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跟踪测量系统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98篇,会议文献有62篇,学位文献有9篇等,雷达跟踪测量系统的主要作者有王美、任天鹏、陈略,雷达跟踪测量系统的主要机构有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针对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精度评定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RCS测量精度的评定方法。通过雷达观测合作目标,获取初始RCS...
2.[期刊]
摘要: 阐述了用于雷达测量的雷达散射截面(RCS)序列特征提取方法,再对这些特征进行置信度分析,然后根据置信区间是否重叠选择恰当的RCS特征值作为目标识别的特征向量。...
3.[期刊]
摘要: 为了解决窄波束测控设备利用实时数字引导捕获目标成功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实时数字引导中引入电波折射修正的新方法,该方法以测控设备所在位置的实时大气参数为依...
4.[期刊]
摘要: 激光SLAM通常通过多帧点云配准,完成位姿变换矩阵的估计,而点云中的动态点会降低激光里程计的定位精度。为了减少动态点引入的误差,提出了一种动态点云识别算法,并...
5.[期刊]
摘要: 在航天任务发射段,方位—俯仰型天线一般采用数字引导方式完成高仰角过顶跟踪航天器的过程。当天线已按照最大动态性能进行过顶跟踪,但速度仍小于航天器飞行速度时,天线...
6.[期刊]
摘要: 针对空间碎片高精度探测、监视的需求,利用对流层、电离层参数模型,在研究分析折射效应对UHF频段雷达空间碎片探测精度影响效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站GNSS...
7.[期刊]
摘要: 对测控站中快速校准和差通道相位的方法进行了原理分析,以18 m口径天线为例,论证了在X频段下大口径天线的空间波束相对于S频段更窄,利用X频段空间目标进行快速校...
8.[期刊]
摘要: 为阐明黑障区全过程返回式航天器雷达反射回波信号传输规律,缩短C频段雷达黑障区重捕目标的时间,基于等离子体鞘套影响电磁波传输理论,详细分析了等离子体碰撞频率等物...
9.[期刊]
摘要: 针对一些测控任务对各类测控数据的分析利用程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综合分析测控设备的工作状态,并形成相关辅助决策信息的技术。并且基于“主框架+组件”的模式,设...
10.[期刊]
摘要: 大规模卫星星座的出现给传统测控模式带来了巨大挑战.利用机械扫描式的测控天线对卫星进行的一对一测控已不能很好满足大规模卫星星座的测控需求,具备快速指向能力的多波...
11.[期刊]
摘要: 根据传统测控设备技术状态的建立方法,每个参数宏对应唯一一种技术状态,一个测控任务可能需要装订上百个甚至上千个参数宏,当航天器技术状态发生变化时,还需要人工操作...
12.[期刊]
摘要: 介绍了激光雷达的组成和工作原理,通过对比内河与海洋在水体构成、水面波动情况、水下植被等方面的区别分析了激光雷达应用于内河水域的可行性.重点阐述了无人机激光雷达...
13.[期刊]
摘要: 测量精度是评估雷达是否满足试验要求的关键指标.首先针对少量的雷达外测定轨评估数据,结合灰色系统理论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灰色关联分析理论的方法,研究雷达外测数据与精...
14.[期刊]
摘要: 对激光雷达技术在森林资源监测方面的运用前景、局限性和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研究激光雷达技术在森林资源监测方面的成果.结果表明:激光雷达技术植物资源方面的监测主要...
15.[期刊]
摘要: 天线系统作为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装备,存在结构磨损、 性能下降和维修复杂等困难,为适应快速检测与视情维修的装备管理需求,提出了针对复杂天线系统的故障观测模型,...
16.[期刊]
摘要: 针对无线电测控设备下行接收链路设备复杂、传输环节多带来的不同链路时延差异,对分集合成方式下数据解调及不同测控体制角误差解调的机理进行了简要介绍,在对航天测量船...
17.[期刊]
摘要: 当机载/弹载雷达工作在前视状态时,由于成像场景内不同角度处目标的多普勒差异很小,很难得到高的角度分辨率。针对海面舰船目标的前视成像应用,利用成像区域具有明显稀...
18.[期刊]
摘要: 多波束测控系统可以同时完成多个目标的跟踪测量,但由于测站测控设备集中,其天线尺寸、 发射功率大小不一,跟踪时出现相互干扰,导致多目标测控系统某一目标测量支路锁...
19.[期刊]
摘要: 收发空间隔离度是反映电磁波在地表及大气传播的重要指标,对信号链路损耗计算、 地面测量系统性能设计等方面产生较大影响.通过分析电磁波在地面绕射及大气散射机理和空...
20.[期刊]
摘要: 针对现有对流层大气折射模型在特定地区适应性不强的问题,基于电波大气折射效应原理及经典大气模型,分析了对流层大气折射误差估计模型及其投影函数,用历史气象数据分析...
1.[会议]
摘要: 雷达对低空目标的测量面临很多问题,本文总结了某测量雷达为提高低空目标跟踪测量精度所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列举该雷达对不同飞行高度的低空目标跟踪测量试验,将实时...
2.[会议]
摘要: 在航天测控任务中,一般都通过雷达链接力完成外测任务。本文在介绍脉冲雷达多站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脉冲雷达不同干扰情况下的移相策略进行分析,最后总结了多站工作移相...
3.[会议]
基于B-DCFT优化的包络移动补偿在高速运动目标积累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针对线性调频雷达对匀加速运动空间目标的积累检测,通过推导分析匀加速运动目标的回波模型,发现加速度引起的回波信号中二次相位项是影响DFT 相参积累效果的主要原因...
4.[会议]
摘要: 微动特征是当前学术界公认的弹道中段目标雷达识别的有效特征之一,但微动特征的可测量性一直是研究者讨论的热点问题。本文从雷达部署位置、进动轴指向、进动角和进动周期...
5.[会议]
摘要: 为了提高雷达利用率和探测效率,从不同角度获取目标的几何结构和尺寸信息,为目标识别提供,提高系统的反隐身性能和抗干扰性能,提出在单基地雷达基础上增加接收设备以实...
6.[会议]
摘要: 针对将雷达RCS测量数据应用于空间目标识别进行了讨论。阐明了雷达RCS测量机理,介绍了国内外在利用RCS测量信息进行空间目标姿态判别、尺寸估计及个体识别方面的...
7.[会议]
摘要: 纯方位目标定位是指利用传感器被动接收的电磁波或声波信号的含噪声方位角信息对发出信号的目标运动状态如位置速率等进行估计的一类问题.纯方位角跟踪本质上属于一类非线...
8.[会议]
摘要: 随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于地面测控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测控雷达的主要任务是直接对航天器进行跟踪测量、遥测、遥控和通信等,将接收到的测量、遥测信息传...
9.[会议]
摘要: 海基测量是我国远程火箭试验测控的有效方法,测站的几何布局直接影响目标的测控精度.为扩大可观测范围及提高定位精度,本文针对三个海基测站的情况进行了海基布站优化研...
10.[会议]
摘要: 本文详细介绍了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相控阵雷达的探测与识别技术,分析了地基雷达提高跟踪精度和径向速度的测量技术应用情况,为反导系统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对弹道导弹防御...
11.[会议]
摘要: 我国于2018年建成标校卫星系统,专用于对测控雷达设备进行试验鉴定和评估,通过将误差修正后的外测数据与飞行器精轨数据与地面站站址坐标计算的理论距离进行比较,计...
12.[会议]
摘要: 天基平台和外辐射源的自身运动使得地杂波分布具有空时二维分布特性,严重影响系统对动目标的检测性能.根据天基平台与辐射源的选取详细分析了地杂波频谱特性,并提出采用...
13.[会议]
摘要: 随着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于测控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当前测控雷达系统跟踪目标速度快、波束带宽窄、精度要求高等特点,在轨道跟踪算法上引入了最小二乘法理论,...
14.[会议]
摘要: 针对升力体外形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对其在临近空间稀薄大气环境中的雷达散射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采用基于化学非平衡气体模型的高超声速流场数值算法分析了飞行速度高达...
15.[会议]
摘要: 为了弥补雷达系统在使用常规误差标定方法时依赖于地标,不能随便选择地点进行误差修正的缺陷,本文介绍了一种在雷达上安装电视系统的方法,利用已知星库中星体作为参考坐...
16.[会议]
摘要: 本文介绍了欧洲现有的空间目标地面观测设施,目前欧洲地基观测设施具备一定的空间监视能力,但尚未建成空基的监视系统,欧洲正在积极开展空间目标监视系统建设的概念研究...
17.[会议]
摘要: 提出一种基于原子滤光的太阳高分辨成像观测系统,利用原子滤光器稳定性好、透射率高、带外抑制强和可成像等诸多优点,通过分别获取太阳大气吸收线的多普勒蓝移翼和红移翼...
18.[会议]
摘要: 在航天测控领域中,对合作目标的跟踪测量通常由组成雷达链的多部精密跟踪测量脉冲雷达完成,各个雷达测量弧段相互交叉重叠.由于雷达链中各个雷达采用相参应答方式工作,...
19.[会议]
摘要: 大型雷达发射机属于大型单套设备,是根据用户订货一次性生产形成的产品,其研发过程有别于通用的批量电子设备,通常采用项目管理的方式,质量管理模式除去通常体系中所采...
20.[会议]
摘要: 大气波导环境会将电磁波捕获在波导层内发生超视距传播,导致雷达探测误差异常增大.同时,不规则地型环境的遮挡也使电波射线的传播轨迹发生变化.本文针对不规则的地面环...
1.[学位]
摘要: HJ-1小卫星群是由国家减灾中心和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实施,有关单位参与研制的小卫星星座系统。HJ-1C卫星是HJ-1卫星中的一颗,搭载有S波段合成孔径雷达(SA...
2.[学位]
摘要: 分布式星载SAR系统具有单星SAR系统不可替代的优异性能,是近几年国际上的研究方向,主星带伴随小卫星SAR系统是其中的热点之一。它由一组群聚卫星协同工作完成一...
3.[学位]
摘要: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简称为InSAR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它将传统的合成孔径雷达技术与干涉测量技术结合起来,能够全天时、全天候获取大面积高精度数...
4.[学位]
摘要: 随着自然灾害频发和人类活动加剧,世界遗产受到严重威胁甚至破坏。考虑到任何世界遗产的坏变或丢失都会给世界文化带来影响,所以遗产保护是非常重要的。星载合成孔径雷达...
5.[学位]
摘要: 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政治、经济、军事及其人类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卫星多普勒频率是卫星测控系统中的重要观测量,多普勒频...
6.[学位]
摘要: 随着星载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合成孔径雷达)技术与系统的快速发展以及对舰船目标检测需求的日益迫切,研究星载SAR舰船目标自...
7.[学位]
摘要: 对于导弹防御系统,其关键在于如何比较准确的预测出导弹和目标的遭遇点,而导弹和目标遭遇点的预测又是以对目标进行弹道估计和弹道预报为基础的。因此对防御方来说,对目...
8.[学位]
摘要: 在嫦娥二号飞越4179图塔蒂斯小行星之前,人们对于它的了解和观测主要是基于地基雷达的观测。2012年12月13日嫦娥二号飞越图塔蒂斯小行星,这是人类第一次近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