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电压保护装置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9289篇,会议文献有2435篇,学位文献有1136篇等,过电压保护装置的主要作者有王洪泽、何金良、李景禄,过电压保护装置的主要机构有西安电瓷研究所、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以人体允许的安全电流为依据,计算得到工频短路和雷击状况下各安全指标的最大允许值。以现有220 kV城市输电钢管塔接地装置的两种典型设计为原型,利用CDEGS软...
2.[期刊]
摘要: 采用传统的陶瓷烧结工艺制备B_(2)O_(3),In_(2)O_(3),Al_(2)O_(3)多元施主掺杂的直流ZnO压敏陶瓷样品,考察不同掺杂比(0.1%~...
3.[期刊]
摘要: 根据直流融冰装置整流变阀侧避雷器出现频繁动作和发热损坏的情况,依据现场故障录波装置及在Y接阀侧电压录波装置的故障波形分析,结合PSCAD建模仿真比对,找出避雷...
4.[期刊]
摘要: 目前配电网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主要以小电流接地为主,但在单相接地故障的选线中依然存在选线准确率和可靠性的问题,特别是当线路中存在不平衡电流或线路中含多次谐波干扰...
5.[期刊]
摘要: 为了使电气设备免受雷电过电压的影响,并限制过电流的时间和幅值,需在高压导电线路装设避雷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工作性能优异,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根...
6.[期刊]
摘要: 山区供电线路中,10 kV配网架空线路能规避不良地形,缩短铺设长度,为用户提供稳定的电力。从10 kV配网架空线路防雷的必要性入手,阐述了差异化防雷对策,并结...
7.[期刊]
摘要: 已有研究结果表明雷电流更易通过接地体端部附近土壤的火花区域流向大地。为充分利用这一效应,提出了一种在接地体末端增加辐射状分支结构的降低冲击接地电阻方法。试验结...
8.[期刊]
摘要: 利用恒流源检测分析法,结合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设计了一种模拟接地网在线监测系统,可有效实现接地网运行状态的在线监测。
9.[期刊]
摘要: 为了抑制电缆绝缘局部放电检测中存在的白噪声干扰,提出一种基于小波阈值的局部放电特征提取的方法。对含噪信号进行小波分解,在选取最优阈值时,用鲸鱼算法优化阈值选取...
10.[期刊]
摘要: 高压输电线路以其架设高度高、架设地区空旷等特点而易成为雷击目标,因此雷击故障在高压输电线路中的故障率居高不下。研究雷电流的特点,对其进行实时监测,并采取相应的...
11.[期刊]
摘要: 减小雷击对输电设施造成的损害,降低接地体的冲击接地电阻是现今接地设计的重中之重,其中选择不同的接地体分布形状对杆塔的防雷特性有巨大影响。该文利用CDEGS对于...
12.[期刊]
摘要: 为提高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故障选线的准确性,详细分析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线路与非故障线路相间电流分布特征。发现过渡电阻不大时故障线路相间电流在故障前、后变化...
13.[期刊]
摘要: 针对电力系统中的过电压问题,对过电压保护装置进行分析,设计了一种可控避雷器的晶闸管开关,充分利用了电压过零触发、电流过零切除、开关无触点、响应速度快等晶闸管特...
14.[期刊]
摘要: 文章介绍了一种输电线路智能雷电监测系统,该系统通过采集环境及雷电数据,上传监测系统终端,精确还原雷击参数,精准定位并反馈雷击信息到手机终端,实现雷击监测数据智...
15.[期刊]
摘要: 静电防护和雷电防护是石化装置安全检查中的重要内容,金属管道管法兰连接处的等电位连接要求和实施方案存在较多争论。根据现行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结合工程实际,分析了静...
16.[期刊]
摘要: 为了提高接地网腐蚀速率预测精度,利用核主成分分析法对接地网腐蚀速率的主元进行提取,依据KPCA分析结果进行了指标重构,减少了接地网腐蚀预测模型建模工作量。通过...
17.[期刊]
摘要: 不同地区由于不同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落雷分布存在很大的差异,对复杂地形情况下的落雷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实用价值。开展了输电线路区域的局...
18.[期刊]
摘要: 非有效接地配电网运行与故障条件复杂多变,现有配电网接地故障选线方法难以有效覆盖不同故障工况,尤其对于高阻接地与弧光接地故障,基于单一故障特征量的故障判据误判率...
19.[期刊]
摘要: 传统的氧化锌避雷器测试仪校准方法存在难以模拟含有基波阻性电流、容性电流和三次阻性电流的难题。设计了低噪声的电路架构,通过研制参考电压、全电流发生器、功率放大电...
20.[期刊]
摘要: 通过分析一起500 kV断路器闪络保护误动事件的原因,结合整改措施,明确断路器闪络保护在定值整定、回路接线、检修维护中应注意的事项,为设计、运维人员提供参考。
1.[会议]
摘要: 为研究典型电涌保护器件对电磁脉冲的防护效能,设计了防护器件测试夹具并基于雷击浪涌发生器构建了电涌防护器件电磁脉冲防护效能测试系统;实验研究了典型电涌防护器件对...
2.[会议]
摘要: 在架空线路供电过程中,遭受雷击是避免不了的,为了减少雷击对输电线路、电气设备的绝缘免受过电压的损害,将带热暴脱离器的避雷器安装在供、输电线路的进、出线、开关柜...
3.[会议]
摘要: 针对一起生态区电网变电站接地刀闸铝合金导电杆腐蚀断裂故障开展分析,通过成分、金相、SEM、EDS、XRD等方法,结合设备运行环境特点,研究了其腐蚀断裂原因.分...
4.[会议]
摘要: 在中国大港、鹰潭、格尔木、克拉玛依四个典型土壤中,将渗锌钢片埋藏两年,观察试样的宏观形貌和微观形貌,用XRD物相结构检测分析了锈层的主要成分,计算渗锌钢在各试...
5.[会议]
摘要: 本文针对光伏发电系统防雷设计中的一个分支——防雷电波侵入,就浪涌保护器SPD在光伏系统中设计要点作个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6.[会议]
摘要: 接地网对变电站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对接地网进行无损检测已是行业内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电磁干扰法是把接地网的状态信息转化为磁场信号,利用线圈进行磁场信号的测量...
7.[会议]
摘要: 6kV系统三相组合式过电压保护器由于内部间隙受潮,在电气设备正常运行时发生爆炸.针对三相组合式过电压保护器的结构并结合自身电力系统的特点,提出了改造措施.
8.[会议]
摘要: 文章介绍一种对于高压直流输电接地极进行远程在线监测的系统,从此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具体组成部分的设计及其功能进行介绍,并分析其在接地极运行状态诊断和使用寿命评估等...
9.[会议]
摘要: 避雷器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过电压保护设备,在运行中其泄漏电流阻性分量的变化能在很大程度反应其性能上的缺陷,定期开展阻性电流带电测试是检测避雷器性能的一项主要措施...
10.[会议]
摘要: 氧化锌避雷器是电力系统过压保护装置,优越的性能使其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氧化锌避雷器主要用于对运行设备限制雷电过电压或操作过电压,保护电气设备免受过电...
11.[会议]
摘要: 传统的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暂稳态特性分析都是在假定发生接地故障前后系统的参数不发生改变和不考虑消弧线圈调匝动作情况下进行的,这与工程实...
12.[会议]
摘要: 中国10kV-35kV配电网大多采用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分为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或经高电阻接地.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的优点...
13.[会议]
摘要: 10kV复合绝缘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在电力系统配电网中已大量使用.因其生产门槛低、制造工艺简单,国内生产厂家众多,各生产厂家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为加强避雷器入网质...
14.[会议]
摘要: 介绍了厦门±320kV柔性直流输电科技示范工程中,鹭岛站极2极线避雷器、浦园站极1极线避雷器、极2极线避雷器均出现漏电流逐渐增大的现象.本文对该批避雷器进行的...
15.[会议]
摘要: 本论文结合福建电力系统避雷器在线监测工作实际,归纳各类对避雷器关键检测数据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包括避底座安装方式、温湿度环境、阻性电流测试方法、电磁场干扰、现场...
16.[会议]
摘要: 随着光缆普及应用,光缆组成的传输网络连接每个通信局站,雷电通过光缆进入局站烧毁设备的情况也常有发生,本文通过分析、纠正常见的局端光缆不正确的接地方式,以预防雷...
17.[会议]
摘要: 输电线路接地装置的开挖检查及缺陷处理,一直是输电线路的一项重要工作.线路杆塔接地装置的埋设深度一般为0.6-0.8米,由于常年埋在地下,受环境、气候、土壤、湿...
18.[会议]
摘要: 杆塔接地装置的正常运行是输电线路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证.在运行过程中,接地体由于外力破坏或电化学腐蚀等原因的影响,往往会有损失或断裂的现象发生.在常规运维周期...
19.[会议]
摘要: 绝缘横担作为一种堵塞式防雷方法,可有效降低线路雷击闪络次数,提高线路运行可靠性.本文从横担干弧距离设定、避雷器的设置,避雷器的选型几方面对10kV绝缘线路使用...
20.[会议]
摘要: 本文主要阐述了一种可模拟直击雷和感应雷的便携式冲击电阻测量方法的基本原理、可行性以及技术优势,并在某220kV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网开展了现场实测应用.实测表明,...
1.[学位]
基于变分模态分解与支持向量机的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选线方法研究
摘要: 我国3~66kV中压配电网多采用小电流接地方式,单相接地故障约占总故障类型的65%以上,若不能及时地排除故障,将严重影响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加之单相接地的故障特...
2.[学位]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配电网规模逐年扩大,同时作为电能从变电站至电力用户的枢纽,其供电是否可靠,直接影响着电力用户的满意程度,但由于配电网辐射性广、负荷分布...
3.[学位]
摘要: 输电线路承担着电力能源在大范围区域内运输与分配的关键任务,其安全可靠运行对整个电力系统至关重要,一次输电线路停电故障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如今,随着我国输电...
4.[学位]
摘要: 我国电力系统辐射面广,配电结构复杂,接地故障时有发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土壤阻抗作为决定接地系统性能的最主要参数,受众多因素影响,难以通过宏...
5.[学位]
摘要: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不断完善,配电网逐渐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需要为用户提供更可靠的供电质量。单相接地故障是配电网中最常发生的故障类型,若未能及时处理该故障可能...
6.[学位]
摘要: 我国配电网中性点许多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这种接地方式能显著降低故障点电容电流,但由于故障电流幅值较小且方向不定,信号的检测和选线很困难。高阻接地故障因具有...
7.[学位]
摘要: 单相接地故障占据了配电网故障的80%,而中性点不接地运行配电网可带故障持续运行,故供电可靠性高,但其存在接地点间歇性电弧威胁、故障选线准确率低的双重问题。对此...
8.[学位]
摘要: 与交流输电技术相比,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进行大容量、远距离的电力传输时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在中国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最近几十年来中国修建了大量的超高压、特高压直流...
9.[学位]
摘要: 在直流输电系统建设初期或故障状态下采用单极模式运行时,较大的电流将直接从接地极流入大地,若接地极散流特性不好将会造成接地极附近电力设备产生直流偏磁,大电流流入...
10.[学位]
摘要: 接地网的良好性能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但经年累月的运行于潮湿复杂的土壤环境中,接地导体必然会受到腐蚀,使得接地网性能下降,供电可靠性得不到保障,而...
11.[学位]
摘要: 接地网是电气设备的泄流通道,保护着电力网络的正常运行。接地网腐蚀严重威胁电力系统安全,接地网腐蚀检测与状态评价尤为重要。瞬变电磁法因其非开挖、不停运的特点已经...
12.[学位]
摘要: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是具有一定电气特性的“开关”,承受过电压时,“开关”闭合,泄放积聚在设备和线路上的电荷,降低电压幅值,避免过电压对电气设备绝缘的破坏...
13.[学位]
摘要: 瞬变电磁法作为无损检测接地网的一种方法,具有非开挖、不停运的优点;目前已能成功识别电力接地网中的断点,以及拓扑结构;本文旨在此基础上,研究一种能够识别接地网不...
14.[学位]
摘要: 电能作为人类生活中重要能源,其计量结果是供用电双方电费结算重要依据,其计量数据的准确性及合理性直接影响到供用电双方经济利益及交易公平性。随着我国深化电力体制改...
15.[学位]
摘要: 单相接地故障占中压配网总故障数的80%以上,且两相或三相短路多是由单相接地发展而成。单相接地的故障选线与故障测距对于快速排出故障,提升电网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
16.[学位]
摘要: 近年来,随着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电网规模和系统容量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同时电力系统中各种二次调控设备的运用也越来越多,如果系统的接地不良,极易引发严重的事...
17.[学位]
摘要: 电力系统中的高频过电压根据其波形特征可分为三类,其中快波前过电压(波前时间 0.1~20μs)主要是由雷击引起的,作用时间短且幅值远高于设备正常工作电压,对电...
18.[学位]
摘要: 瞬变电磁法(TEM)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电磁测量策略,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会因为探测的范围大或测点密集而产生大规模TEM数据。由于瞬变电磁法用于检测变电站接地网的故...
19.[学位]
摘要: 中低压配电网广泛采用小电流接地方式,主要有中性点不接地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受过渡电阻、故障时刻、噪声等因素影响,使得现有选线方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