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土壤学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四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6590篇,会议文献有236篇,学位文献有1541篇等,森林土壤学的主要作者有姜培坤、俞元春、张金池,森林土壤学的主要机构有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东北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为了解色季拉山北坡林线过渡带不同海拔梯度、不同土层土壤养分变化和化学计量特征,以有效评价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林线过渡带土壤生态系统养分状况。以急尖长苞冷杉林线...
2.[期刊]
摘要: 研究常绿阔叶林下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与植物组成的关系,有利于揭示土壤空间异质性的形成原因,更好地理解植物与土壤之间的相互影响,为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提供科学...
3.[期刊]
摘要: 本文以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宝象河经开区河道作为研究区,选取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苏门白酒草(Conyza sumatrens...
4.[期刊]
摘要: 针对乌兰布和绿洲区10类林地和6类农地0~20 cm土层,分析了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特征,利用因子分析法并对土壤生物学质量进行综合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地类间...
5.[期刊]
摘要: 【目的】土壤酶化学计量反映微生物代谢和营养需求的生化平衡,可衡量土壤微生物能量和养分的限制性,揭示土壤养分转化及供给状况。养分和光照是影响树木生长的重要环境因...
6.[期刊]
摘要: 通过研究边坡位置、恢复年限和刈割对类芦(Neyraudia reynaudiana)绿化边坡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边坡坡面、坡底种植槽和坡顶自然山地...
7.[期刊]
摘要: 为探明核桃园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揭示土著丛枝菌根真菌(NAMF)对核桃幼苗生长、光合作用以及养分吸收的影响,以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核桃种植园10...
8.[期刊]
摘要: 凋落物分解是生态系统营养物质循环的关键过程,在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其中凋落物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
9.[期刊]
摘要: 以桂中5年生、13年生、23年生、30年生、40年生、60年生马尾松人工林为对象,分析了叶片和土壤C、N、P含量,探讨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土壤环境...
10.[期刊]
摘要: 为探究坡位对京西水源保护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北京西部张家口市涿鹿林场华北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坡位条件下的土壤物理性质和养分含量,并进行对比,结果表...
11.[期刊]
摘要: 【目的】探索生物质炭基尿素和普通尿素的施用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土壤氧化亚氮(N_(2)O)通量与环境因子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为研...
12.[期刊]
摘要: 为了探明混合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以马尾松、檫木、香樟以及香椿凋落叶为试验对象,分析35种不同处理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土壤动物的群落变化特征。研...
13.[期刊]
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措施对雷州半岛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人工林土壤呼吸及其组分的影响,为准确评估桉树人工林...
14.[期刊]
摘要: 【目的】计划烧除是森林预防火灾的重要措施之一。探究计划烧除对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林地土壤抗蚀性和抗冲性的影响,为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以及优化林...
15.[期刊]
摘要: 【目的】揭示亚热带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子,为中国亚热带丘陵地区的珍稀植被和天然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浙江清凉峰国家级...
16.[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施用小龙虾Procambarus clarkii壳炭(CSB)和细叶榕Ficus microcarpa炭(FMB)对复合污染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生长...
17.[期刊]
摘要: 为研究柯柯牙城郊防护林工程不同造林类型对土壤的影响,选取新疆杨林、苹果林、核桃林、葡萄林、香梨林、红枣林、沙枣+新疆杨混交林等7种林分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
18.[期刊]
摘要: 以内蒙古砒砂岩区鲍家沟小流域为研究区,以该流域典型水土保持植被为研究对象,探究水土保持植被的生长特征及其限制性因子。结果表明:1)砒砂岩区典型小流域的水土保持...
19.[期刊]
摘要: 为探讨不同生态类型蚯蚓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质量分数的影响,以森林土和农田土为研究对象,接种2种不同生态类型的蚯蚓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
20.[期刊]
摘要: 以云南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种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养分分布特征及供给状况。结果表明:(1)6种植被类型土壤养分整体表现为方竹林较高,次生...
1.[会议]
摘要: 本研究在凤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选取4种典型林分类型(常绿阔叶林、杉木林、针阔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在各样地中用土柱法采取不同土层的土壤,并分析了不同林...
2.[会议]
摘要: 为验证城市污泥产品林地利用施用技术,选择典型林地为对象开展场地试验研究,根据研究对象的土壤特性及立地植被特征,研究不同污泥产品的施用方式、施用量等对其林地利用...
3.[会议]
摘要: 不断增长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化.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同时又是潜在最大的碳排放源.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对森林土壤碳排放具有重要的影响,是根际...
4.[会议]
摘要: 目的:从成本置换角度,定量对比分析浙江省经果林水土流失造成河湖泥沙淤积所需清理的成本与减少土壤流失所投入水土保持措施成本,分析经果林林下水土流失防治的经济效益...
5.[会议]
摘要: 针对目前浙江省山核桃林地采取的不同水土流失控制措施配置模式现状,提取出茶树植物篱与杨桐植物篱+之字形排水沟两种不同模式的控制土壤流失的配置模式;监测结果表明,...
6.[会议]
摘要: 本研究针对板栗经济林生态退化和生态功能逆向发展的问题,通过定位试验和径流小区观测,试验与推广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采取板栗园修筑池台田、板栗套种红松、紫穗槐穿带、...
7.[会议]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天然阔叶林叶面积指数与降雨截留之相关性.研究样区位于台湾垦丁国家公园内的一个热带雨林中.以20公尺的距离间隔,在2.1ha的样区内设置了30...
8.[会议]
摘要: 为了探究祁连山区不同灌从类型的土壤水分时空变异规律,以祁连山排露沟小流域的箭叶锦鸡儿(Caragana jubata)、吉拉柳(Salix gilashani...
9.[会议]
摘要: 对辽西北地区典型沙地改植榛子林后的2012年、2013年和2016年进行水土流失定位监测,以期为当地沙地扭转并改造为可持续利用的经济林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
10.[会议]
摘要: 为了探讨不同植被类型在恢复过程中的水土保持效应,本文基于设在鹤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与研究站的9个地表径流场(地上植被类型为5个幼龄林、4个成熟林),...
11.[会议]
摘要: 以福建农林大学莘口教学林场不同树龄的杉木林施肥试验林地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施肥配比下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土壤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当施肥处理为氮磷钾均衡...
12.[会议]
摘要: 本文结合陕西省林地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来介绍地理信息技术在林地保护规划管理中的具体应用.采用先进的GIS技术、空间数据库技术实现林地保护规划落界数据的管理,完...
13.[会议]
摘要: 位于台湾西南部,自泥岩化育而来的恶地土壤,因其具高盐度和物理、化学等特性而不利于植物生长.刺竹为少数可于此地存活的植物.为了了解土壤细菌族群对植被的反应,本研...
14.[会议]
摘要: 以不同连植代数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 PE300测序技术,分析了不同连植代数杉木人工林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并分析了其与土...
15.[会议]
摘要: 采用16s rDNA技术对三种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的土壤细菌类群进行分析,探讨杉木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对土壤细菌类群的影响.结果表明,16s rDNA在目水平...
16.[会议]
摘要: 铁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微量营养元素之一,土壤有效铁含量对林地环境起着重要的影响,利用土壤光谱预测技术获取土壤有效铁含量信息具有重要意义.以庐山森林的土壤样本为研究...
17.[会议]
摘要: 土地荒漠化是高寒地区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本文在青海湖东岸沙丘选取典型固沙植被,在迎风坡进行风速、集沙观测研究试验.对比不同植被的风沙数据,计算标准风速值、风速...
18.[会议]
额济纳荒漠红砂(Reaumur ia soongorica)根系分布与土壤环境关系的研究
摘要: 以额济纳荒漠典型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群落为样本,通过测定土壤的理化性质、水势以及红砂根系分布,研究红砂根系分布与土壤环境的关系.结...
19.[会议]
摘要: 除增温的直接影响,土壤水分和土壤氮素变化对土壤碳的分解与排放具有重要的作用。植物根系生物量、周转和菌根真等生物因素对温度以及引起的水分的变化调控了森林土壤的碳...
20.[会议]
摘要: 用标准木法和收获法对闽东南沿海沙地8年生厚荚相思(Acacia crassicarpa)人工林N、P、K、Ca和Mg的养分含量、积累、分配和生物循环进行研究....
1.[学位]
摘要: 大兴安岭是中国乃至全球气候变化敏感地带,其原生兴安落叶松林(Larix gmelinii)因外界干扰退化对地下生态系统功能与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已成为最要的生态学...
2.[学位]
摘要: 近年来,将天然次生林改造成人工林并进行长期集约经营的现象十分普遍,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和经营管理措施的不同容易对土壤有机碳库造成显著影响。香榧(Torreya ...
3.[学位]
摘要: 鄱阳湖区沙化土地属于南方荒漠化的典型区,探明沙地植被林下土壤理化性质及植物的化学计量特征,为生态治理与恢复提供参考数据,对我国亚热带地区沙化土地的生态恢复与重...
4.[学位]
摘要: 森林土壤是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基础,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是衡量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对河南省森林土壤有机碳储量的评估,为河南省森林碳汇建设提供...
5.[学位]
摘要: 我国是世界第三大氮沉降区,持续的氮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与结构造成了一系列复杂的生态效应。氮沉降、凋落物的变化是造成森林生态系统中土壤碳氮输入变化的主要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