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学、传热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359篇,会议文献有274篇,学位文献有190篇等,热力学、传热的主要作者有朱惠人、徐国强、陶智,热力学、传热的主要机构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通过建立水滴在低温低马赫数气流中的传热传质以及运动数学模型,和以Fluent软件解析雾化喷嘴周围气流的总压分布和速度分布的基础上,分析了水滴直径、水滴速度、水...
2.[期刊]
摘要: 针对航空发动机涡轮导向叶片前缘的结构设计,研究一种异型扰流与狭缝气膜冷却相结合的层板结构,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设计9种冷却结构模型。分析扰流柱形状、扰流柱尺寸...
3.[期刊]
摘要: 为了提高透平动叶叶顶的气膜冷却性能,并降低由叶顶泄漏流引起的泄漏损失,开展了多凹槽叶顶气膜冷却特性研究。采用试验测试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燃气透平动叶...
4.[期刊]
摘要: 针对涡轴发动机容易在转子过渡态-稳态间瞬间失衡导致碰摩现象,提出改进遗传算法优化的极限学习机诊断模型。基于某涡轴发动涡轮机匣振动信号包络曲线,仿真涡轴发动机正...
5.[期刊]
摘要: 涡轴发动机的工况决定它容易在转子过渡态因瞬间失衡而出现碰摩现象。碰摩故障会引起部分统计特征参数发生突变现象。基于三叉树检测算法,提出转子局部碰摩故障监测方法。...
6.[期刊]
摘要: 核心机试验进气范围宽,从常温常压状态到加温加压进气状态,进行进气温度和压力调节的同时给核心机带来大量的过渡态工作过程,对核心机气动稳定性提出了较高的需求,通过...
7.[期刊]
摘要: 气膜冷却技术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火焰筒、涡轮叶片等热端部件的冷却。与常规圆柱形气膜孔相比,扇形气膜孔冷却效率更高。为更全面地掌握在典型大涵道比商用航空发动机燃...
8.[期刊]
摘要: 该文根据典型的总压探针设计方法,设计出五种结构形式的总压探针,并在亚声速、常温、常压条件下对这五种典型的总压探针进行数值仿真,通过仿真得到的压力分布、速度分布...
9.[期刊]
摘要: 为了深入研究压气机抽取的脉动冷气影响燃气涡轮动叶凹槽状叶顶的流动与冷却特性,采用数值求解三维非稳态雷诺时均N-S方程和标准k-ω湍流模型的方法,研究了考虑气膜...
10.[期刊]
摘要: 针对现有航空发动机扭矩/转速信号模拟仿真技术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LabVIEW、PCI总线技术的扭矩/转速信号仿真的设计方法,并在某型发动机电子控制器的...
11.[期刊]
摘要: 以NASA C3X线性叶栅为研究对象,采用非耦合和耦合方法分析叶片表面外换热系数分布。结果表明:离前缘越远,外换热系数越容易受到壁温的影响,带转捩的k-ωSS...
12.[期刊]
摘要: 在二维N-S方程求解器基础上发展了考虑平面叶栅轴向密流比(AVDR)的准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利用DLRV2叶栅实验数据对该求解器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求解器计算...
13.[期刊]
摘要: 为提高滚动轴承故障识别准确率,同时避免繁琐的频谱分析,提出基于GAF与GoogLeNet的轴承故障诊断模型。在实验室中采集滚动轴承正常、内环故障、外环故障和滚...
14.[期刊]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共轭梯度法的再入飞行器热流载荷反演方法。以一维结构为例验证反演方法的有效性,并分析了材料温变热物性参数和传感器测量误差对反演精度的影响;进而针对...
15.[期刊]
摘要: 为了探索跨声速来流条件时,不同安装位置、不同宽度的叶尖小翼对压气机叶栅气动特性的影响,对Ma=0.8时包括原型叶栅在内的7种扩压叶栅的流场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
16.[期刊]
摘要: 在不同吹气比时,研究了几种带有横向槽的离散孔气膜冷却结构的速度矢量分布和气膜冷却效率,分析了具有相同开槽深度的不同孔口凹槽结构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在低吹风比...
17.[期刊]
摘要: 针对现有目前辅助动力装置的超转保护功能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PLD的超转保护系统的设计方法,并在某辅助动力装置的超转保护中得到成功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该...
18.[期刊]
摘要: 针对新一代棘轮型超紧凑燃烧室壁面的高温问题,对全覆盖气膜冷却的方式进行了研究.在对KJ-66微型涡喷发动机实验与模拟的基础上,将原燃烧室替换为缩放优化后的棘轮...
19.[期刊]
摘要: 本文基于发动机试验数据,建立了压气机末级不同引气温度变化与压气机出口温度的函数关系,并分析了引气温度变化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综合考虑压气机末级引...
20.[期刊]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区域加工误差对叶片气动性能的影响。方法 选用轴流压气机出口级静叶叶中截面,以叶型厚度变化和中弧线变化为特征,分别在叶型前缘、最大厚度和尾缘区域添...
1.[会议]
摘要: 热障涂层是发动机涡轮叶片的隔热涂层,是一种典型的多层结构.当这种多层结构遭遇高温环境作用时,由于各层材料参数不匹配,在这类结构中会产生很大的热应力,导致结构出...
2.[会议]
摘要: 本文以目前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冷却空气系统流动计算和温度场计算为工程背景,详细介绍了空气系统流动计算和温度场计算的流程,分析了工程中将流动计算与传热计算顺序求...
3.[会议]
摘要: 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壁温是发动机研制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对于研究发动机内部流动换热,进行热分析计算和结构强度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发动机壁温测量的各种方法,包括...
4.[会议]
摘要: 射流预冷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航空发动机进气温度过高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探究射流参数对航空发动机进气道射流预冷降温效果的影响规律,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法对射流预冷降温效...
5.[会议]
摘要: 设计了五种不同几何排列的火焰筒发散冷却结构模型,采用CFD数值计算及试验验证的方法,在不同的雷诺数Re和出流比SR下,对这五种模型进行了对流换热特性的研究,并...
6.[会议]
摘要: 本文在不同冲击孔与中心位置发散孔横向间距下,设计了三种不同几何排列的火焰筒冲击发散模型,采用CFD数值计算及试验验证的方法,在不同的冲击雷诺数Re和出流比SR...
7.[会议]
摘要: 为了解盘缘流动与换热特性,采用共轭换热数值方法,求解了涡轮盘缘的温度分布状况,揭示了冷气流量及涡轮盘转速对盘腔漩涡分布以及盘面换热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
8.[会议]
摘要: 本文结合航空发动机/燃机热辐射分析工作特点,以某型燃气轮机涡轮机匣内引气管路的辐射换热为例,分别采用热辐射一维计算法和蒙特卡洛法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角...
9.[会议]
摘要: 通过有限元计算,对露端型热电偶表面温度测量的系统误差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弱换热环境下,测试准确度高,而在强换热区域,系统误差较大,但并非单调关系;...
10.[会议]
摘要: 本文应用k-ωSST湍流模型对雷诺数10000、20000和30000,高旋转数范围0~2.0的带45°平行斜肋U型通道换热特性进行数值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带...
11.[会议]
摘要: 面向高超声速飞行器及其推进动力装置的关键科学问题,重点针对高超声速气动热力场非线性动力学特性、模式识别和优化控制问题开展了科学研究.发现了多种新颖的高超声速进...
12.[会议]
摘要: 随着飞行马赫数的提高,飞行器感受的气流滞止温度升高,一方面飞行器机身蒙皮表面感受的温度随着马赫数的升高而快速增大.另一方面发动机的外表面温度及对机身的散热随飞...
13.[会议]
摘要: 发动机流场温度的测量对研究燃烧性能、了解流场结构以及数值仿真平台研发和验证等方面至关重要.针对发动机复杂燃烧环境特点,选择水在1342.11nm和1454.8...
14.[会议]
摘要: 通过RANS数值模拟,对涡轮叶栅端壁附近区域复杂的三维流动和外换热特性进行了分析.首先选取来自NASA GRC研究中心的跨音速直列叶栅作为验证算例,对比了两种...
15.[会议]
摘要: 综合分析了航空发动机旋转部件流动传热试验的原理、需求、方法和关键技术.旋转部件试验是为了研究旋转状态下盘腔内的流动和换热规律,试验通过先进的测试方法获得腔内的...
16.[会议]
摘要: 当前国际上认为涡轮/涡扇航空发动机的短行程叶片及构造工作能力已达到极限,热衷于长行程涡旋叶片,和热力学环境的超低温、超负压航空发动机研究,有英国等民用飞机成功...
17.[会议]
摘要: 本文采用基于局域热力学平衡假定的物理数学模型对低功率氮氢电弧加热发动机内的传热与流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喷管收缩段角度、阴阳极间距以及约束通道直径变...
18.[会议]
摘要: 在Re为10000条件下,针对给定的矩形带肋冷却通道,对肋角α对传热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全局优化计算与分析;发现当肋角为48.5°时,矩形带肋通道具有最佳的换热性...
19.[会议]
摘要: 开发了一套动态温度畸变参数测试系统,结合了该系统的硬件设备和软件设计,并在相关试验中得到了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是有效的.
20.[会议]
摘要: 为研究不同宽高比对二元收—扩喷管传热特性等内流特性的影响,本文针对宽高比分别为2、3.3、4和5的二元收—扩喷管壁面压力分布、内部流场温度分布、喷管流量系数、...
1.[学位]
摘要: 轴承腔是由主轴承、腔内壁、滚轴以及密封装置等部件构成的复杂腔体结构。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航空发动机设备持续更新换代,系统运行工况参数也在不断优化提...
2.[学位]
摘要: 随着航空发动机技术不断进步,研究发现爆震燃烧具有释放热量较快、热循环效率较高等优点。旋转爆震发动机(RDE)能够实现一次点火爆震波在燃烧室内连续旋转并产生稳定...
3.[学位]
摘要: 新世纪以来,航空工业的发展对航空发动机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低压涡轮作为核心部件之一,其发展趋势是减少叶片数量和重量,增加叶片负荷并提高效率,使发动机推重比上...
4.[学位]
摘要: 随着近些年来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研究技术的快速发展,作为高超声速飞行器核心动力组成的发动机的冷却问题也随之备受关注,由于其飞行速度快,对发动机燃料的燃烧效率和冷却...
5.[学位]
摘要: 航空发动机防火试验是航空发动机适航审定的一项基础试验。由于我国对航空发动机防火试验缺乏实际数据和经验,本文开展了航空发动机防火试验相关仿真研究,以期获得航空发...
6.[学位]
摘要: 结冰现象对于飞行安全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威胁。当飞机在结冰气象条件下飞行时,如不采取适当的防冰措施,飞机迎风部件表面就会发生结冰。近年来,由于结冰引发的飞行安全事...
7.[学位]
摘要: 预旋系统是涡轮转子冷却气的供给系统。通过预旋气流以及适当的对气流做功,预旋系统可以在实现供气的基础上使气流具有更低的相对总温。通过理论推导以及数值计算,对预旋...
8.[学位]
摘要: 随着能源短缺问题的日益突出,如何提高能源利用率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强化换热技术因为能够显著提高换热效果,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节能、...
9.[学位]
摘要: 长期以来,气动热问题一直受到设计人员的极大关注,高超声速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会对前方空气强烈压缩,这会导致空气温度急剧升高,与飞行器物面形成巨大温差,空气中的热...
10.[学位]
摘要: 管内换热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应用极广,充分发展段的对流换热系数比入口段低很多,故而充分发展段是强化对流换热的主要区域。在众多强化换热措施中,诸如管内插入物、管道内...
11.[学位]
摘要: 随着航空技术和军事作战能力的发展,超声速飞行器在军事领域中开始扮演重要角色,其外部气动加热效应和内部机载设备发热使机体承受的热负荷增高,设备性能与飞行安全面临...
12.[学位]
摘要: 当代航空发动机中,航空煤油经常作为重要的冷源冷却飞机内各子系统,吸收其中的废热,使得航空煤油在进入燃油喷嘴前的温度可达373~413K。随着航空发动机技术的不...
13.[学位]
摘要: 旋转热管是利用旋转离心力作为驱动力、基于气液相变及两相循环的传热元件,如果将它集成于旋转部件内,利用部件本身的旋转运动就可以维持高效传热能力,是旋转部件热管理...
14.[学位]
摘要: 飞机在穿越云层飞行时,云层中的过冷水滴撞击到飞机表面,会出现结冰现象,对飞行安全形成极大隐患,因此防冰系统是必要的保护装置。热气防冰系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防冰...
15.[学位]
摘要: 随着现在战斗机作战范围的扩展以及高耗能武器的装备,传统的飞机第二动力系统已无法满足需求,飞机第二动力系统向着结构高度集成化、能量高度综合化方向发展。而作为最新...
16.[学位]
摘要: 刷式密封自提出以来,由于其优异的密封性能,已经成为减小发动机内流损失,显著提高发动机性能的重要途径。作为一种密封技术而言,泄漏特性一直是其研究重点所在,但随着...
17.[学位]
摘要: 高热流密度电子设备的高效冷却问题,推动了窄矩形通道流动沸腾研究的发展。目前已取得部分实验研究成果和实用的理论模型。矩形管道内的流动特性较为复杂,其中临界热流密...
18.[学位]
摘要: 本文以各向异性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各向异性复合材料平板气膜冷却特性的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工作,为发动机热端部件的热防护设计提供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
19.[学位]
摘要:
本文针对层板冷却叶片前缘的流动与传热特性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首先,根据层板冷却叶片型面及设计状态下的进出口条件,对实际叶片模型前缘...
20.[学位]
摘要: 无人机作为一个复杂的现代化高科技系统,其整体热环境受到气动对流换热、太阳辐照、环境辐射和内部多传热方式耦合换热等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而每个具体因素又与飞行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