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成熟时期早迟分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4327篇,会议文献有120篇,学位文献有77篇等,按成熟时期早迟分的主要作者有潘晓华、石庆华、李春寿,按成熟时期早迟分的主要机构有中国水稻研究所、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历史上浙江省早稻种植以早籼稻为主,在生产上大部分早籼稻表现为米质不佳、易受倒春寒、台风等自然灾害影响、连晚茬口紧张等问题。本文通过对比分析9个寒地早粳稻品种与...
2.[期刊]
摘要: “19香”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优质浓香型籼稻新品种,2020—2021年引入德化县上涌镇优质大米主产区进行中稻试种。与当地主栽品种“中浙优8号”...
3.[期刊]
摘要: 2020年夏季,福清气候异常,持续高温热害和异常严重的干旱,对早稻抽穗和灌浆造成了不利影响,在灌溉条件差的区域早稻产量明显下降,局部甚至绝收。基于此,根据福清...
4.[期刊]
摘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杂交中稻—再生稻模式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杂交中稻—再生稻是一种轻省、绿色、高效的水稻栽培模式,其应用推广对于水稻生产的转型和升级具有重大意...
5.[期刊]
摘要: 以江西省主推的早、晚稻品种湘早籼45和荣优华占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播期及灌浆成熟期气象因子对稻米内氨基酸、蛋白质、直链淀粉、支链淀粉、脂肪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6.[期刊]
摘要: 浙杭优820是由杭州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合作选育的中粳三系杂交水稻品种。浙杭优820系利用早熟高异交中粳不育系浙杭10A与...
7.[期刊]
摘要: 利用湖南省97个台站降水、气温资料、NCEP逐日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20年9月湖南严重寒露风天气的时空分布及其同期大气环流的异常特征。结果表明:寒露风始于9...
8.[期刊]
摘要: 针对大田蔬菜对靶施药过程中靶标难以精准识别定位的问题,以甘蓝为研究对象,进行基于深度学习的靶标在线识别方法与模型研究。对比3种当前性能较优的目标检测模型Fas...
9.[期刊]
摘要: 为了总结水稻“内香8518”在西藏察隅县的种植表现与栽培技术,提高察隅县水稻的种植水平,通过对“内香8518”在西藏察隅县的栽培表现进行实测考察分析,结果表明...
10.[期刊]
摘要: 沪旱68是上海天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育成的粳型晚熟节水抗旱稻新品种,于2019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株型适中,茎秆较壮,剑叶短直,穗直...
11.[期刊]
麦(油)-稻轮作下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土壤氮素供应及直播稻产量的影响
摘要: 为探明麦(油)-稻轮作模式下秸秆还田和氮肥运筹对土壤氮素供应和直播稻产量的影响,于2018年和2019年在四川农业大学崇州试验基地开展2年定位试验。试验采用两...
12.[期刊]
摘要: [目的]筛选江淮稻区粳稻主推品种。[方法]对11个中粳稻新品种开展了比较试验。[结果]初步筛选了苏研318、苏秀867、秀水121、隆粳968、南粳5758、...
13.[期刊]
摘要: 肥料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之一,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农作物产量,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棉花高产优质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肥料在销售过...
14.[期刊]
江西滨湖平原虾稻连作模式二化螟发生防治现状及防控探究——以江西省恒湖垦殖场为例
摘要: 【目的】为江西滨湖平原虾稻连作稻田二化螟绿色防控提供可行性技术指导,稳健推进虾稻连作模式绿色可持续发展。【方法】对鄱阳湖滨湖平原虾稻连作模式区,稻田二化螟生活...
15.[期刊]
摘要: 水稻是我国杂种优势利用最成功的作物,对世界粮食增产贡献巨大。亚洲栽培稻包含籼稻和粳稻2个亚种,籼粳亚种间的远缘杂种优势尤为突出,可作为提高水稻单产的重要途径。...
16.[期刊]
摘要: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高产优质不仅是水稻基础研究的重点,更是水稻育种应用的主要方向。稻米品质主要包含加工碾磨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
17.[期刊]
摘要: 如何平衡农业生产与环境资源的矛盾是我国乃至全球面临的巨大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我国科学家提出绿色超级稻的理念,建立全基因组育种选择技术体系,挖掘出一批高产、抗...
18.[期刊]
生物质炭和腐殖质对稻田土壤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
摘要: 为探讨生物质炭与腐殖质单独施用与配合施用对稻田土壤CH_(4)和N_(2)O气体排放以及水稻产量的影响。以浙江临安潜育性水稻土的稻田系统为研究对象,设置2个水...
19.[期刊]
摘要: 【目的】全球气候变化不断加剧导致江西双季稻区晚稻季结实期弱光胁迫现象频现,造成水稻产量和品质明显下降。探明不同类型优质晚稻品种产量和品质对结实期弱光胁迫的响应...
20.[期刊]
摘要: 针对湘北地区农业水资源日益紧缺和水稻生产上滥施化学氮肥的现状,为了节约淡水资源、降低化肥用量、实现水肥协同和资源高效利用,设置2种灌溉方式(W_(1):全生育...
1.[会议]
摘要: 利用1961~2010年十堰市7个气象站的气温资料和1991~2010年所辖3个农气站中稻生育期观测资料,分析了气温变化与中稻生育期年代际和年际相关关系.结果...
2.[会议]
摘要: 环境气象条件是粮食产量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根据水稻的气候适应性原理,构建了福建晚稻生育期内的日照适宜度、温度适宜度和降水适宜度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福建晚...
3.[会议]
摘要: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方法,探讨两优616、内优航148、宜优673、两优667、福两优1587、深优9775、泰丰优656、泰丰优2098、谷优16等9个晚...
4.[会议]
摘要: Y两优916作中稻栽培表现出生育期适中、分蘖力强、抗倒性好、群体整齐、产量高、米质优等优点,近年来在浦城县莲塘镇得以大面积推广.文章对Y两优916机械育插秧栽...
5.[会议]
摘要: 为探明生物炭施用对早稻产量形成的影响,以中早39为材料,于2015年和2016年早季在湖南省浏阳市永安镇开展大田试验,在不同施氮水平下(N0,0kg N/hm...
6.[会议]
西南区不同地域杂交中稻的地力产量对氮高效施用量及其农学利用率的影响
摘要: 为了提高杂交水稻的施氮效率,2009-2016年以杂交中稻品种Ⅱ优7号、渝香优203、川香优9838、蓉18优1015为材料,在我国西南稻区的四川、重庆、云南...
7.[会议]
摘要: 以杂交稻泰优390和隆晶优1212为材料,开展大田试验,在不同秧龄(15、20、25和30d)下对单本密植机插和常规机插杂交晚稻的分蘖动态、干物质积累、产量及...
8.[会议]
摘要: 文章主要介绍了优质香型三系杂交稻品种'鄂香优华占'的主要特征特性、在湖南种植的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等内容.
9.[会议]
摘要: 以籽粒Cd积累能力不同的3个晚稻品种(天优华占、星2号和湘晚籼13号)为材料,分别在pH差异明显(4.86和6.75)但土壤总Cd含量相当(0.3812和0....
10.[会议]
摘要: 为探讨适宜湖南澧县当地的晚稻机械化育插秧模式,以盛泰优9712为材料,进行了大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普通毯秧机插模式表现成熟稳定,为平原区首选推广模式,抛秧在...
11.[会议]
摘要: 利用田间小区试验,以常规化肥和不施肥料为对照,研究了几种新型肥料在一次性基施条件下对晚稻黄华占的生长发育、产量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对照相比...
12.[会议]
不同移栽密度下氮素调控对杂交中稻-再生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摘要: 为了明确移栽密度和氮素调控对杂交中稻头季、再生季产量形成特点和稻米品质的影响,以旌优127为材料,于2016-2017年在四川泸州进行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同一...
13.[会议]
摘要: 为研究规模化稻鸭共生对水稻根系特性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于2019年4~7月在湖南省浏阳市开展了田间大区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相比对照(常规生产模式),稻鸭...
14.[会议]
摘要: 为探求"山"型配方施肥技术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验证"山"型配方施肥在早稻上的应用效果,开展了早稻"山"型配方施肥应用比较试验,试验设空白对照、习惯施肥、省...
15.[会议]
摘要: 目的:在测土配方施肥中,"测土"是实现合理施肥微观指导的关键技术手段,但高度分散经营的耕地代表性土样采集难、测试费用高和费时长.为此,探讨不测土的推荐施肥技术...
16.[会议]
摘要: 为探明节水灌溉对稻田节肢动物多样性影响,采用群落生态学研究方法,比较了淹灌和间歇灌溉2种不同灌溉模式下稻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间歇灌溉增加了水稻各生...
17.[会议]
摘要: 以超级杂交稻金优458为试验材料,利用人工气候箱设置17℃和15℃两个低温水平,对颖花分化期的盆栽水稻处理3d后(17℃3d和15℃3d分别为T1和T2),以...
18.[会议]
摘要: 隆两优华占属籼型两系杂交中熟中稻,全生育期130d左右,2015年在桃源县22个乡镇种植,均表现出产量高、抗性强、米质优、适应性广等特点.栽培中应注意适时播种...
19.[会议]
摘要: 为了探明江汉平原水稻的最佳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制定出合理的栽培措施,为水稻的优质高产高效提供理论依据.以杂交中稻全两优1号和全两优681为供试品种,设置两个施氮...
20.[会议]
摘要: 早熟型不育系选育是选配杂交早稻组合的关键环节.为了选育抗稻瘟病的早熟型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以谷梅2号(Pi25)、谷梅4号(Pigm)、天津野生稻(Pi2-1、...
1.[学位]
摘要: 如今,转基因作物的质量安全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绝大部分国家对转基因产品实施严格监管,建立有效的转基因产品检测技术对转基因作物监管意义重大。代谢组学方法作为转...
2.[学位]
摘要: 光学遥感监测在农业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作物识别、估产、干旱监测等方面,但是对水稻的监测一直较难实现,观察水稻的全球分布,可以发现,该作物多生长在雨...
3.[学位]
摘要: 锌是生物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锌缺乏引起的营养失衡问题是目前人类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作为世界五大粮源作物之一,旱稻籽粒中的锌含量的增加将会有效改善人体的锌营...
4.[学位]
摘要: 2013-2014年,在双季稻晚稻条件下,以籼粳杂交稻、杂交粳稻、常规粳稻、杂交籼稻为供试材料,采取湿润育秧手栽方式,并配套高产栽培管理措施,分别在江西省乐平...
5.[学位]
摘要: 试验于2015-2016年扬州大学校外试验基地江西省上高县进行。在当地应用的籼粳杂交稻、常规粳稻、杂交籼稻中各选两个品种为材料,即籼粳杂交稻甬优538、甬优2...
6.[学位]
摘要: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通过光谱技术进行水稻氮素营养及长势状况的实时监测,可以为水稻无损监测和精确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不同氮素管理下会导致水稻的长...
7.[学位]
摘要: 本研究大田试验于2013、2014年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广福村试验基地进行,室内研究于江西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与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进行,两年的供试品种分别为中...
8.[学位]
摘要: 试验于2013-2014年在江西农业大学科技园进行。2013年选择不同早稻品种36个,研究了不同生育期冠层温度、穗温、气冠温差和气穗温差的变化规律,以及其与产...
9.[学位]
摘要: 试验于2013-2015年在江西农业大学科技园进行。2013年以21个中稻品种为材料,观测孕穗至乳熟期冠层温度、穗温、气冠温差和气穗温差,研究其变化规律以及与...
10.[学位]
摘要: 水稻是江西省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约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50%。近年来,江西早稻生长期间,连阴雨、低温、高温等气象灾害频发,已经成为制约江西早稻持续丰产的主要因子之...
11.[学位]
摘要: TDR土壤水分测量系统由于具有方便、快速、精确、不扰动土壤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土壤含水量的测定,国内外许多学者已通过实验证实了其在田间土壤含水量测定中的适用...
12.[学位]
摘要: 本文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采用“机制法”-逐级订正模型,逐级计算三大稻区的光合生产潜力、热量限制产量差、降水限制产量差、土壤限制产量差,以研究区域尺度中...
13.[学位]
摘要: 近年来,植物基因工程发展迅速,已经在大豆、玉米、棉花等作物中被广泛应用。早稻在粮食作物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与水稻相比具有许多优势。本课题主要解决早稻种植时田间...
14.[学位]
摘要: 水稻是世界主要的粮食作物。旱稻,也称陆稻,是相对于水稻而言的一种稻谷,是一种抗旱力强、耐贫瘠、适于旱地直播旱管的栽培稻类型。本课题以早稻成熟种子为外植体,拟利...
15.[学位]
摘要: 水稻是全球主要粮食作物,旱稻,又叫做陆稻,性耐旱,是适合在旱地种植的栽培稻,是水稻的变异型。采用生物技术分离抗旱基因,并通过转基因方法培育早稻抗逆新品种,是提...
16.[学位]
摘要: 中国是农业大国,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商品粮之一,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粮食安全。冷害、于旱、高盐是造成水稻减产的三大主要因素。目前,通过转基...
17.[学位]
摘要: 近年来,全球水资源短缺已成为限制农业,工业,及人类生活发展的一大影响因素,而依靠发展旱作农业成为解决水源资源短缺问题的关键。早稻是水稻的一个品种在粮食作物中占...
18.[学位]
摘要: 为了考察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对稻米中营养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对福州、泉州、南平、三明四个地点、11个品种共264份稻米中淀粉、蛋白质、维生素B1和脂肪含量进行了研究...
19.[学位]
摘要: 相同单位面积下双季稻产量比单季稻高57%左右,稳定和发展双季稻生产,是大幅提高我国水稻总产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双季稻机械化生产程度较低,生产效益不高,特别是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