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行政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六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48篇,会议文献有7篇,学位文献有33篇等,外交行政的主要作者有丛文滋、过家鼎、雷兴长,外交行政的主要机构有国防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中国作为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国,应当积极主动地承担起构建和谐国际秩序的责任,即大国责任。但是,中国应该承担什么样的大国责任、中国能够承担什么样的大国责任,只有中...
2.[期刊]
摘要: 中国第十一次驻外使节会议近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
3.[期刊]
摘要: 党的十六大后,党中央成立了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其培养对象包含了从县处级到省部级领导、公务员、企事业单位高管、驻外使节等,占比最多的是厅局级干部。
4.[期刊]
摘要: 周总理亲自送行1949年10月20日晚10时,当一列开往莫斯科的国际列车缓缓驶离北京前门火车站时,政务院总理兼外长周恩来、副总理郭沫若及百余名群众代表在站台上...
5.[期刊]
摘要: 迫于辛丑议和众列强的压力,当然也有清廷自身的反省和探索,光绪二十七年六月初九(1901年7月24日),清政府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组为外务部,位列在六部之前。改...
6.[期刊]
摘要: “制度必须与人事相配合。……制度是死的,人事是活的,死的制度绝不能完全配合上活的人事。”钱穆一席话道出制度与人事的关系。清季外务部成立后,其各项制度的制定很大...
7.[期刊]
摘要: 1965年,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外交部教育司翻译处(现为翻译司)工作,与我同时进入翻译处的有10多个年轻人。
8.[期刊]
习近平接见二0一七年度驻外使节工作会议与会使节并发表重要讲话
摘要: 2017年12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回国参加2017年度驻外使节工作会议的全体使节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党的...
9.[期刊]
摘要: 对十八大后中国部署的新外交战略特点进行了总结,分析了新时期中国发展特色大国外交的原因,并就特色大国外交和外交新常态进行了介绍,着重介绍了夫人外交、一带一路战略...
10.[期刊]
摘要: The soft-power differences in Sino-US DR have been compared and interpreted in ...
11.[期刊]
摘要: 一战后,大战略的概念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与研究.同时,中国也紧随国际步伐,当代中国大战略的研究如火如荼.十八大召开以来,中国给世人展现出清新而强有力的外交新貌,...
12.[期刊]
摘要: 沈曾植(1850~1922年),字子培,号乙盦,又号巽斋,晚号寐叟、巽斋老人等。浙江嘉兴人,光绪庚辰(1880年)进士。历官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总理各国事...
13.[期刊]
摘要: 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清王朝结束,这期间中国的外交体制以及中外关系都经历了重大的变化,而这重大变化的标志性事件就是1861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设立。总理衙门的设立,...
14.[期刊]
摘要: 我在外交战线上工作了五十余年,其中有34年的时间是从事外事翻译工作,那就是从1952年到1958年在朝鲜停战谈判代表团当翻译;1958年到1962年在华沙中美...
15.[期刊]
摘要: 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作为国家整体外交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外事工作,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方面的责任日益加强.特别是地处西部的青海省,因其特殊的...
16.[期刊]
摘要: 周边一直是中国外交战略的重点和优先方向.近年来,美国高调重返亚洲,从经济、政治、军事等领域对中国围堵施压,周边国家也开始调整对华政策,我国周边各个方向都面临复...
17.[期刊]
摘要: 当前,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禁毒工作皆面临一系列突出问题。中国与东盟禁毒警务合作具有良好的条件与基础,可以针对所存在的困难与不足,通过探索构建禁毒合作网络体系、积极...
18.[期刊]
摘要: 随着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广泛运用,针对拉斯维加斯赌城的一个游戏,运用Matlab软件,给出源码程序、运行命令,进行计算机仿真,显示出游戏的动态变化过程及各种随机结...
19.[期刊]
摘要: 探讨在电火花线切割得到广泛应用的背景下,电火花线切割数控编程的手段和方法.并以CAXA线切割软件为实例重点阐述了复杂图形,特别是位图的编程过程、参数设置和技术...
20.[期刊]
摘要: "中间地带"理论和"三个世界"划分理论,是毛泽东关于不同历史时期国际政治格局的基本战略思想."中间地带"理论是"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的雏形,"三个世界"划分理论...
1.[会议]
摘要: 本通过分析美国对华政策以及引起1950年代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的缘由,结合缓议案的相关规定,论述了新中国对联合中国代表权问题的应对策略。
2.[会议]
摘要: 传统中国的各大王朝皆有宾礼,其中北宋面对的是一个与其他朝代皆不相同的格局,即与契丹-辽的长期对等局面。与之相匹配的,便是具有北宋特色的宾礼,其主要内容也就是契...
3.[会议]
摘要: @@向其他国家派驻公使,在近代西方可谓国际通例,但对于晚清政府来说,接受这一观念,却经过了一段艰难的历程。赫德(Robert Hart)自1861年就开始与总...
4.[会议]
摘要: @@本文主旨,在于论述孙中山与其美国民间友人的交往情形。由于资料及篇幅限制,不可能包括全部孙氏美国民同友人,仅就其中曾对孙中山思想理论有所启发,革命行东有所赞...
5.[会议]
摘要: @@孙中山在《联合声明》中开宗明义表示共产主义不能引入中国这一条,往往被…些学者特别是中国国民党学者强调为孙中山如何坚持其三民主义的思想原则。这里有他思想真实...
6.[会议]
摘要: 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为刷新外交和统一内政,做了一些积极的努力,反映在留学教育层面特别是留日教育上,就是打着“革命外交”的旗号要求日本退还全部庚款...
7.[会议]
唐宋政府接待日本使僧之比较研究——以日僧圆仁、成寻日记中的公文书为例
摘要: 日僧圆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和成寻的《参天台五台山记》,被共誉为"日本僧侣中国旅行记中的双璧",是研究唐宋史、佛教史、东亚国际关系史等领域的珍贵的域外汉籍,...
1.[学位]
摘要: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互不干涉内政”一直是我国的基本外交原则之一。但是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具体实践大体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防御型战略阶段...
2.[学位]
摘要: 我国国家主席在海外主流媒体发表署名文章,是外交理念、外交思维和外交方式上的一种创新,习近平主席作为我国最高的领导人,其发表的文章观点从各个方面体现着国家的形象...
3.[学位]
摘要: 19世纪中叶,古老的中国依然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它始终以“天朝上国”自居,在对外交往中实行传统的宗藩体制。而这时的世界已经进入了资本主义的时代,西方列强迫切需...
4.[学位]
摘要: 与其它朝代相比,元代使臣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由于疆域空前辽阔,帝国内外的信息交流沟通的需要,以及蒙古旧制的影响,蒙元统治者更习惯于派遣使臣传递重要信息,处理相...
5.[学位]
基于关联论的外交模糊限制语的功能研究——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个案分析
摘要: 模糊语言是自然语言的本质特征,它广泛存在于政治、经济以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模糊限制语,作为这一家族中的重要一员,自提出以来便备受学者们的青睐,对其研究更是涉...
6.[学位]
摘要: “南方局”、“延安交际处”、“北平军事协调处执行部”、“中央外事组”,这些中国共产党建国前主要的外事机构,无论是从机构设置,还是人才培养方面都为新中国外交制度...
7.[学位]
摘要: 本论文从学术界关于“议行合一”的争论开始,在对原始文献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找到了争论中的硬伤,从而明确了“议行合一”概念的准确含义,并尝试给出了议行关系概念的定...
8.[学位]
摘要: 义和团运动的发生改变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引起了中国近代社会前所未有的震荡,引起中外关系的急剧变化。作为沟通中外的桥梁——驻外公使在这一时期发挥了或多或少、或...
9.[学位]
摘要: 自十九世纪中叶始,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主义扩张,中国亦渐被卷入以欧美国家为主导的近代文明体系之中.其时,随着周边属国渐次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以清政府为中心...
10.[学位]
清朝对朝鲜外交体制变通研究——以19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80年代中期为中心
摘要: 19世纪下半叶,清朝政权步入他的最后阶段,而以清朝政权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封贡体系,面对列强的重重侵噬,也是千疮百孔、摇摇欲坠。即便如此,清朝统治者还是想尽办法应...
11.[学位]
摘要: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清政府的天朝上国美梦被西方列强惊扰,闭关锁国的政策也被强行破坏。中国开始被动的与世界接触,也开始了近代意义上的外交活动...
12.[学位]
摘要: 施肇基是民国时期的著名外交家,民国成立后至抗日战争前是他在外交界最为活跃和辉煌的时期。他曾历任驻外公使和大使,参与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国际联盟等重要国际会议...
13.[学位]
摘要: 公元10-13世纪是中国境内各民族、各政权间交流和碰撞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各政权间聘使往来频繁,比较完备的外交制度逐步形成。其中,对精英群体的外交活动进行...
14.[学位]
摘要: 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邻土、侵占中国权益,中外关系发生了极大地变化。为了适应突如其来的剧变、挽救民族危亡,对外交...
15.[学位]
摘要: 晚清时期,在西方列强船坚炮利的威胁下,清政府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相关条约的规定下,逐渐开放通商口岸与内地,允许外国人在通商口岸游历及内地游历...
16.[学位]
摘要: 来华外人护照管理是我国对进出或居留我国国境的外国人的护照进行的一项管理。它属于来华外人管理的一部分,体现了我国对来华外人管理的宗旨和态度,也体现了我国对外关系...
17.[学位]
摘要: 赫德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一位相当重要的特殊人物。他在华54年,担任晚清总税务司48年,对近代中国内政外交施加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作为“客卿”,他直接间接参与谋划的...
18.[学位]
摘要: 20世纪初,中外交涉事务日益繁杂,在地方上产生了突破既有的海关道与洋务局格局,设立专办地方对外交涉官员的需求。同时,因外务部设立后,中央也在谋求外交权的统一。...
19.[学位]
摘要: 为应对气候变化而开展的国际气候谈判,充满了以国家生存权和发展权为核心的利益之争。由于林业在减缓和适应人类气候变化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林业议题已成为国际气候谈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