籍中的《魏书》,自问世之日起,就被时人目为“秽史”,长期背负厚诬,不能正名;其作者魏收作为“高下在心、爱憎由己”的史学家代表,也是遭人贬斥,备受挞伐。...
10.[期刊]
摘要: 河南安阳出土的北齐文宣帝弘德夫人颜玉光的墓志,在体例上与同期其他墓志迥然不同,与其身份严重不符.对其家世门第、死因、生平的记载也存在许多疑问.墓址远悬于高氏皇...
11.[期刊]
摘要: 正随着电视剧《陆贞传奇》的热播,很多网友指该剧有"洗白"北齐历史之嫌,在网上兴起了扒北齐历史真相的潮流。一不留神,这部电视剧成了北齐历史的"高级黑"。凡读过北...
12.[期刊]
摘要: 魏收编写的《魏书》历来被人诟病为“秽史”,唐人李百药提出了多条证据,其中之一是对尔朱荣评价不公允.经考察,对尔朱荣采取较高评价者并非魏收一人,后来陆续出土的大...
13.[期刊]
摘要: 北齐后期发生的琅琊王政变根源于武成帝生前所布置下的政治格局中隐含的权力、利益不均衡,在政变过程中,恩亻幸、宗室、勋贵人物都有参与,体现了北齐内部错综复杂的政治...
14.[期刊]
摘要: 北齐高氏统治时期,帝位传承存在着子继与弟及之深刻矛盾,其宗庙变迁则反映此种矛盾之发展与变化并关涉皇权政治盛衰:自文宣至武成统治前期,北齐宗庙建设基本保持稳定与...
15.[期刊]
摘要: 九品中正制为曹魏政权的巩固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进入两晋南北朝时期已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北齐政权对原有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进行了调整改革,采取举荐与考试相结合...
16.[期刊]
摘要: 太原作为中国古代历代王朝的北方重镇,一直是民族融合的典型城市.在南北朝这个特殊时期,更是成为汉人与鲜卑、拓跋等少数民族相互交融的重要地区.鲜单人娄睿的墓葬出现...
17.[期刊]
摘要: 正南北朝的时候,北齐出了一个昏庸的皇帝,名字叫高纬。高纬亡国的直接原因不是兵力不强,战马不壮,将帅不勇,而是因为自己的一次战前演讲,说起来令人好笑。高纬是历史...
18.[期刊]
摘要: "六州都督"是东魏北齐时期针对北镇鲜卑流民而设立的职位,其源头可追溯至十六国北魏时期的"领民都督".东魏定都邺城后,高欢在邺城设立"六州大都督"府,以宗室亲信...
19.[期刊]
摘要: 2006年,大同地区民间发现了北齐《张谟墓志》拓本一帧.张谟系北齐武平五年(555)到任的北新城领民正,“武平六年十一月五日薨于新城治所,”“七年三月十二日窆...
20.[期刊]
试评北齐文宣帝高洋之器识与才具——兼论渤海高氏之家族精神气质
摘要: 北齐文宣帝高洋并非传统评价所说的“淫暴”之君,而是一位“志识沈敏,外柔内刚,果敢能断”,在政治、军事等方面颇有作为的君主,其器识和才具均十分突出.高洋在统治前...
1.[会议]
摘要: 高齐皇位继承以弟及为主,弟及与子继之矛盾始终存在,《文馆词林》所载北齐三帝即位大赦诏表明合法之父死子继制度与事实上居主导之兄终弟及制度并行乃高齐皇位继承传子与...
1.[学位]
摘要: 渤海高氏是中古时代的士族高门,高欢家族自称出自渤海高氏,近几十年来学者们大都倾向于认为高欢家族谱系是出于伪造,但是近年又有学者提出史传中记载的高欢家族谱系是真...
2.[学位]
摘要: 兰陵萧氏是齐梁时期有名的望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对当时的文化与文学贡献甚大。然文学史论者对由南入北的萧氏文人却关注不多。鉴此,本文试图以家族、地域为视角,以...
3.[学位]
摘要: 北齐文林馆在中国文学史上尚属专家学者较少涉及的研究领域,而其在北齐乃至南北朝文学史上又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及意义,本文选取这一北齐政府官办的文学机构为研究对...
4.[学位]
摘要: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以汉族为中心,不断融合其他各少数民族的民族融合史。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最为显著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随着各少数民族的...
5.[学位]
摘要: 《北齐律》是北朝最后一部法典,既汲取和继承了前朝历代法典的经验,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创新和突破。《北齐律》法令明审,科条简要,立法水平明显高于同时代的法典。本文...
6.[学位]
摘要: 服饰不仅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历史发展的和文化变迁的重要载体。服饰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的载体,具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但服饰本身的存在形态,不容易完整的保存...
7.[学位]
摘要: 宗室阶层,作为北齐统治阶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东魏、北齐政治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作为统治阶级一员的宗室阶层身上集中体现了包括民族、阶级在内的...
8.[学位]
摘要: 政权正统性是中国古代传统政治理论的古老命题,它是一个政权赖以存在和延续的重要保证。古今学人对于正统论的研究论著,可谓汗牛充栋。正统论,其实质是一种权力合法性理...
9.[学位]
摘要: 北齐国祚短暂,民族矛盾尖锐、权力斗争激烈是其衰亡的重要原因。后主时期,恩倖势力迅速发展壮大,在多次政治斗争中,北齐政权赖以维系统治的两股势力——鲜卑勋贵和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