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设备及装置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6篇,会议文献有4篇,学位文献有6篇等,实验设备及装置的主要作者有杨有泉、邓素芳、陈敏,实验设备及装置的主要机构有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河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利用Win-RHIZO系统分析重金属胁迫下小麦幼苗根系生长状况教学实验设计
摘要: Win-RHIZO系统是一种广泛用于科研领域的根系分析系统,能够在不造成损伤的前提下对根的长度、体积和拓扑结构等进行分析,在植物根系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该文将...
2.[期刊]
摘要: 本文介绍一种改进的气相色谱装置,可快速、准确地测定植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过程中的CO_2含量。最小检测量约为3ppm。分析一个气样可在两分钟内完成,并能完全排...
3.[期刊]
摘要: 植被研究方法之一─针刺法简介陈建纲(甘肃农业大学兰州730070)1简介针刺法是指采用固定在针刺架上的刺针穿行植被层时的触点数、触点内容及触点高度等指标来研究...
4.[期刊]
摘要: 在1993年Southern Association of Agricural Scientists年会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Southern Branch o...
5.[期刊]
摘要: 本实验在经典实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改良蒸腾计测定蒸腾强度,使实验过程动态性更强,实验时间缩短,同时保证了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强调自主实验设计,综合性更强。
6.[期刊]
摘要: 为了满足在地面进行空间植物生长试验和研究的需要,研制能模拟空间微重力效应的回转式植物湿润栽培装置.该文介绍了该装置及其关键部件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通过回转栽...
7.[期刊]
摘要: 红萍生长繁殖速率高,光合作用放O2能力强,营养丰富,适合作为色拉型蔬菜,且可以多层湿润养殖,可望在空间受控生态生保系统中起到提供O2和新鲜蔬菜,吸收CO2的作...
8.[期刊]
摘要: 为了满足在地面进行空间植物生长试验和研究的需要,该文研制了能模拟空间微重力效应的二轴旋转式植物湿润栽培装置,介绍了该装置的总体设计、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植物三...
9.[期刊]
摘要: According to the fact that plants grow and evolve in full sunlight and selectiv...
10.[期刊]
摘要: 以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为基础,对数码相机拍摄的含有参照硬板和树叶的照片进行图像分析处理,提出了获取树叶的实际面积测量系统的一种独特实现方案.采用此方案开发出相应的...
11.[期刊]
摘要: 介绍了一种测量风传种子沉降速度系统的设计。系统采用MC9S12XS128单片机为主控芯片,利用两个线性CCD传感器分别采集种子下落过程中的视频信号,通过图像边...
12.[期刊]
摘要: 此装置利用磁力原理设计,一改过去振荡摇瓶方式;用泵自动吸液接种,解决了传统接种的低效难题.
13.[期刊]
摘要: 利用10L封闭式光生物反应器对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进行了分批和分批补料高密度培养,补料使用了全营养和部分营养两种培养基.结果表明...
14.[期刊]
摘要: 在教学实践中对旋转切片机的切片刀进行了改进,同时介绍了植物学教学实验中34种实验效果好、采集方便、镜下能观察到鲜活细胞结构的好材料.
15.[期刊]
摘要: 开顶式气室(OTC)是研究气候变化对植物生长和营养状况影响的重要工具。然而在野外森林环境条件下,运用传统OTC系统研究气候变化对林下植物生长影响,存在太阳辐射...
16.[期刊]
摘要: 利用自主研制的“植物叶片超微弱发光光磁胁迫装置”研究了不同磁场作用时间对长寿花叶片自发发光的影响以及相同条件的磁场对不同叶龄的叶片延迟发光的影响。实验数据表明...
1.[会议]
摘要:
2.[会议]
摘要: 本文从整体透明法入手,采用不同植物的不同组织作材料,用不同的固定剂,染色方法,透明剂,透明时间等作参数,探索一种适用于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实验方法以代替传统...
3.[会议]
摘要: 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更加方便、快捷的研究手段也蕴育而生。作为研究分子生物学的经典方法—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reactio...
4.[会议]
摘要: 该文设计了一种新颖结构的搅拌生物反应器(SBR),并实现了由一台控制仪对四项生化过程参数(PH、DO、温度及转速)的同时在线检测和控制。
1.[学位]
摘要: 在远洋航海、沙漠、极地和荒野等的荒漠区域长期工作人员,会因这些地区存在孤立、隔绝、枯燥等特点,易出现疲劳、紧张、压力、困惑、愤怒及不安等负面情绪,而这类负面情...
2.[学位]
摘要: 微藻在食品、医药、化工环保、生物能源以及其它领域具有巨大价值,而当前微藻培养很难向规模化商业应用提供连续、充足和低廉生物量,因此研究微藻培养技术,特别是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