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疹伤寒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53篇,会议文献有6篇,学位文献有4篇等,斑疹伤寒的主要作者有毕德增、聂昭华、贺金荣,斑疹伤寒的主要机构有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山东省卫生防疫站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斑疹伤寒是立克次体引发的传染病,宿主是啮齿类动物,以鼠蚤类为主要传播媒介,人类是最终受害者。大多数研究将斑疹伤寒的发生与过度拥挤、污染和卫生条件差联系在一起,...
2.[期刊]
摘要: 例1男,44岁。因发热、咽痛、周身疼痛、乏力、鼻塞流涕及咳嗽6天入院。入院前曾在外院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应用青霉素、阿米卡星及地塞米松等无效。
3.[期刊]
摘要:
4.[期刊]
摘要:
5.[期刊]
摘要: 恙虫病又名丛林斑疹伤寒,为感染恙虫病立克次体而导致的急性传染病,为自然疫源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本文报告了1例以发热、消化道出血、淋巴结肿大和焦痂为表...
6.[期刊]
摘要: 10月24目,美国洛杉矶公共卫生局宣布,在洛杉矶地区长滩市发现一种罕见的地方性斑疹伤寒,已有8人染病。该病又称鼠型伤寒,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其传播媒介主要为老鼠...
7.[期刊]
摘要: 斑疹伤寒是由斑疹伤寒立克次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急性起病、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文章以西藏地区1例斑疹伤寒为例,对其临床特征及...
8.[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混合感染的流行特征、临床特点和转归.方法 对1997~2007年收入院的131例混合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
9.[期刊]
摘要: 目的 研究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小鼠在免疫抑制下Th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探讨沙门氏菌感染的免疫机制.方法 建立免疫抑制和感染的小鼠模型.在个不同时点处死各组动物,现...
10.[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强力霉素两种不同剂量药物浓度治疗地方性斑疹伤寒的临床疗效,以及不同药物浓度与出现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 观察我院5年来收治的地方性斑疹伤寒80例,进行...
11.[期刊]
摘要: 无
12.[期刊]
摘要: @@ 斑疹伤寒是由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建国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卫生条件改善,临床上已很少见到.但近年来又有回升的趋势,且由于缺乏临床经验.易造成误...
13.[期刊]
摘要: 目的:分析小儿恙虫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阳性情况,误诊情况,药物治疗效果,更好的减少误诊,力求早期诊断.方法:对我院儿科2010~2012年收治的21例小儿恙...
14.[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以发热、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恙虫病误诊原因.方法 对2008年1月-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以发热、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恙虫病9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
15.[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恙虫病的误诊原因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近期收治的2例儿童恙虫病误诊病例资料.结果 2例均有草地或室外玩耍史,临床表现为发热和皮肤焦痂...
16.[期刊]
摘要: 恙虫病又称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东方立克次体所致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它是通过恙虫幼虫叮咬而传播。经典的临床表现是以叮咬部位出现焦痂或溃疡,高热、淋巴结肿...
17.[期刊]
摘要: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iron metabolism in host-pathogen interplay.Methods A...
18.[期刊]
摘要: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predict the epidemic trends of typhus in Sh...
19.[期刊]
摘要: 目的:阐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鼠型斑疹伤寒的流行状况。方法收集云南省鼠型斑疹伤寒病例资料。于2011年6-9月在西双版纳地区采集鼠型斑疹伤寒临床诊断病例的急性期和...
20.[期刊]
摘要: @@ 恙虫病又称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东方体所致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恙虫病是人畜共患性病,本病国内疫区在不断扩大,波及范围较广,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科2...
1.[会议]
摘要: 作者共收治斑疹伤寒11例,其中有10例被误诊,为提高对斑疹伤寒的认识,本文对该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予以详细介绍,并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
2.[会议]
摘要: 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此病例在城市中少见,本文介绍北京医院对收治的一例副伤寒伴多脏器损伤患者经治疗及护理取得满意疗效,总结了其护理体会.
3.[会议]
摘要: 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混合感染的流行特征、临床特点和转归。方法:对1997年~2008年12月收入院的131例混合感染患者的临床...
4.[会议]
摘要:
5.[会议]
摘要:
6.[会议]
摘要: 目的:斑疹伤寒立克次体的培养,传统认为属专性细胞内生长.而<伯杰细菌鉴定手册>1984年版指出除一个种以外的立克次体未曾在无生命培养基内培养过.作者等认为有必...
1.[学位]
摘要: 本文针对原因不明发热病人的发热由一种疾病所致,在明确一个诊断后通常容易忽视其他疾病,有时甚至给病人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基于此,报告了一例伤寒伴药疹、系统性红斑...
2.[学位]
摘要: 恙虫病,又称丛林斑疹伤寒,由感染了恙虫病东方体的恙螨幼虫叮咬而传播给人,以鼠类为主要宿主。该病的临床表现以特征性焦痂或溃疡、高热、淋巴结肿大、皮疹为主要特征,...
3.[学位]
立克次体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建立及云南红塔立克次体感染情况调查
摘要: 立克次体(Rickettsias)为原核细胞型、革兰染色阴性的专性细胞内寄生菌。分类学属于变形纲立克次体目(Rickettsiales),下属的立克次体科包括...
4.[学位]
摘要: 目的:立克次体(Rickettsiae)是一类除极少数外专性细胞内寄生的革兰氏阴性菌,其引起的立克次体病是一类重要的急性发热性人畜共患疾病。目前世界范围内已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