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基础科学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三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42072篇,会议文献有1439篇,学位文献有7279篇等,林业基础科学的主要作者有洪伟、吴承祯、余新晓,林业基础科学的主要机构有东北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林业大学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1.[期刊]
摘要: 单木是森林空间结构的基本构成单元,对于林业生产实践来说,准确获取单木因子具有重要意义。在森林资源调查中,森林树顶点和树高等因素对森林生态评估具有重要作用。传统...
2.[期刊]
摘要: 人造板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采样中的吸附剂性能对检测结果具有直接影响。选用5种吸附剂对芳香烃、萜烯、烷烃、酯类、芳香醇和脂肪醇类等73种有机化合物单体进...
3.[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质量分数度下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幼苗根系生理生化特征,以探究马尾松应对磷胁迫的生理生化机制,为低磷区域的马尾松人工林经营提供...
4.[期刊]
摘要: 【目的】明确不同产区白芷Angelica dahurica种源遗传差异特征,分析具有遗传差异的白芷种源在同圃栽培条件下的品质特征差异。【方法】应用相关序列扩增...
5.[期刊]
摘要: 【目的】Wuschel(WUS)相关的同源异型盒(Wuschel-related homeobox,WOX)转录因子家族在植物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旨...
6.[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黔西南地区不同林分凋落叶不同分解阶段的化学计量特征,深入了解喀斯特地区不同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规律。【方法】选取黔西南地区4种典型林分类型,包括马...
7.[期刊]
摘要: 【目的】探索生物质炭基尿素和普通尿素的施用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土壤氧化亚氮(N_(2)O)通量与环境因子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为研...
8.[期刊]
摘要: 以伊洛河胡沟小流域为研究区,通过2007—2020年长期的野外观测,研究了农作物(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乔木林(大叶杨Populus ...
9.[期刊]
摘要: 为了探明混合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以马尾松、檫木、香樟以及香椿凋落叶为试验对象,分析35种不同处理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土壤动物的群落变化特征。研...
10.[期刊]
摘要: 【目的】对滇池西岸3个湿地公园内园林植物外来种进行生态风险评价,探究其潜在生态风险、风险特征和危害现状。【方法】通过线路踏查法和重点区域普查法对滇池西岸的3个...
11.[期刊]
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措施对雷州半岛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人工林土壤呼吸及其组分的影响,为准确评估桉树人工林...
12.[期刊]
摘要: 叶片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其生理变化可反映不同生境下植物适生策略。探究塔里木河下游不同生长阶段的胡杨叶功能性状差异及其与树形因子的关系,以期为荒漠河岸林资...
13.[期刊]
摘要: 为了研究北亚热带人工林土壤胞外酶活性及酶化学计量比的差异和驱动因素,探究其对土壤微生物养分限制和土壤养分有效性的指示作用,以北亚热带马尾松林、银杏林和杂交鹅掌...
14.[期刊]
摘要: 以地处农牧业交错带的鄂尔多斯市为研究对象,利用SRP概念模型结合空间主成分分析法,对2005、2010和2018年的生态脆弱性进行评价,并通过地理探测器对影响...
15.[期刊]
摘要: 为明确太行山区长时间尺度植被覆盖度变化规律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机制,采用1998-2018年的SPOT VEGETATION/NDVI卫星遥感数据,通过趋势线...
16.[期刊]
摘要: 以内蒙古砒砂岩区鲍家沟小流域为研究区,以该流域典型水土保持植被为研究对象,探究水土保持植被的生长特征及其限制性因子。结果表明:1)砒砂岩区典型小流域的水土保持...
17.[期刊]
摘要: 采集5个不同水热条件流域的木棉根系及根际土壤样品,通过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AMF的种类并分析其多样性及不同流域之间的差异性。结果表明,AMF种类分布于7...
18.[期刊]
摘要: 采用生态系统变化幅度、变化率及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兰白经济区2010-2020年景观生态系统格局演变特征,定量分析各驱动因素对生态系统类型变化的贡献,对优化区域土...
19.[期刊]
摘要: 土壤水分是干旱区植被生长的限制因子,研究荒漠—绿洲过渡带植被根区土壤水分时空变化对抵御沙漠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以荒漠-绿洲过渡带3种典型混交灌木梭梭×泡泡刺(...
20.[期刊]
Hailuogou:Low-Latitude Glaciers and Primeval Forests
摘要: HAILUOGOU Glacier Forest Park sits on the eastern slope of the famous Mount G...
1.[会议]
摘要: 本文应用2000—2020年福建省植被生态质量指数、气候要素观测资料和森林固碳量卫星遥感监测估算资料,对福建省植被生态系统碳汇潜力进行估算、评估和预测.研究结...
2.[会议]
摘要: 为评估河南省森林生态系统碳汇时空变化特征,本文以伏牛山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光能利用模型逐年计算林区NPP,采用气候与土壤因子复合土壤呼吸模型逐年计算土壤呼吸,并...
3.[会议]
摘要: 福建是全国首个生态文明示范省,连续42年,森林覆盖率领跑全国.武夷山是全国首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是世界上同纬度带现存最典型、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亚热带原...
4.[会议]
摘要: 本研究在黑龙江帽儿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选取3种森林类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原始红松林(PF;原始阔叶红松混交林-对照),红松人工林(KPP),次生...
5.[会议]
摘要: 科学地规划游客的数量与时段已经成为当前国家公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2000—2018年MODIS250m NDVI数据、土地覆盖/利用数据、90m高程(D...
6.[会议]
摘要: 作者将从祁连山地区概况、树木年轮学简介、树木生长监测研究、树轮记录的祁连山气候变化历史、祁连山森林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五个方面向各位阐述树轮记录是如何描述祁连山地...
7.[会议]
摘要: 文章将从祁连山地区概况,树木年轮学简介,树木生长监测研究,树轮记录的祁连山气候变化历史,祁连山森林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五个方面向各位阐述树轮记录是如何描述祁连山地...
8.[会议]
摘要: 六龟试验林为台湾地区最大的试验林,为能掌握此一广大地区的气候状况,以供林业经营、物候、水文、育林、生态保育等方面的研究所需,林业试验所集水区经营组早在1980...
9.[会议]
摘要: 本研究使用主成分分析简化溪流水水化学变数,用以比较德基水库上游4处集水区溪流水之水化学变异.研究集水区包含有胜溪、合欢溪、毕禄溪与成武溪,在此等集水区内共设1...
10.[会议]
摘要: 本研究为了查明分布在博格达峰北坡的地面生地衣的生态位特征,采用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和Shannon-Winner生态位宽度指数,对分布在16个不同样地的...
11.[会议]
摘要: 为验证城市污泥产品林地利用施用技术,选择典型林地为对象开展场地试验研究,根据研究对象的土壤特性及立地植被特征,研究不同污泥产品的施用方式、施用量等对其林地利用...
12.[会议]
广西红树林植被群落-海水-沉积物间的典型相关性构建及其生态学作用机理研究
摘要: 基于植被群落样方调查,海水水质与沉积物监测分析,用PCA方法对众多采集指标进行优化,构建了广西红树林植物群落—海水—沉积物间的典型相关性分析矩阵,探讨分析3者...
13.[会议]
摘要: 在落叶松林的恢复与重建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与配置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自然恢复过程中不同林隙大小的群落为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群落学调查方法,对落叶松...
14.[会议]
摘要: 凋落物是养分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了解川滇高山栎和高山松混交林下凋落物分解特征,为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以川滇高山栎高山松林下凋落物为研究对象,共设...
15.[会议]
摘要: 本文旨在为了解应人石山地植被演替和发展情况提供科学数据资料与依据,也可为羊台山山地保护与生态建设提供理论依据,进而为深圳市的森林培育及进一步提高山地的植物多样...
16.[会议]
摘要: 不断增长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化.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同时又是潜在最大的碳排放源.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对森林土壤碳排放具有重要的影响,是根际...
17.[会议]
摘要: 本文以民勤沙区4种典型防风固沙林为研究对象,基于文献综述和专家咨询等方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获得各评价指标权重,利用改进的生态系统健康指数模型(H...
18.[会议]
摘要: 文章研究了干旱缺水区森林与水的关系,指出未来林水关系仍然是核心,应发展林水协调技术,完善承载力计算系统,研究生态对水文的响应机理和模拟。
19.[会议]
摘要: 随着飞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北京市城市生态系统受到破坏,雾霾、城市内涝等环境问题加剧."平原地区造林工程"作为北京城市绿地系统的完善和补充,在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方...
20.[会议]
摘要: 通过对颐和园万寿山植物多样性与群落结构调查,以期明确颐和园森林生态系统的本底资料,为颐和园管理处的决策提供依据.调查研究表明,①颐和园内共记录到维管束植物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