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固氮、游离氮的同化作用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206篇,会议文献有12篇,学位文献有50篇等,生物固氮、游离氮的同化作用的主要作者有黄巨富、李久蒂、汪志平,生物固氮、游离氮的同化作用的主要机构有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以模式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共生固氮为视角,介绍近年来在结瘤信号途径中筛选到的能够与已知关键调控蛋白相互作用的新蛋白,综述了相关新蛋白在共生结瘤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
2.[期刊]
摘要: 采用菌丝干重法、半微量凯氏定氮法和磺胺比色法分别测定了HD19、ZT13和D1 3个树粉孢属杜鹃花菌根真菌菌株在铵态氮、硝态氮和有机氮培养基中的生物量、含氮量...
3.[期刊]
摘要: 生物固氮是“国际生物学计划”的重点研究内容,也是生命科学的重大命题.生物固氮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建立氮素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固氮微生物资...
4.[期刊]
摘要: 百脉根小G蛋白Rac1基因促进共生结瘤过程,但其转录调控机制尚不明确.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百脉根Rac1基因的启动子序列进行了预测,并对该启动子中含有的顺式调...
5.[期刊]
摘要: 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 dehydrogenase,GDH)是生物体中普遍存在的氮代谢相关酶.高等植物GDH因对NH4+的亲和力较低而在氨同化过程中...
6.[期刊]
巨菌草内生固氮菌Klebsiella variicola GN02的毒理性与固氮能力
摘要: 为了研究巨菌草内生固氮菌(Klebsiella variicola)GN02的毒理性与固氮能力,通过小鼠经口毒性和大鼠经皮毒性试验,并以克雷伯菌(K.pneu...
7.[期刊]
异源表达芸薹生链格孢谷氨酸脱氢酶基因AbGDH提高水稻氮素利用率的研究
摘要: 氮元素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重要元素之一.高等植物中的NADP(H)型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 dehydrogenase,GDH)对NH4+亲和力较...
8.[期刊]
摘要: 以睡莲、水芹、美人蕉和空心菜4种水培植物为研究对象,比较它们对两种富营养化养殖水(TN=23.5 mg/L,TP=1 mg/L;TN=40.5 mg/L,TP...
9.[期刊]
摘要: 以甘农3号和陇东苜蓿为研究材料,采用营养液砂培法,比较研究了 NH 4+-N 0、105、210、315、420 mg/L 5个水平对紫花苜蓿光合色素及光合特...
10.[期刊]
摘要: 氮素是植被生长活动中的重要元素,对植被叶绿素、蛋白质和酶等物质的合成至关重要,在植被光合作用中起关键作用.高光谱遥感反演技术凭借其快速、准确和不破坏植被的优势...
11.[期刊]
摘要: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共生体系是生物固氮的重要途径,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利用文献法对相关研究资料进行了梳理,对豆科植物和根瘤菌共生关系的概念、形成机制...
12.[期刊]
摘要: 为了阐明外来入侵植物是否对不同形态氮源具有偏向选择性,研究了外来入侵植物南美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对2种不同形态氮源(NH4+/NO3-...
13.[期刊]
摘要: 甘蔗是需氮量较大的重要糖料作物,为了探讨固氮菌对不同甘蔗品种生长过程中的硝态氮、氮、磷和钾含量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固氮菌 DX120(A)、固氮菌296(B)和...
14.[期刊]
摘要: The seedlings of Malus baccata Borkh. were used as materials to study the effic...
15.[期刊]
摘要: 利用水稻(Oryza sativa L.)近等基因系NIL-IPA1和NIL-ipa1,研究在施氮与不施氮条件下,理想株型调控基因ipa1在水稻快速分蘖期对氮...
16.[期刊]
摘要: 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biochar materials on soil respiratio...
17.[期刊]
摘要: 通过大田试验,以探明大豆根瘤类菌体生长随播种时间的变化趋势,以及施用有机肥作为基肥、配施钼肥和铁肥与大豆种植密度等因素对大豆根瘤菌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播种...
18.[期刊]
摘要: 为研究不同供磷水平对热研5号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 Reyan No.5’)-根瘤菌共生体系的影响,利用水培试验对接种7株不...
19.[期刊]
地下滴灌条件下不同接种处理对苜蓿根瘤菌的定殖、结瘤和固氮的影响
摘要: 在苜蓿地下滴灌田间小区试验条件下,研究不同处理接种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标记的苜蓿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liloti)XGL026菌...
20.[期刊]
摘要: Roots are structures that connect vegetation to the soil.Studies of the relatio...
1.[会议]
摘要:
2.[会议]
rnf基因簇在Pseudomonas Stutzeri A1501固氮过程中作用的研究
摘要: 目前,国际上对不同类型固氮菌rnf基因结构和功能的研究非常深入,提出rnf基因簇具有不同的功能.rnf基因最初在荚膜红细菌(Rhodobacter capsu...
3.[会议]
摘要: 通过原位杂交人巴西固氮螺菌Yu62的基因文库中,筛选到glnB基因的阳性克隆,将3.7kb/EcoRⅠ+PstⅠ的阳性克隆亚克隆到pUC19中,进行了全序列分...
4.[会议]
摘要: 在巴西固氮螺菌(Azospirllum brasilense)中,glnB和glnZ是两个高度同源基因,分别位于3.7kb/EcoR Ⅰ+PstⅠ和3.7kb...
5.[会议]
摘要: 为探讨固沙先锋植物沙蓬与其内生固氮菌的共生固氮机理,明晰固氮菌在沙蓬植株体内的时空分布特性和菌-植共生固氮系统的固氮特性,探明沙蓬-内生固氮菌协同抗逆的机理....
6.[会议]
含半胱氨酸配体的钼硫配合物(NH<,4>)<,2>Mo<,2>O<,2>S<,2>(C<,3>H<,4>O<,2>NS)<,2>·5H<,2>O
摘要:
7.[会议]
摘要: 新疆这个中国典型内陆干旱区,气候极为干燥,地形错综复杂,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生物气候环境,经过长期自然选择,保留和形成了它特有的植物以及这些植物所特有的不同的生...
8.[会议]
摘要:
9.[会议]
摘要: 该文用乙炔还原法观测了电白小良人工林中22种豆科植物根瘤的固氮活性。固氮活性为:10微克分子乙烯/克鲜瘤/小时以上的有大叶相思、新银合欢、酸豆三种,5以上~1...
10.[会议]
摘要: 亚硝化细菌增殖达到一定数量之后用聚乙烯醇(PVA)固定,然后进行NH<,4>-N浓度条件下的固定化亚硝化细菌的性质进行初步探讨.实验结果显示:NH<,4>-N...
11.[会议]
摘要: 以Klebsiella oxytoca为材料,成功构建了Ia423P定位突变菌株,发现其固氮生长受到了影响,在细胞水平上对C2H2的还原活性显著降低。分别实现...
12.[会议]
摘要: 本文研究了根瘤菌接种对黑木相思、灰木相思、银荆和黑荆苗木的生长、结瘤及固氮的效应.结果表明:接种不同根瘤菌的相思苗木在苗高、总生物量和根瘤生物量分别比不接菌的...
1.[学位]
摘要: 大量人为及自然产生的氯代有机物被源源不断地释放到环境中,这些化合物大部分都是有毒的,并且在环境中不断蓄积,它们的广泛分布对人类公共健康和环境产生了潜在威胁。许...
2.[学位]
摘要: 豆科植物是一类典型的具有固氮共生能力的植物。在固氮共生过程中,植物宿主与根瘤菌之间进行一系列复杂的信号交流,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器官——根瘤,以此获得植物所需的氮...
3.[学位]
施氏假单胞菌A1501非编码RNA RsmX/Y/Z在生物固氮和生物膜形成中的功能研究
摘要: Rsm系统(Repressor of secondary metabolites)是一套在假单胞菌属中广泛存在的参与次级代谢的调节系统,该系统是由RsmA和非...
4.[学位]
摘要: 大豆与根瘤菌共生固氮是大豆生长发育氮素的主要来源。大豆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不仅抑制了大豆一根瘤菌的共生固氮作用,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大豆固氮...
5.[学位]
摘要: 热激蛋白HSP70通过ATPase循环完成其功能。多种蛋白及辅助分子伴侣参与HSP70的ATPase循环,如J蛋白和底物能够刺激HSP70水解ATP生成ADP...
6.[学位]
摘要: 生态系统中氮素的循环与全球变化密切相关,而全球变化对土地的沙漠化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对库布齐沙漠东段围封保护样地、自由放牧样地、人工苜蓿草地的植物生物量、氮储量...
7.[学位]
大气CO2浓度升高和UV-B增强对普通念珠藻生长和光合作用影响的研究
摘要: 陆生固氮蓝藻是某些极端环境及氮源营养缺乏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初级生产者,未来环境变化如何影响其生产力和固氮活性对这些生态系统将产生重大影响。全球环境正经受着巨大变...
8.[学位]
二磷酸核苷磷酸酯酶AsPPD1在紫云英根瘤形成和共生固氮中的功能及机制研究
摘要: 二磷酸核苷磷酸酯酶(Diphosphonucleotide phosphatase,PPD)是紫色酸性磷酸酶(Purple acid phosphatase,...
9.[学位]
摘要: 丛枝菌根真菌(AMF)能与80%的陆生植物共生,形成丛枝菌根(AM),这种菌根结构在根内表现为丛枝状的菌根结构,在根外表现为大量菌丝及孢子。大量菌丝的形成能够...
10.[学位]
摘要: 由于人们对环境、能源、营养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注越来越密切,这使得人们对生物固氮研究的需求变得更为迫切。固氮菌除了参与固氮作用外,还能够产出植物激素和溶解磷等...
11.[学位]
新颖的NGR234Ⅲ型效应因子-NopT,宿主特异性促进或阻碍共生固氮
摘要: 宿主植物和固氮细菌(nitrogen-fixing bacteria,rhizobia)之间建立的共生关系依赖细菌的Ⅲ型分泌系统(Type three sec...
12.[学位]
摘要: 生物可利用氮的缺乏是原生演替早期生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固氮微生物通过生物固氮作用为这种氮素匾乏的生态系统提供稳定的N来源,提高土壤基质的营养水平,从而促...
13.[学位]
摘要: 陇东苜蓿是甘肃庆阳黄土高原发展综合农业系统的主要优质牧草之一,豆科牧草的生物固氮是最经济的氮素来源,确定和量化陇东苜蓿的生物固氮能力对于制定农业系统管理措施,...
14.[学位]
固氮斯氏假单胞菌A1501电子传递复合体基因簇(rnf)的功能研究
摘要: 生物固氮是个高耗能的过程,每还原一分子的N2消耗16分子的ATP。斯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stutzeri)A1501是一株分离自我国南方水稻根际...
15.[学位]
摘要: 联合固氮体系的建立是联合固氮菌发挥高效生物同氮活性的关键要素之一。固氮菌通过感应环境中的某些信号,向植物根表发生特异的定向移动,定殖或侵入植物根表,建立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