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41篇,会议文献有2篇,学位文献有11篇等,皮肤病的主要作者有程顺峰、周秀霞、孙晓凤,皮肤病的主要机构有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为了确定丁腐皮病的病原菌,为该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细菌常规分离方法,从丁体表病灶部位、内脏及血液分离出优势菌株GXZ01,对其进行了生理生化特...
2.[期刊]
摘要: 为确定重庆彭水地区杂交鲟患病死亡的原因,从患病鲟肝中分离到一株优势菌CQST-2,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人工感染、理化特性测定、分子生物学鉴定、毒力基因检测与药...
3.[期刊]
摘要: 为了确定重庆地区仿生态养殖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患病死亡的原因,从患病鳖的肠道分离得到一株优势菌PS01,对该菌进行了形态学观察、人...
4.[期刊]
摘要: 水霉病对渔业影响巨大,因此对水霉病的防治成了养鱼生产的重要工作内容.本文对水霉菌的鉴定和防治进行了梳理,以便为合理防治水霉病提供借鉴.
5.[期刊]
摘要: 2018年浙江省黄颡鱼主养区暴发了严重的溃疡病,为查明该病的病原特点,了解病原的致病因子及药物敏感性,对溃疡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
6.[期刊]
摘要: 本文以患水霉病的鲫鱼为实验材料,从其病灶处获取发病组织,经75%酒精浸泡消毒后用无菌水冲洗干净,提前准备好马铃薯琼脂培养基斜面,在无菌条件下用接种针将发病组织...
7.[期刊]
摘要: 为鉴定东方欧鳊腐皮病的病原菌,采用API 32E细菌自动鉴定系统,对东方欧鳊体表病灶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并进行人工感染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菌株革兰...
8.[期刊]
摘要: 为确诊叉尾斗鱼肉瘤病,采集自然患病鱼进行病理学观察,基于淋巴囊肿病毒主要衣壳蛋白基因采用PCR方法对肉瘤状增生物进行检测和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患病叉尾斗鱼肉...
9.[期刊]
摘要: 从患腐皮病的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体表溃烂处分离到1株病原菌(322A),对其进行了人工感染实验和生理生化分析,测定了该菌株的16S ...
10.[期刊]
摘要: 观赏鱼容易患病,而且治愈率不高。只有越早发现治疗,治愈的机率才会相对提高。观赏鱼患病的原因,多是由于水质不良或短时间内水温差变化过大造成。现介绍观赏鱼常见的疾...
11.[期刊]
摘要: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pathogens of the skin ulcer disease in hybrid catfish,...
12.[期刊]
摘要: 从21尾患病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体内分离到1株致病菌,经分离培养、生化鉴定、16S rDNA序列分析及人工感染实验,确定该病原菌为嗜水气...
13.[期刊]
摘要: 从患体表出血溃烂病的濒死湘云鲫(Carassius auratus Triploid)体内分离到两株细菌XJA80601和XJB80603,经菌体形态学观察及...
14.[期刊]
摘要: 用传统方法从患病山女鳟体表病灶部位分离纯化一株致病性水霉菌株,将其命名为SN,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通过观察附着在油菜籽上水霉菌的形态,其菌丝有适量的分支...
15.[期刊]
摘要: 根据基因库荧光假单胞菌的16S-23S rDNA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用PCR对4株鱼荧光假单胞菌进行扩增。特异性结果显示该对引物对4株荧光假单胞菌均扩...
16.[期刊]
摘要: 黄梅挑花、红安绣活、阳新布贴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湖北地区民间刺绣家族中的3朵奇葩.从刺绣工艺、纹样布局、色彩表达、文化意蕴等方面对3种民间艺术的共性特...
17.[期刊]
摘要: 通过对健康对照组、患上皮瘤病较轻组和严重组异育银鲫Allogynogenetic crucian carp的上皮(瘤)组织、血浆、肝脏、肾脏和脾脏中的碱性磷酸...
18.[期刊]
摘要: 为临床诊断和防治锦鲤Cyprinus carpio koi皮肤溃疡病,采用病理解剖方法对患病锦鲤进行临床观察和组织病理学分析,试验用患病锦鲤取自上海市朝阳锦鲤...
19.[期刊]
摘要: Histopathological and clinic observations of skin ulcers disease was conducted ...
20.[期刊]
摘要: Dominant bacteria designed as 8301 was isolated from ascites and kidney of dise...
1.[会议]
鲤鱼(Cyprinus carpio)腐皮病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摘要: 鲤鱼腐皮病是由点状产气单胞菌(Aeromonas punctata(Zinmmermann)Sub.punctata Schubert)以鲤鱼皮肤为侵入门户,...
2.[会议]
摘要: 目前锦鲤养殖模式涵盖了工厂化水泥池精养、池塘单养和池塘混养,但在锦鲤养殖过程中由于养殖密度过大,同时忽视了水质调控和健康养殖,导致近年来锦鲤病害发生率居高不下...
1.[学位]
摘要: 鱼类皮肤黏膜是黏膜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鱼类皮肤黏膜可独立完成抗原摄取、递呈及分泌抗体等功能,在鱼类抵抗外来病原侵袭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
2.[学位]
摘要: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溃烂病是常见的多发病之一,该病的病原复杂,感染动物种类多,在水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危害相当严重。近几年来,东方欧鳊在我区的养殖逐年呈现扩大态...
3.[学位]
摘要: 2014年2~3月,四川乐山某似鲇高原鳅养殖场暴发一种流行性传染病,死亡率达30%,主要临床特征为体表褪色,皮肤多处溃疡,腹部出血,鳃丝充血、肿胀与断裂等。为...
4.[学位]
摘要: 本研究以我国鲆鲽类主导养殖品种—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ünther)为研究对象,针对养殖鱼无眼侧黑化的表观现象,运用显微观...
5.[学位]
摘要: 近年来,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在养殖过程中发生一种黑身病,患病鱼体色变黑、活力差、摄食减少、身体消瘦,解剖发现腹腔内有大量无色或...
6.[学位]
摘要: 淋巴囊肿病是一种发生在全世界范围的常见的鱼类皮肤病,由淋巴囊肿病毒引起.患病鱼体表长满皮肤瘤状和菜花状的赘生物,面目可憎,丧失市场价值,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分...
7.[学位]
摘要: 由淋巴囊肿病毒(Lymphocystisdiseasevirus,LCDV)引起的淋巴囊肿病主要表现为一种慢性皮肤瘤,通常发生于鱼的体表皮肤、鳍等处。目前,该...
8.[学位]
摘要: 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tinther)是原产我国近海的优良海水鱼类品种,也是继牙鲆和大菱鲆之后,其养殖形成产业规模的又一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