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六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69篇,会议文献有31篇,学位文献有34篇等,古代的主要作者有李宏伟、王景普、周双林,古代的主要机构有瓜州县文物局、镇江古城考古所、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成都杜甫草堂唐代遗址是成都市近年发掘的重要历史遗迹,为了保存该遗址,相关工作人员决定采取综合性的保护手段;为了防止土体的风化,采用丙烯酸树脂非水分散体和有机硅...
2.[期刊]
摘要: 成都杜甫草堂唐代遗址是成都市近年发掘的重要历史遗迹,为了保存该遗址,相关工作人员决定采取综合性的保护手段;为了防止土体的风化,采用丙烯酸树脂非水分散体和有机硅...
3.[期刊]
摘要: 在历代众多端砚著述中,《宝砚堂砚辨》是唯一一部由砚乡肇庆本土砚学家所著的砚学文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通过文献史料的钩沉,初步考证了清代高要县宝砚堂的揭榜时...
4.[期刊]
摘要: 契丹是我国历史上的古老北方游牧民族,在北方的历史上曾作为统治民族,执政了二百一十年之久,对我国历史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所述《辽史·国语解》的词汇是契丹历史...
5.[期刊]
摘要: 韩都宜阳故城遗址是战国时期韩国的早期都城,是洛阳地区重要的古代都城遗址.本文基于对韩都宜阳故城遗址研究与保护现状的概述与评议,结合学界相关论研究成果,提出了适...
6.[期刊]
摘要: 锁阳城是我国现存州郡一级城址中保存最好、规模最大、历史延续时间最长的汉唐故城之一,是集古城址、古塔寺、古垦区、古渠道遗迹和古墓葬群等多种文化遗存与自然景观完美...
7.[期刊]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中档案资料整理的重要性--兼论锁阳城遗址申遗档案资料的整理
摘要: 本文以锁阳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档案资料整理为例,详实介绍了收集整理文物保护记录档案的目的及意义,通过收集整理锁阳城遗址的档案资料,资料室、档案柜、电脑、档案...
8.[期刊]
摘要: 2014年6月22日,瓜州县锁阳城遗址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跨国文化遗产申报项目的代表性遗迹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本文通过对遗址突出普遍价...
9.[期刊]
摘要: 锁阳城遗址在长期自然外因作用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存在多种病害,保存现状较差。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锁阳城遗址遗产监测预警体系,对遗址大环境和本体进行长期监测,可...
10.[期刊]
摘要: 锁阳城遗址是当前丝绸古道古城遗址中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城,它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为古丝路文明和文化传统提供了独特的历史见证。同时,也将成为瓜州融入甘肃华夏文明传...
11.[期刊]
摘要: “杜尔柏津”源自蒙古语,为“方城”之意,多次出现于瓜州相关文献资料。经笔者及同仁多方探查和考证,认为杜尔柏津应为元代豳王家族中肃王宽彻的王府和元文宗至顺(13...
12.[期刊]
摘要: 锁阳城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对其本体实施保护,显得极为迫切和重要。本文从夯土版筑的技术流程,夯土版筑的操作方法,锁阳城遗址夯土版筑...
13.[期刊]
摘要: 位于甘肃省瓜州县的锁阳城遗址巧妙地利用自然地理环境,据守要冲,控扼古代交通咽喉要道,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其城市布局和建筑艺术雄伟壮观,建筑密集,布局巧妙,井然...
14.[期刊]
摘要: 锁阳城展示道路是锁阳城遗址确定为申遗点后进行铺筑的。道路全部采用原始人工做法的工艺流程,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组参观考察时的肯定和好评。本文分别从电瓶车道...
15.[期刊]
摘要: 瓜州县境内古城遗址数量较多,保护这些城址的任务重、困难多、难度大;同时,古城遗址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矛盾重重。可否通过将其中一些古城遗址建设成影视基地的形式来进...
16.[期刊]
摘要: 坛城遗址位于瓜州县渊泉镇,是西夏时期的密教坛城遗址,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和文物保存价值。本文从地理位置、建筑规模、修筑方式、历史价值等方面对坛城遗址进行了论述。
17.[期刊]
摘要: 根据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制定的《锁阳城遗址申遗工作项目指导》内容,锁阳城遗址申遗工作主要做好考古发掘、环境整治、本体保护、管理工作、展示工程五大类...
18.[期刊]
摘要: 锁阳城遗址位于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锁阳城镇东南戈壁荒漠中,海拔1358米。遗址居于阡陌纵横、绿荫绕野的古绿洲中心,是丝绸之路上雄踞酒泉(肃州)与敦煌(沙州)之间...
19.[期刊]
摘要: 《华阳国志》说:“蜀以成都、新都、广都为三都,号名城.”古蜀历史的研究者因此都认为古蜀国有“三都”.其实,这个“蜀”不能肯定就指古蜀国,当时以“蜀”字作为区域...
20.[期刊]
摘要: 为准确预测木结构古建筑在地震下的风险等级,结合地震破坏特点和木结构古建筑结构特性,选取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脆弱性为特征的22项评估指标,利用...
1.[会议]
摘要: 文物的保护,特别是大遗址的保护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往往在保护规划和方案时,要解决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生产建设的矛盾,在现阶段我国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的情况下,怎...
2.[会议]
摘要: 大明宫是唐代长安城最大的一处皇宫,是唐朝的政治中心.含元殿是大明宫的主殿,是举行各种国家仪典的场所和重要外交活动的舞台. 含元殿于公元663年建成,...
3.[会议]
摘要: 1995年延福寺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2001年,延福寺进行了最大规模的一次维修.为了保证维修质量,在维修前及维修中不断深入研究延福寺及其结...
4.[会议]
摘要: 轩辕宫正殿为单檐歇山式,进深八架,自地面至正脊高约10米,系澈上明造,本文介绍用高分子材料对轩辕宫正殿的不落架加固与保护的方法,以及白蚁的防治。
5.[会议]
摘要: 真正考证出僰侯国与马湖蛮(部、路、府)历史变迁或治地遗迹,对体现马湖悠久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分析,马湖府初设之时,当创治于今绥江县南岸镇。马湖府设治后...
6.[会议]
摘要: 在云南大理巍山崛起的彝族都木后裔武支建立的南诏古国,几乎与唐朝相始终.在南诏和唐朝并存时期,四川西南大渡河以南的巴布凉山地区,时而作为唐朝的嶲州,时而又属南诏...
7.[会议]
摘要: 古代的巴蜀分布地区有别,但却彼此相邻.其文化面貌尽管有差别,又却有很大的相似性,可把二者划在一个大文化圈内.巴文化和蜀文化是这个大文化圈内的两个分支.随着三峡...
8.[会议]
摘要: 三峡地区处于我国地势变化三级阶梯中的第二级阶梯东部,是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也是长江上游地区丘陵地形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的交界衔接地区.境内一系列...
9.[会议]
摘要: 柳州白莲洞遗址是重要的大遗址资源,对白莲洞遗址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是本文所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与发展城市建设和区域经济相结合,达到保护文物和促进城市发展的双...
10.[会议]
摘要: 介绍了管氏家族、鲍氏家族现状,以及管氏和鲍氏共同认定的传统习俗、管鲍出生地的地理演变过程。管仲和鲍叔牙都出生在现今颖上县黄桥镇新庙社区所在地,管仲在管庄(管台...
11.[会议]
摘要: 管子是今颖上县人已无可非议,但具体出生地在颖上县哪个方位却有争议。文章通过笔者实地走访和采访调研认为,管子的出生地在今颖上县黄桥镇新庙社区管台孜自然村。
12.[会议]
摘要: 细石器自在中国发现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这近百年的历程中,它始终是考古学界特别是从事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学者们所竞相研究的对象。细石器遗址在中国广泛分布,特别是集...
13.[会议]
摘要: 经对采集自我国部分旧石器时代遗址的木质、炭质、骨质、泥炭和碳酸盐标本的预处理、化学制备和测量,共获得14C年代数据315个。这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
14.[会议]
摘要: 植硅体分析显示,黄龙洞郧西人遗址的古环境,总体上是温暖型气候环境。并且郧西人在该遗址活动时期,洞内较温暖干燥,洞外可能气候积温较高,并有降水充沛、植被良好的自...
15.[会议]
摘要: 居延,先秦时称“弱水流沙”,秦汉以后始称“居延”.据考证,“居延”为匈奴语,是“天池”或“幽隐”之意.《书·禹贡》记大禹治水,为疏通九浚大川,曾“导弱水,至于...
16.[会议]
摘要: 长上遗址是在布尔哈通河下游发现的较大规模原始社会聚落遗址.目前长上遗址仅限于地面调查,通过观察地面采集到的器物特征结合地层暴露的遗迹现象,了解到该遗址文化面貌...
17.[会议]
摘要: 二龙湖古城城墙由黄土夹砂石堆砌而成,残高1至5米,宽12至15米。南城墙中部保有城门缺口。出土遗物有战国时的铁钁、铁质马器、铜箭头、陶釜、陶罐、陶尊、豆等物,...
18.[会议]
摘要: 明末,海西女真乌拉部统治期间,在沿用前代城堡的基础上,以乌拉城为中心,在辖地内广筑城池,用以治理地方,兼进攻与防御.大体可梳理为三类:都城、平地城和山城.这些...
19.[会议]
摘要: 柳条边是清王朝入关后在东北地区修建的与战略防御、军事部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道边墙,也是一种适合东北地区的类似长城的防御体系工程.后期成为防止满族汉化,保持国语...
20.[会议]
摘要: 在乾安县发现的辽金春捺钵遗址分为四个片区:鸣字区、地字区、腾字区、藏字区.鸣字区位于花敖泡东南,其余3区位于查干湖西南岸.2013年6月至7月,吉林大学边疆考...
1.[学位]
摘要: 交河故城遗址是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世界上保存较完整的生土遗址,建筑风格独具特色;故城遗址对研究西域历史、丝绸之路历史和东西方...
2.[学位]
摘要: 新疆米兰遗址是古代西域地区一个多元文化汇聚融合的艺术宝库。隶属中国汉唐时期楼兰—鄯善文化圈的米兰遗址发端于汉代军事屯垦之伊循古城,闻名于汉唐之际佛寺遗址之精美...
3.[学位]
摘要: 外应力是土遗址风化的最主要因素。目前干旱区土遗址防风化主要采用 PS加固,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是对于风化层较厚、集中降雨较多的遗址,现有的防风化保护技术并不...
4.[学位]
摘要: 本文所述的吴越国指自唐乾宁三年(896)钱镠灭董昌据两浙至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钱弘俶纳土归宋期间东南之割据政权。钱氏统治两浙八十六年,建国七十二年,其疆...
5.[学位]
摘要: 贝丘遗址是先秦时期广泛分布于沿海地区的一种遗址类型,它以包含人为造成的规模化贝类堆积为主要特征。这种包含了浓厚渔猎经济因素的遗址以往的研究较少,本文正是试图填...
6.[学位]
摘要: 巴文化是中国古代西南地区一支极具特色的地方性文化。它起源于鄂西三峡流域,发展壮大于重庆峡江地区。巴人以白虎为图腾且崇尚武力,擅长渔猎、制盐和锻造各类巴式青铜兵...
7.[学位]
摘要: 长城是我国最受关注的世界遗产之一,在我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山西不仅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与交流的交汇地带,而且历来是各封建王朝统治的核心区域,一...
8.[学位]
摘要: 车出现的时间很早,二里冈期已经有了车(出土有车辙印和铜泡一类车马器)。殷周随葬车出土资料丰富,但发掘难度大已经成为考古界共识。随葬车复原研究也有悠久历史,但真...
9.[学位]
晚商早周时期中原王朝经略南方的考古观察——以长江中游地区为中心
摘要: 长江中游地区位于华中地区,是东西南北文化交流汇聚之地,且蕴藏有丰富的铜矿资源,因此尤其为商周时期中原地区的统治者所重视,这表现在二里岗文化及西周早期的周文化曾...
10.[学位]
摘要: 周代是我国古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考古学的不断发展,许多周代都城重见天日,用实物向我们展示了作为政治经济中心的各国都城都颇具规模,功能齐全,在城的选址和建...
11.[学位]
摘要: 植物考古的要旨是观察植物、而研究人。在分析邾国故城2015年度考古发掘出土的植物大遗存时,我们试图立足城市视野来解释人与植物的互动关系。此时,植物的食用性不再...
12.[学位]
摘要: 郑州地区是先秦城址分布较为集中的区域。从事先秦城址保护利用研究,对于有效保护古代文化遗产,探索先秦历史奥秘,以及当今城市现代化建设,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多...
13.[学位]
摘要:
护城壕是由人工有意在围绕城市开挖的以防御为目的壕沟。中原地区发现并确认了相当数量的早期城址护城壕。分别是仰韶时代2座,龙山时代9座,夏代7座,商代6座。
14.[学位]
摘要: 郑洛地区地处中原,两汉时期,该地区以其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战略位置,城市得以迅速发展,并在先秦城市历史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城市体系特点,即形成了以东汉洛阳城和荥...
15.[学位]
摘要: 潮湿地区地下水、地表水以及降水丰富,处于此环境中的考古发掘探方极易出现失稳破坏现象,严重威胁发掘现场文物遗址以及工作人员的自身安全。本文通过对数值模拟软件FL...
16.[学位]
摘要: 自人类文明起源以来,夯筑土遗址作为重要的建筑类型一直延续至今。作为历史、文化、宗教等重要信息的载体,夯筑土遗址正遭受到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严重威胁。锚杆锚固作...
17.[学位]
摘要: 晋阳古城遗址是我国中原地区历史悠久、价值突出的大型城市遗址,随时间及水作用、冻融崩解等外因影响,风化破坏速度显著、病害发育,严重影响古城遗址的寿命。对古城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