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01三峡文物保护学术研讨会
2001三峡文物保护学术研讨会

2001三峡文物保护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01
  • 召开地:重庆
  • 出版时间: 2001-10

主办单位:重庆市文物局;重庆市移民局

会议文集:2001三陕文物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研究建国后,结合三峡工程、葛洲坝工程的建设和全国文物普查,开展了几次大规模的文物调查和少量考古发掘,有了进一步的发现,材料集中反映在《川东长江沿岸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简报》、《四川省长江三峡水库考古调查简报》、《重庆市长江河段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与试掘》等报告中. 发掘工作比较重要的是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的巫山大溪遗址发掘,此外,在忠县(洽甘)井沟、江津王爷庙等地点也作了少量的试掘工作.除了大溪文化在长江中游两湖地区有大量发现,文化源流比较清楚之外,重庆地区土著新石器文化面貌还非常模糊,甚至不能将新石器文化从商周遗存中甄别出来。
  • 摘要:三峡地区处于我国地势变化三级阶梯中的第二级阶梯东部,是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也是长江上游地区丘陵地形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的交界衔接地区.境内一系列东北-西南向的平行岭谷由于长江的横穿而形成一条沟通成都平原和江汉平原的交通走廊,成为富饶的四川盆地通往江汉平原的必然通道.峡区东部山峦起伏、岭谷相间、河谷深切、地势高差悬殊;中西部多为低山和丘陵,并间有小块平地.故其地貌具有多样性、垂直性和区域性特点.本文研究内容:一、巫山大溪遗址地貌与环境的考察,二、历次发现与发掘概况,三、2000年度发掘的主要收获,四、各期遗存性质和年代的初步推定。
  • 摘要:大周溪位于重庆市万州区大周镇旧址,长江在此段呈西南-东北流向,西北岸群山陡立,仅沿江岸有一带较为狭长的台地.大周溪遗址即分布于此山前台地之上,北靠钟嘴,南近石板溪,东南面临长江,现存地貌以梯田为主,但遗址大部分压在居民住房之下,发掘工作多有不便. 通过调查和钻探发现,大周溪遗址地层堆积较薄,一般不超过2米,各层基本呈水平状分布.早期文化堆积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出土大量打制石片以及绳纹瓦片,应为为汉代文化层.下层遗存相对丰富,出土较多石器和陶片,其中以夹砂红褐陶片最为多见,并发现几处石器作坊遗迹.因年代不确,本层遗存暂称为大周下层遗存,本文即拟对这一文化遗存作初步分析。
  • 摘要:在四川盆地发现的先秦考古学文化遗存目前主要集中在成都平原和渝东地区,这两个区域的文化从史前到商周有一个逐渐趋同发展的过程,并且在其发展过程中,除了文化系统自身的渐进发展外,还有过几次变迁的高潮时期,本文想就其中两次大的变迁及其动因作初步分析。
  • 摘要:楠木园遗址地处巫峡东段,遗址隶属巴东县官渡口镇楠木园村.1926年美国人纳尔逊(N.C.Nelson)最早在楠木园采集到石器.1980年代全国文物普查时核查了该遗址.1993年底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复查了该遗址.1994~1995年,武汉大学考古专业对该遗址进行了调查、试掘.本文予以介绍。
  • 摘要:三峡工程不仅是水利工程,它涉及水利发电、轮船航运、移民、城市规划与重建、文物保护与搬迁等各个方面.本文探讨,(一)三峡工程概况,(二)文物保护部门的任务,(三)国内外对民居的研究情况,(四)人文地理学的引入。
  • 摘要:1992年4月,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决定,这一决定为重庆市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三峡地区不仅地理景观独特,而且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具有相当发达的文明程度.根据《三峡工程淹没及迁建区文物保护规划》,在兴建三峡工程中,重庆库区的246处地面文物点被列入文物保护项目.对这些项目,重庆三峡办提出了原地保护、搬迁保护(整体搬迁和局部搬迁)、留取资料等多种保护措施,将基于民族生息与历史绵延、灿烂奇异的重庆文化留给后代. 本文介绍受重庆市文化局三峡文物保护办公室的委托,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承担了巫山县部分寺庙、民居、桥梁、城门等地面文物的调查、勘测、设计等任务,同时又应巫山县人民政府文化局的要求,对巫山神女庙旅游开发区进行文物搬迁保护规划。
  • 摘要:湖北三峡地区的考古工作从20世纪50年代末就已经开始,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配合葛洲坝工程和三峡工程前期准备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有过两次文物考古工作的高潮,通过几十年的工作建立起了三峡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序列. 从1995年下半年开始进入三峡库区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以来,我们把工作的重点主要放在先秦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研究方面,始终把学术研究贯彻在项目工作中,以课题带动田野发掘.在项目安排的先后、具体工作单位的确定等方面都有通盘的考虑.同时以聚落考古的理念为指导,在重要遗址的发掘工作中有目的地进行大面积布方,全面地收集资料,在田野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力量,进行关键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
  • 摘要:重庆地区常年空气湿度较大,空所中有害气体较多(SOZ的排放量较大),是酸雨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对纸质档案保护极为不利,所以我们在作纸质档案保管之时,必须要建立起一套严格的空气监测系统,严格控制档案保存环境的温湿度,保持空气的洁净,选择适合档案保存的最佳光源(以表十二作为环境监测的标准),减少损害,延长档案资料的寿命。
  • 摘要: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给三峡文物保护工作带来空前的挑战与机遇.三峡工程文物保护数量之多、价值之高远远超出了过去的估计和想像,而对它们进行抢救、保护的任务之重、时间之紧、困难之多也是前所未有的.自1997年开始抢救性发掘保护三峡文物工作以来,三峡工程文物保护方面已取得了诸多重要成果和巨大收获,展开了众多文物古迹的保护工作,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形成了丰厚的文物档案资料.这些档案资料凝聚着广大文物工作者的心血和智慧,见证了长江文明的发展历史,具有惟一性和独特性.对人们全面认识三峡地区的人文历史,从而进行长期的综合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历史不能重现,文物不能再生.三峡文物遗址不仅具有不可再生的一般文物特性,更由于水库建成以后,175米以下的文物都将被淹没,即使那些实施搬迁保护的地面文物,其环境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而三峡文物还具有不可再现的特殊性.为此,如何管理与利用好三峡文物档案资料,关系到三峡文物资源的作用发挥、价值体现、文明传承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这同样也是三峡文物保护工作的意义与重点所在.本文就三峡文物档案资料的管理与利用两个方面问题试作浅谈。
  • 摘要:邓家沱是长江左岸河床边上的一块一级山前台地,隶属重庆市忠县新生镇邓家村第二村民组.西南距新生镇约7公里,南与乌杨镇隔长江相望,东北距县城约10公里,再向东北约3公里就是著名的(洽甘)井口遗址群。本文研究内容:一、西周时期文化遗存的堆积情况与分期,二、各期典型器物及相对年代,三、邓家沱遗址西周时期文化遗存的性质问题。
  • 摘要:涪陵小田溪墓地位于重庆市涪陵区白涛镇陈家嘴村,乌江西岸一级台地上.1972年以来,共经过四次发掘,清理墓葬9座.其中,1972年四川省博物馆、重庆市博物馆清理3座,编号M1~M3;1980年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清理4座,编号M4~M7;1984年涪陵市文物管理所清理1座,编号M8;1993年四川省文物考古所清理1座,编号M9.除1980年清理的M8外,其余墓葬皆有简报发表. 自小田溪墓地第一次发掘以来的二十多年里,学术界对墓葬时代、文化因素及墓主身份等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解决了不少问题.但遗憾的是,直至今日,在墓葬时代等方面尚存在不同意见,有战国初期、战国晚期、秦至汉初等不同看法.我认为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第一,由于多次发掘,简报分次发表,学者们讨论的问题仅限于已发表的材料,尤其是第一次发掘的3座墓,迄今为止还没见到对这8座墓综合考察的文章;第二,简报内容太简略,发表的器物图太少,可资排队研究的更少,使学者们难以对各墓进行全面、深入地考察;第三,以往的研究大多没有注意到不同墓葬之间时代上的差别,少数学者虽然注意到这点,但笔者对他们的结论有不同意见。
  • 摘要:巫山县地处长江三峡的瞿塘峡和巫峡之间,属四川盆地东部边缘山地、大巴山和鄂西山地的接壤地带,县境系大巴山、巫山、七曜山三大山脉的交界部.本文研究巫山地区战国墓葬的墓葬概况,随葬品特征及墓葬年代,墓主人身份及墓葬所反映的历史问题。
  • 摘要:江苏镇江博物馆所承担2001年三峡库区考古项目,位于重庆市万州区新田镇五溪村曾家溪.1993年调查判断其遗存性质为汉、六朝墓群.具体任务勘探面积1万平方米,发掘2000平方米.从2001年9月28日开工,至12月30日结束田野发掘和文物修复,经过三个多月的艰苦努力,取得发掘战国至六朝墓19座、出土各类文物达300余件的好成绩.目前资料整理工作正在进行之中,现把这次发掘的主要收获和初步认识作一简要汇报和交流,期望得到方家指导。
  • 摘要:古代的巴蜀分布地区有别,但却彼此相邻.其文化面貌尽管有差别,又却有很大的相似性,可把二者划在一个大文化圈内.巴文化和蜀文化是这个大文化圈内的两个分支.随着三峡工程兴建,通过近十年的调查发掘工作,在三峡库区又发现大量新石器--商周时期遗存.巴、蜀文化的区别及巴文化自身的发展序列也日渐明显。
  • 摘要:路家河文化是一支从商代二里岗下层至殷墟前段,分布于鄂西渝东地区的考古学文化.文化命名地为宜昌县路家河遗址. 根据目前的资料,路家河文化可分三期,年代分别为二里岗下层文化时期、二里岗上层文化时期和殷墟前段.其中第三期的文化分布范围最广,文化特征最明显.在其东部的洞庭湖西岸和西部成都平原一带的同期遗址中都可以找到该文化因素的踪迹。
  • 摘要: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成都平原、峡江地区以及四川盆地其他地区的墓葬、墓地进行分期、断代研究,建立起四川盆地东周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年代框架、文化发展进程;在分期的基础上进而对各个时期墓葬所包含的楚文化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材料讨论楚文化西渐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其所产生的影响,在两种材料相互印证的基础上勾画出楚文化西渐的整个历史过程及各个时期的不同特点。
  • 摘要:这一地区的考古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由于各种原因,一直处于初期的调查阶段.田野发掘工作是伴随着三峡工程的开工修建而开始的.已查明境内的古墓群共有14处,其中汇南、赤溪、上河嘴等6处墓群已分别被试掘或全面发掘(所见资料截止2001年12月).本文拟就已发表的资料,结合我们在丰都的实际工作,对这一批墓葬的分期、断代以及相关问题,提出一些初步的看法,期望能对丰都地区两汉至南朝墓葬的研究有所帮助。
  • 摘要:位于重庆市云阳县高阳镇的明月坝遗址,就是伴随三峡工程而展开的抢救性发掘项目.由于得到三峡建设委员会、重庆市文化局三峡办、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的大力支持,使得该遗址的大规模发掘得以顺利进行,较为系统地揭露出了一处保存完整的集镇遗存,填补了历史时期集镇遗址发掘的空白,为研究峡江地区唐代集镇的结构、布局、规模、物质文化特点以及区域经济史、民族史、地理变迁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材料. 由于现阶段以田野发掘为主,对出土材料的整理以及纵与横的比较、认识还很不够.因此,本文仅就明月坝唐代集镇遗址的时代、布局和历史地理条件谈一点初步认识。
  • 摘要:大昌古城位于大宁河中游北岸的大昌古镇西端,坐落在大宁河小三峡北口,南距巫山县城六十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09°38′10″,北纬31°24′53″,海拔142.5~150.7米.往北毗邻巫溪县,是巫溪县及巫峡以北水陆交通要冲和物资集散重镇.大昌盆地四面环山,大宁河自西向东穿流而过,形成两岸平缓的滩地,大昌古城遗址位于该滩地的北边,地势略呈北高南低.大昌古城一直以保存完整的古代民居而著称.本文主要对巫山大昌古城的建制沿革与现状,地层堆积,城墙与遗迹,遗物与年代进行了研究。
  • 摘要:在以三峡及附近地区为中心的巴文化(及其先驱文化)区域,产生的诸如前述船棺葬、巴式青铜兵器、巴式青铜容器、乐器、陶器、徽识等独特的文化面貌和现象,有些与环境有较明晰的联系,有些与环境的关系并不直接。但这些面貌和现象之所以能长久存在和发展,并最终形成“风格独特”的巴文化,则与地理环境有着必然的联系,这种联系可以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来,即: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形成相对封闭的文化区域~产生风格独特的地区文化。事实上,无论什么样的地理环境都会对当地文化产生影响,不同的地理环境产生不同的文化特点或模式,对一个民族、一个文化是如此,对全地球、全人类亦是如此。
  • 摘要:三峡地区有关三国时期的遗迹众多。自西向东,人峡口古城奉节有永安宫、八阵图、刘备墓、甘夫人墓等;出峡口南津关有张飞擂鼓台,刘封城等;至于峡中,则有白帝庙、孔明碑、黄陵庙、诸葛亮(黄牛庙记》碑刻等;还有带神话传说性质的与三国历史有关的金盔银甲峡、兵书宝剑峡、米仓峡等。可以说,没有这些三国遗迹,三峡的景色就会逊色许多。
  • 摘要:电子全站仪,英文名为Electronic Total Station(以下简称全站仪),在国内的田野考古工作中正在逐步推广.去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在四川忠县的考古工作中运用电子测绘的方式进行了周边环境、发掘区域和遗迹分布等方面的绘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文将结合三峡工作的实例简单介绍电子测绘的优势和应用状况。
  • 摘要:关于GPS(全球定位系统)的接触,1995年我们与澳大利亚西澳海洋博物馆合作进行水下考古工作时开始使用.与陆地考古不同,在水下考古中,其遗址的定位问题非常重要,虽然在每一次工作结束后,我们要在遗址上抛浮标定位,以便下一次工作时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工作地点,但是海上情况往往并不能随人所愿,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使设定的浮标丢失.况且茫茫大海中没有参照物,用科学仪器定位的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了.GPS在考古工作中的作用,最初仅是起定位的目的.通过GPS的应用,可以比较方便的再次重返我们进行的考古工作。
  • 摘要:随着长江三峡考古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愈来愈多遗址的发现和大量文物的出土,人们对三峡的历史文化有了一个更全面和更新的认识.本文试图对三峡及其周围地区的早期旧石器与广西早期旧石器作一对比(本文所说的早期旧石器,其时代包括旧石器时代早、中期),以探讨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 摘要:巫峡峡区的考古工作,肇始于20世纪初期,当时都是江边采集性质的考古调查,实质性的考古调查与发掘,则是由于配合长江三峡水库工程建设才正式展开,尤其是1994年的考古普查及嗣后的择点发掘,使我们对峡区的古文化面貌有了一定的认识.本文介绍巫峡区内目前已调查发现的先秦时期文化遗址近20处,其中除江东嘴和官渡口遗址在峡口外,其余均在峡区内。
  • 摘要:从考古调查和发掘的资料情况获悉,在长江三峡地区江、河、溪地段的一些缓坡、土台(被现代当地居民称为岛、坝、沱、嘴、坪、洲、台等)地方,一般都是古人类活动的理想场所,考古已在三峡地区发现有史前时期的古文化遗址约200余处.经对其中部分史前时期人类居住遗址考古发掘资料的初步整理,大致上已将三峡地区史前时期文化发展序列给建立起来,为我们复原出三峡地区史前时期历史文化的发展和演进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实物资料.在我们探索三峡地区史前时期人类历史文化的发展时,其遗址中的房屋建筑遗迹资料自然是我们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研究内容:一、三峡地区旧石器时代人类居住的情况,二、考古发现的三峡地区新石器时代人类房屋建筑遗迹情况。
  • 摘要:2001年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公布对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而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里程碑. 云阳张飞庙作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的一个项目,它所反映的间题是它自身保护面对的问题,同时也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问题,关注、解决这些问题将促进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不断发展。
  • 摘要:历史水文题刻多数不具备较高的艺术价值,而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在长江三峡地区同样具有科学价值的物件还有许多,例如典型地质断面、珍稀物种、大地测量标记等,可为什么只有历史水文题刻得到如此殊荣?本文回顾三峡水文题刻演变为水文文物的历史过程,对于我们认识文物的产生、发展和消亡过程,扩展文物保护思路,认真对待那些我们还未曾深刻认识的类似物件,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 摘要:在文博界,文物修复工作一般分两种.一种是为了更好地保存博物馆的藏品和陈列展览的需要,对一些受到损害的文物进行保养和修复,简称馆藏文物修复.另一种是对考古发掘中,遭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破坏的出土文物的修复,叫做田野修复.虽然是两种不同形式的修复工作,但是它们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三峡地区,一、出土器物残片的清洗,二、器物残片的拼对和粘接,三、器物的补缺和修复,四、器物补缺后的打磨,五、器物的上色(作旧)。
  • 摘要:大溪遗址属重庆市巫山县大溪乡,位于长江东出瞿塘峡口南岸由高山向长江过渡的一级台地上,属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区域包括长江三峡和湖北、湖南的长江两岸及其周围附近地区.其年代经14C测定为公元前3825年~前2045年. 1958年、1959年、1975年有关单位先后进行了三次发掘,199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再次进行勘探和试掘.2000年我所受重庆文化局委托正式承担大溪遗址的发掘任务.从2000年11月1日正式开工以来,在大溪遗址先后发掘墓葬上百座,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陶器、骨器、石器、玉器等.土坑竖穴墓葬形形色色,仰身直肢、曲肢、蹲式.大人小孩合葬、三人合葬、多人合葬和如锅底形的鱼骨渣坑等等之完整、之精美令人叹服!这些都是研究历史、民俗、民风、人类发展、社会发展的不可多得的极精美的实物资料.若仅仅拍照、绘图、录像后就将它们弃之荒野、埋于水下的确可惜.这是大自然保存了几千年的实物资料,毁掉将永不再生.为了科学研究的需要,为了陈列展出的需要,领导决定对典型的墓葬进行整体切割搬迁。
  • 摘要:彩绘文物的颜料变色、掉色、褪色等现象较为严重,是彩绘文物保护的重要课题。本文模拟SOz气体环境,在高湿条件下强化腐蚀,试图找出SOZ环境因子对彩绘颜料病变的影响规律,为文物工作者提供定性的参考,从而更好地保护彩绘文物。
  • 摘要:三峡水库建设工程的开展,极大地促进了库区文物考古工作的开展,大量古文化遗址随着抢救性发掘工作的进行被不断地揭露出来,许多面貌新颖的古代文化遗存不断面世,往往使人有目不暇接的感觉.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文化遗存构成了峡江地区古代文化丰富多彩的基本特点.万州区塘坊坪遗址的发掘,则又揭示了一类新的遗存,与这类遗存类似的遗物,在峡江渝东地区曾有过零星发现,但基本是没有完整的组合共存关系,也无典型的文化层堆积,文化面貌很不清楚,有关的研究当然也就没有机会展开.塘坊坪遗址除了发现少量汉及宋代的遗迹外,主要发掘到相当于夏时期的文化遗存,文化内涵丰富,面貌清晰,是一批重要的考古资料.分析这批资料,对渝东峡江一带及相邻地区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的有关问题的认识和研究将有较重要的意义。
  • 摘要:为配合三峡工程建设,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在四川省文物普查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的基础上,于1993年12月对该遗址进行了全面调查,并于1994~1995年进行了两次勘探和试掘.经历年考古调查和试掘,确认李家坝遗址现存面积约10万平方米,主要分布在上坝,是一处以商周至汉代遗存为主,下及唐宋明清各代遗存的重要的大型古代文化遗址.根据遗址地形上的自然分割和文化内涵的差异,李家坝遗址可分为三个区,以上坝中部的水沟为界,水沟西侧为遗址Ⅰ区,小地名"大堰塘",文化层堆积较厚,堆积时代由商周至明清,包括商周、战国、汉、南朝、唐宋、明清等阶段,以战国至南朝堆积为主,是当时李家坝遗址居民的生活居住区.东侧为遗址Ⅱ区,小地名"嘴上",地层堆积较为简单,堆积时期由商周至明清,主要是商周至战国时期的遗存,唐宋以后的地层堆积扰动较甚,战国墓地即位于该区.大堰塘以西的长条形坡地为遗址Ⅲ区,其文化层堆积和时代还有待进一步发掘确定。本文研究内容:一、墓地的族属及性质,二、墓葬形制与结构,三、葬制及葬俗。
  • 摘要:巫山属四川盆地东部边缘山区,大巴山和鄂西山地接壤地带,地势南北高而中间低.长江自西向东横切县境中部.县城巫峡镇即位于县境中部大宁河入江处,从龙门到西坪,分布着数以万计的东周两汉墓葬.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2000年度和2001年度,先后对其中水田湾墓地和瓦岗槽墓地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近7000平方米,除了其他时期墓葬之外,共发掘东周、两汉墓葬70余座.其中2000年度发掘水田湾墓地(2000SHⅠ、SHⅡ、SHⅢ)计2111平方米,墓葬16座,出土铜、石、琉璃、银、陶、釉陶等质地文物200余件;2000年度发掘瓦岗槽墓地神女路段(2000S Ⅰ、SⅡ)计830平方米,墓葬15座,其出土银、铜、铁、石、琉璃、釉陶、陶、漆木等质地文物230余件;2001年度发掘瓦岗槽墓地(2001WWⅠ~Ⅴ)计3988平方米,墓葬42座,出土铜、铁、石、陶、釉陶等质地文物400余件.本文拟从考古类型学的角度,分析一下巫山东周、两汉墓的分期及分区问题,一管之见,就教于大家。
  • 摘要:巴文化研究从20世纪40年代巴蜀文化的提出开始,已经历了70余年,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也存在许多的缺憾.本文无意于对过去的研究工作做全面回顾,而是就巴文化的定义和研究手段两个方面进行归纳,并分析以前研究工作的疏漏之处,着重从新的考古材料出发,力图破解巴文化的面貌,恢复古史时代巴蜀和鄂西地区的时空框架,探讨巴与周围文化的关系发展渊源。
  • 摘要:论及三峡,学术界有不同的指称.本文采用其中较为普遍的一说,指西起四川重庆,东至湖北宜昌的659公里的长江干流及支流流经地区,刚好也是葛洲坝工程和三峡工程蓄水影响的区域.除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等峡谷地形外,三峡干流及支流地区的宽谷地区,江面宽阔,两岸坡度平缓,阶地发育,一直是人们居住和频繁活动的场所.三峡地区还是沟通四川盆地和江汉平原的重要通道,对上述地区的文化发展和文化交流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葛洲坝工程和三峡工程的开展,考古工作者在这一地区进行了大面积的调查和发掘研究工作,夏商周时期文化的发现和研究,就是其中的重要收获之一。
  • 摘要:自20世纪50年代科学发掘重庆巴县冬笋坝和四川广元宝轮院的船棺墓地以来,对于巴文化的探索与研究也已近半个世纪了.通过数代考古学家们的辛勤努力,如今巴文化的轮廓已初步展现在我们面前. 本文所说的晚期巴文化,从目前的资料看,主要是指西周晚期春秋早期至西汉时期四川盆地东部及三峡地区发现的与巴人相关的考古学物质文化遗存.而这里所说的"巴人",也是一个关于巴人的广义概念,指这一时期居住在巴国境内的土著居民. 本文的目的,主要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利用近半个世纪以来科学发现的相关资料,对晚期巴文化的类型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
  • 摘要:西陵峡西迄重庆的峡江地区,先秦以来即是联系江汉平原和川西平原的通道,在这一地带的长江及其支流沿岸分布着一些西汉墓葬.建立峡江地区西汉时期考古学文化序列,通过文化因素分析以了解这一地区的考古学文化结构,进而探讨其历史背景和民族背景,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题目.从峡江地区的西汉墓葬材料中可以透视出有关这一方面的若干线索。本文研究内容:一、峡江地区西汉墓葬的类型学研究,二、峡江地区西汉墓葬期别序列,三、峡江地区西汉墓葬文化因素分析,四、峡江地区西汉时期文化结构的若干背景因素。
  • 摘要:在考古报告中,"合葬"常常指夫妻葬,也指多人葬;但有时又与二次葬、祔葬、陪葬、族葬的含义相通.为了叙述上的方便,本文把有血亲或婚姻关系的两人或多人埋葬在一处的葬俗统称为合葬.这种合葬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同穴葬,指夫妻葬和多人的家庭葬;另是并穴葬,每穴中各两人以上,这也是族葬的一种形式.合葬的起源较早,在新石器时代的早期墓地中就已发现了两人葬的实例,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合葬的现象较为常见,有两人葬,也有多人葬,有异性葬,也有同性葬.这一时期的合葬与此后的新石器晚期及商周时期的杀生殉葬是不同的,合葬成员多是自然死亡或意外事故死亡,很多还是二次葬,说明他们不是殉葬品,成员间具有血缘或族缘关系[1],这一点与汉代以后的合葬相同.自战国时期开始,社会生产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普通人的生命得到了社会的尊重和保护,以往的为他人殉葬的现象逐渐消失,人们死后归葬一处,直接表达的是生者对先人的思念和感伤,当然也是社会上流行的聚葬风俗使然.这些特点是合葬与殉葬的根本区别,因此,这里说的"合葬"不指妾殉夫之类的多人葬.本文主要谈谈重庆地区东汉、六朝时期的合葬墓情况。
  • 摘要:笔者调查过重庆境内长江常年水位的枯洪差,一般为28米左右,惟瞿塘峡口可达32米以上(1871年的最大枯洪差达71米),高出的4米应为夔门澭水效应的结果.奉节县一带雨热同季,山洪带来的大量泥沙在梅溪河口一带江流变缓的情况下得以大量存积,这就是永安镇台地形成如此规模的机理. 近年来,通过三峡文物抢救和发掘过程中的研究,基本可以肯定,唐瞿塘释位于现奉节县关庙沱一带。这里没有发现三国时期的建筑遗迹,地理环境也不允许有汉城存在的可能,我怀疑此处永安宫也是唐人所造的新古迹。
  • 摘要:近年来,长江流域不断发现早期佛教图像,迄今已有数百例.就性质而论,它们可分为供奉佛像、与佛教有关的人像和佛教象征图案三类.早期佛像的载体在长江上游主要是以四川为中心的摇钱树、长江中下游的佛兽镜和神瓶(魂瓶),以及分布在上述地区的尖顶帽胡俑、白毫相俑等为主.在长江流域,迄今发现最早的佛像是重庆丰都延光四年(125年)墓出土的摇钱树佛像,最晚的是浙江萧山东晋永昌元年(322年)墓出土神瓶佛像.可见,早期佛像在长江流域的流行时间是从公元2~4世纪,大约200余年.而这一时期中原和北方其他地区的早期佛像则少见.因此,研究长江流域早期佛像的传播,对于中国佛教艺术的起源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过去对长江流域早期佛像的起源和传播,存在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源于北方,有的认为源于长江下游的东南地区,还有的认为起源于古代武昌(今鄂城).应当指出,上述观点是建立在少数古文献或少数考古材料之上的,有一定依据.但是,有关我国佛教造像起源的文献记载很少,且与考古发现的实际情况不符;再者,仅凭某一地区发现的少量考古材料,就得出早期佛像起源于某地、或传入其他地区的结论,显然具有局限性.因此,要解决上述问题,应对长江流域发现的数以百计的早期佛像的分布、类型、年代、载体及其艺术风格的演变,进行初步研究,找出总体演变趋势,以期得出比较符合实际的结论。
  • 摘要:地处鄂西渝东的长江三峡地区是我国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区域.随着三峡工程的进行,大批峡江地区古代文化遗迹的揭露,为该地区古代历史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 重庆市云阳县巴阳镇巴阳村的佘家嘴遗址是三峡工程淹没区腹心地带的一个重要古文化遗址.本文是佘家嘴遗址的文化遗存分析,从佘家嘴遗址时空分布看各历史时期人文群落的形成过程和佘家嘴各时期的群落历史背景。
  • 摘要:瓦渣地遗址属重庆市忠县城关镇红星村四组,海拔高度约145~165米,地理坐标为东经108°2′49″,北纬30°18′0″.遗址位于长江的二级阶地上,整个遗址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的狭长带状,从东面长江河床到西部山根又被开垦为几级梯状的早地,东临长江,西部为陡崖.南为杜家院子遗址,北隔选溪沟与哨棚嘴遗址相望.渝鄂公路从遗址西部由北向南横贯而过。 为了进行产业考古和景观考古的研究,2000年我们在该遗址选取了一个探方(00ZGWT363)采用干筛的方法对出士物进行筛选,筛眼为7毫米;并仔细收集了全部大于1厘米的陶片(这在主要是大量陶片堆积的瓦渣地遗址是很困难的),获得重要收获.陶片全部收集用于定量分析研宄,可望对该遗址的陶器数量有一个基本的估计;而采集的不少动物骨骸和植物果核,对研究当时该遗址人们的生活状况和周边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考古学与自然科学的联系由来已久,从源于地质学和生物学的地层学和类型学开始,考古学就一直在借鉴并引入自然科学技术的过程中,逐渐建立并完善自身的研究方法和手段.20世纪中期以后,现代技术的迅猛发展,进一步给考古学注入了新的活力,特别是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手段的广泛应用,都向考古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本文介绍质子激发X荧光分析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三峡考古中应用。
  • 摘要:为配合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在三峡库区淹没区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文物保护和考古发掘工作,使我们有机会对长江峡江地区楚故陵的探寻工作开展起来.从1994年国家文物局委托四川大学、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日本田中地质(上海)株式会社以及稍后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对峡江地区的四川省云阳县(今属重庆市)故陵镇帽盒岭进行了地球物理和化学方法的勘探调查,并于1998年、1999年由中国历史博物馆、重庆市博物馆等单位联合进行了考古调查和试掘,通过运用一些现代高科技探测手段,我们在田野考古调查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些新的方法,初步对所谓楚故陵进行了科学的勘探与调查,下面就将历年来在故陵镇帽盒岭采用的高精度探地雷达、地球物理勘探和化学勘探方法以及考古钻探发掘得出的初步认识报告。
  • 摘要:本文研究内容:一、三峡地区地理与环境的独特性和研究历史,二、三峡库区旧石器时代文化概况,三、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的南北差异及其成因,四、三峡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的信息和意义。
  • 摘要:重庆市境内经过考古发掘的最早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是巫山县龙骨坡洞穴中发现的人类化石和石器.该洞穴位于巫山县庙宇镇龙坪村标高830米的山原期夷平面下.1985~1988年对该洞穴进行过4次发掘,发现了人类的左下颌骨(带有P4-M1)和一枚上门齿,并发现可能是石器的文化遗存.该洞穴中发现的巨猿动物群化石属早更新世,这是中国6个巨猿产地位置最北的一个。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