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土学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六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409篇,会议文献有136篇,学位文献有176篇等,冻土学的主要作者有马巍、金会军、吴青柏,冻土学的主要机构有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目的】了解太行山南麓季节性冻土的气候特征。【方法】利用1960~2019年山西省太行山南麓晋城市的5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最大冻土深度、气温及地温资料,采用线性...
2.[期刊]
摘要: 聚乎更矿区是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重要的煤炭资源生产地。矿区多年冻土类型为亚稳定型,冻土厚度大,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较敏感。观测数据显示,多年冻土内部温度场呈现相对“...
3.[期刊]
摘要: 为从整体上认识多年冻土流域水循环过程基本规律及其对下垫面条件变化响应,以长江源区风火山小流域为例,基于2016—2019年的水文气象要素的野外观测与计算,分析...
4.[期刊]
摘要: 青藏高原热喀斯特湖分布广泛,近年来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快速发展。热喀斯特湖的形成和发展与地下冰含量及气候变化有着密切关系,强烈影响多年冻土的热稳定性。为了更深入理...
5.[期刊]
摘要: 沱沱河盆地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区内多年冻土与融区分布复杂。多年冻土与融区的分布及其变化是冻土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同时对于居民生产、生活以及工程建设选址具有重要的意...
6.[期刊]
摘要: 球形模板压入试验由于其试验过程简单易行,测试结果比较准确而广泛应用于冻结土的力学性质测试中,尤其是在确定冻结土的等效黏聚力上优势更为显著。本文通过球形模板压入...
7.[期刊]
摘要: 研究冻土动强度对寒区工程和人工冻结工程施工及安全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揭示主应力轴旋转对冻结黏土动强度特性的影响,利用空心扭剪仪开展不同围压下冻结黏土动三轴...
8.[期刊]
摘要: 在大兴安岭地区内沿北向南设置4个试验点(二十四站、塔尔根、临海、古源),应用库得里亚采夫(Kudryavtsev)模型(平衡模型)、一维瞬态传热的数值模型(物...
9.[期刊]
摘要: 基于青藏高原2019年7月31日至2019年8月10日采集的5个降水样品、25个河水样品、1个湖水样品,结合气象资料,进行青藏高原东南部冻土区冻融期夏季降水和...
10.[期刊]
摘要: 国内外对寒区冻土水文特性研究较为薄弱,尤其是冻土期产流机制研究更少,本文以黑龙江省汤旺河春季融雪径流为例,探讨了寒区冻土影响下中小河流的产流机制和规律,用实际...
11.[期刊]
2019年辽宁及内蒙古冻土自动观测及其分钟数据的时间一致性检测
摘要: 在辽宁省喀左站、辽阳站和内蒙古满洲里站统一安装5种型号冻土自动观测仪进行外场试验,采集2019年3—6月逐分钟冻土数据,采用纵横极值集合法,对采样数据进行时间...
12.[期刊]
摘要: 多年冻土的形成一直是青藏高原地质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文章以青藏高原地貌特征与多年冻土的形成为出发点,探讨了不同地貌单元下多年冻土的形成特点。总体来看,青藏高原...
13.[期刊]
摘要: 利用张家口市10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69年—2019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记录中的冻土资料,分析张家口市土壤冻土初日、终日,冻土持续时间及最大冻土深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14.[期刊]
摘要: 基于中天山腹地G218线那拉提至巴仑台公路工程,通过地质调绘、挖探、工程钻探、电法测试、地质雷达检测、地温监测、取样试验等勘察手段,查明了区域地层岩性、冻土类...
15.[期刊]
摘要: 利用1981年~2018年青海省湟源县气象站观测的冻土相关资料,采取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了湟源地区季节性冻土的若干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1年~2018年湟源...
16.[期刊]
摘要: 研究动静组合加载下不同负温冻土的强度和变形特性对提高冻土开挖破碎效率、确保冻土工程稳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意义。借助改进的分离式Hopkinson压杆试验系统...
17.[期刊]
摘要: 电阻式冻土自动观测仪以内管中灌注的非纯净水作为感应介质,利用含有导电离子的水在冻融相变时电导率发生骤变的特性间接反映土壤的冻结状况。课题组对电阻式冻土自动观测...
18.[期刊]
摘要: 为解决人工冻土水分迁移规律不明确等问题,基于两端控温的开放系统水分迁移试验,对不同影响因素下的人工冻结水分迁移量进行了定量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上覆荷载是影响水...
19.[期刊]
摘要: 春融时寒区冻融界面的产生会使得冻土的强度发生衰变,这会对边坡的稳定性产生影响。为了研究冻融条件下细粒土冻融界面的强度变化规律,本文开展了不同冻结温度(-12℃...
20.[期刊]
摘要: 我国高寒山地区广泛发育连片冰碛土堆积边坡,因其普遍具有级配宽、分选差、孔隙率大等特点,在复杂构造地貌条件和冻融条件影响下,往往会发生剧烈的水-热-质交换而产生...
1.[会议]
摘要: 随着中国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在高海拔多年冻土区建设国家重大战略工程势在必行.高海拔多年冻土分布特征以及典型的工程地质灾害对工程建设有重要影响.本文根...
2.[会议]
摘要: 研究冻土在冲击加载下的动态力学行为对寒区的工程建设、交通运输等都有着重大的意义.该研究在粘弹性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损伤和温度的影响,建立了能够合理描述冻土在单...
3.[会议]
摘要: 本文利用LS-DYNA3D数值仿真软件,研究了球缺型药型罩杆式射流的形成和对冻土介质的侵彻,分析了杆式射流对冻土介质的侵彻过程,模拟了不同炸高下紫铜和铝合金两...
4.[会议]
摘要: 西北高海拔地区水文演变规律的探索逐渐成为我国水文研究领域的热点,土壤冻融对水文循环的影响也日益引起重视.目前,针对土壤冻融过程模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部分:基于...
5.[会议]
摘要: 分析了土壤在融冻过程中墒情的影响因素、相关参数及融冻机理,确定了试验场地功能区及仪器.以室外试验场地为核心,室内试验场为对比,设计了冻土墒情试验;引入传感器直...
6.[会议]
摘要: 冻土地区占据了整个地球陆地表面近四分之一的面积(Brown et al.,1997),冻土是地球系统5大圈层之一,是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冻土学是研究冰冻圈的...
7.[会议]
摘要: 高温冻土抗拉强度,对于多年冻土区工程稳定问题的研究以及冻结过程中的分凝冰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径向压裂法测定青藏高原高温冻土抗拉强度的研究思路、试验方案、操...
8.[会议]
摘要: 山地热融喀斯特的形成并未降低甲烷排放,这种变化主要受土壤质地和土壤充水孔隙度调控,为理解冻土融化对甲烷排放的影响提供了新认识.
9.[会议]
摘要: 多年冻土指持续两年及以上冻结不融化的各种岩土和土壤。本文揭示了氮可利用性通过影响微生物代谢效率调控土壤碳动态的新机制,为准确预测冻土融化后土壤碳的动态变化提供...
10.[会议]
摘要: 基于国内外近些年对土体随机性问题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分别从影响冻土随机性的内外因素、冻土参数的概率分布规律和随机场计算模型等几个方面总结了随机性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11.[会议]
摘要: 利用石河子市1961-2010年逐日地温、降水量、蒸发量和冻土观测数据,采用线性趋势、完全相关系数和回归方法,分析讨论了石河子市冻土变化特征,冻土与地温、降水...
12.[会议]
摘要: 利用1976~2012年甘南藏族自治州8个气象站的冬季最大冻土深度、气温、地温、日照时数、降水量、相对湿度、蒸发、积雪资料,分析了近37a甘南高原冬季最大冻土...
13.[会议]
摘要: 土的冻胀是寒区工程中的主要冻害形式,开展冻胀模型研究对于解决寒区工程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建立冻胀模型的主要目的是描述物理变化过程、预测冻胀变形,寻找变形的...
14.[会议]
摘要: 本文通过对拟建川藏铁路新都桥地区的季节性粗颗粒冻土进行了大量的室内直剪试验,重点研究了粗颗粒土在不同级配、不同含水率及不同冻融条件下的力学特性,在此基础上,分...
15.[会议]
摘要: 对不同间距埋设的并行管道对多年冻土的热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针对低含冰量和高含冰量多年冻土分析了并行管道运营50年中管道下部多年冻土地基的冻融变化规律,通过...
16.[会议]
摘要: 首先,本文分别使用了CMIP5输出的土壤温度(8个模式结果)和近地面2m气温(15个模式结果)资料来诊断北半球全新世中期和工业革命时期的冻土(包括永久冻土和季...
17.[会议]
摘要: 磁化率作为一项重要的物理参数,目前在陆地及海洋沉积物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可以较好的反映过去气候变化、现代不同环境气温或降水特征或指示沉积物来源.对不同气候背景、...
18.[会议]
摘要: 本文采用升降轨和多时域InSAR资料对西藏拉萨市当雄地区的冻土形变进行分析。选取时空基线阂值分别为700天和150米,其中升轨生成121个小基线干涉图,降轨生...
19.[会议]
摘要: 青藏工程走廊是连接内地与西藏的重要通道,承载了多条重大冻土线性工程,因其沿途生态环境的脆弱,以及地基中高温高含冰量冻土的存在,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极为敏感.本...
20.[会议]
摘要: 针对现有冰透镜体判断准则存在的不足,文章采用土体抗拉强度作为分离强度,不仅明确了分离强度的物理意义,而且还考虑了土体强度对分凝冰形成的影响.依据考虑土体变形的...
1.[学位]
摘要: 祁连山是我国西北最重要的生态屏障和主要涵养水源区,多年冻土退化严重,热融滑塌广泛发育,祁连山多年冻土区热融滑塌变化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生态...
2.[学位]
摘要: 多年冻土是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要素。多年冻土区微地形,复杂多样,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黑河上游热融滑塌广布,冻胀草丘、浅坑沼泽以及热融沉...
3.[学位]
摘要: 多年冻土是指温度在0 ℃或者0 ℃以下至少连续存在两年的岩土壤或者岩石。多年冻土能够显著影响地~气交换,水文循环,生物化学过程和人类的生活环境。为了研究黑河上...
4.[学位]
摘要: 多年冻土是指温度在0 ℃或者0 ℃以下至少连续存在两年的岩土壤或者岩石。多年冻土能够显著影响地~气交换,水文循环,生物化学过程和人类的生活环境。为了研究黑河上...
5.[学位]
摘要: 祁连山是我国西北最重要的生态屏障和主要涵养水源区,多年冻土退化严重,热融滑塌广泛发育,祁连山多年冻土区热融滑塌变化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生态...
6.[学位]
摘要: 多年冻土是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要素。多年冻土区微地形,复杂多样,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黑河上游热融滑塌广布,冻胀草丘、浅坑沼泽以及热融沉...
7.[学位]
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研究——以可可西里至安多站为例
摘要: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青藏高原冻土面临退化趋势,而多年冻土活动层(PermafrostActiveLayer,PAL)作为冻土区地层内水热交换最为活跃的区域...
8.[学位]
摘要: 多年冻土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库,在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全球变暖背景下北半球多年冻土的变化以及有机碳的释放,已成为影响全球气候变化...
9.[学位]
摘要: 影响融雪径流的因素的有很多,但由于水文过程的很多不确定性,加上野外监测手段单一,致使获得的数据不是十分理想。目前对融雪径流产生过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工作尚处于不...
10.[学位]
摘要: 新建的川藏铁路由于受到线路坡度和地形的影响,川藏铁路在穿越以新都桥为代表的山区时大多只能以路堤形式通过,线路基本都位于较厚的季节性粗颗粒冻土边坡上,观测表明,...
11.[学位]
摘要: 近几十年以来,冻土作为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出现了冻土温度上升和冻土面积退化等一系列问题。冻土退化会对冻土环境稳定造成一定破坏,进一步影响...
12.[学位]
基于SBAS-InSAR技术对五道梁多年冻土区地面形变监测与分析
摘要: 冰冻圈作为五大圈层之一,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其变化趋势将会对全球的环境、资源、能水循环及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多年冻土作为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十年来出...
13.[学位]
摘要: 在过去几十年,全球气候变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分布在高纬度和高海拔的多年冻土退化尤为明显。多年冻土退化包括多年冻土面积减少、多年冻土温度升高、活动层厚度加深、...
14.[学位]
摘要: 北半球多年冻土和季节冻土面积分别占裸露地表的24%和57%。广义的季节冻土包括非多年冻土区的季节冻结层和多年冻土区的季节融化层。季节冻土的面积可达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