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地貌学、干燥地貌学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644篇,会议文献有42篇,学位文献有102篇等,沙漠地貌学、干燥地貌学的主要作者有董治宝、屈建军、董光荣,沙漠地貌学、干燥地貌学的主要机构有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为探讨腾格里沙漠南缘风积物物源,基于粒度参数分析其空间分布,采用粒度端元分析并与潜在源区对比,结合常量元素法进行了多角度探究。结果表明:黄河北岸沉积物粒度较南...
2.[期刊]
摘要: 20世纪50年代,在中央确立“改造荒漠为绿洲,变沙地为良田”的重点项目并召开六省治沙规划会议之后,中科院成立了治沙队,重点对中国西北沙漠进行实地考察。本文梳理...
3.[期刊]
摘要: 不同空间尺度的地理单元都有成带性的表现。研究沙被生态系统的成带性,对于深化沙被生态系统空间结构规律性的认识及其保护、修复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不同沙被生态...
4.[期刊]
摘要: 海滩-沙丘系统耦合演变数学模型同时考虑近岸水沙和风沙过程,可以更好地预测砂质海岸在更大空间尺度上的地貌形态演变,为海岸带保护修复和综合管理提供依据。从概念模型...
5.[期刊]
摘要: 利用风况资料和Google Earth卫星影像,分析研究区域的风况特征及沙丘运移特征,并研究沙丘年运移速度、方向及其规律,对防沙治沙手段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结...
6.[期刊]
摘要: [目的]对河北省荒漠化进行遥感监测及驱动因子分析,为该区荒漠化防治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基于2000-2017年MODIS13A3的NDVI数...
7.[期刊]
新月形沙丘表面粒度特征对沙丘发育规模及风向变化的响应——以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缘新月形沙丘为例
摘要: 以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缘新月形沙丘为研究对象,分析3个不同发育规模和相反风向作用后沙丘表面沉积物粒度参数,得出以下结论:1)新月形沙丘表面沉积物以砾石和极粗沙为...
8.[期刊]
摘要: 采用RTK GPS测量技术与方法,在2014—2017年对福建平潭岛典型海岸沙席进行了连续16次形态高精度测量,分析了海岸沙席在台风作用下的形态变化及台风季后...
9.[期刊]
摘要: 为更便捷地监测乌兰布和沙漠黄河沿岸沙丘移动速度并解析其影响因素,该研究以乌兰布和沙漠沿黄段沙丘为研究对象,应用无人机航拍技术开展沿岸沙丘的季节性地貌过程和影响...
10.[期刊]
摘要: 为深入了解浑善达克沙地风成沙的粒度组成空间分布特征与极大风速风向的关系,通过ArcGIS样条插值函数和Excel制作了风玫瑰图,对浑善达克沙地风成沙表层样品及...
11.[期刊]
摘要: 文章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川井沙地及其周边小规模沙被为研究对象,明确了川井沙地的范围、气候类型和植被类型.研究显示:川井沙地总面积4222.90 km2...
12.[期刊]
摘要: 研究沙丘移动规律与空间分异特征有助于准确了解风沙活动的危害程度,为区域城镇规划和青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提供参考.该研究基于Google Earth...
13.[期刊]
摘要: 先前研究海滩风暴响应比较关注海滩地形和岸线变化,这些都是海滩泥沙在滩面上重新分配的结果.通过对台风"山竹"影响下南山岛海滩表层沉积物采样与分析发现:(1)海滩...
14.[期刊]
摘要: 利用体积分形维数模型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和田河西侧胡杨沙堆的粒度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了沉积物分形维数与粒度参数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1)胡杨沙堆表层土壤沉积物砂含...
15.[期刊]
摘要: 基于遥感数据和统计数据,结合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评估2000—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服务价值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00—2017年...
16.[期刊]
摘要: 戈壁与沙漠同属于荒漠土地类型,其植物生长互相交叉。为揭示戈壁植物与沙漠植物的差异,以甘肃河西走廊为例,运用戈壁调查资料和沙漠调查资料做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河...
17.[期刊]
摘要: 补偿方式是流域生态补偿的重要组成因素,具体形式会随不同流域而不同.汾河流域作为山西省重要的人口和产业聚集区,在选择生态补偿方式时应充分考虑区域清洁能源的开发利...
18.[期刊]
摘要: 以1989—2016年玛纳斯河流域TM/OLI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混合像元分解技术,计算玛纳斯河流域草地总覆盖度和裸沙面积。在此基础上通过监测年与基期年的比...
19.[期刊]
新疆策勒绿洲-沙漠过渡带不同植被下的沙丘形态特征及沉积物粒度分析
摘要: 新疆策勒绿洲—沙漠过渡带为典型的极端干旱区,风是最主要的搬运动力,风蚀和沙尘暴对土壤沙粒的搬运和堆积造成了土地沙化和荒漠化。运用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探讨不...
20.[期刊]
摘要: 对沙漠内部典型河流沿线沙丘石英颗粒表面微形态特征的系统研究尚少。沿塔里木盆地南缘克里雅河下游丹丹乌里克、喀拉墩、圆沙古城、北方墓地及其北部塔里木河一带的沙丘顶...
1.[会议]
摘要: 以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民勤荒漠绿洲过渡带为研究区,通过样方调查定量分析了荒漠区、过渡区到绿洲内不同梯度生境中灌丛沙堆的形态特征、形态参数间的关系、空间分布格局及...
2.[会议]
摘要: 风蚀积沙是风沙流作用流动沙地表面的一种自然过程,在沙漠治理中科学利用风蚀积沙规律是制定固沙技术措施的基础.为此,选择典型新月型流动沙丘为研究样地,沙丘高度5m...
3.[会议]
摘要: 基于PIV测量技术提出一个考虑沙粒大小垂向分布影响的风沙流中输沙通量测量方法.为了分析该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风洞实验.结果表明,如果不考虑沙粒平均大小垂向分布...
4.[会议]
摘要: @@石漠化灾害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危害,而在当前我国开展的西部地区石漠化灾害综合治理系统工程中,遥感被作为一种重要技术手段加以应用,但其基础研究却十分薄弱。...
5.[会议]
摘要: 纳米比亚红沙漠,位于非洲西南部,沿海岸延伸大约1000km,是典型的沿海沙漠(Laity,2009),其颜色极具标志性,由西到东其颜色呈现显著的变化特征,西部...
6.[会议]
摘要: 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之一,也是生态环境的脆弱带.长期地貌演变过程中,该地区沉积了巨量河湖沉积物,随高原抬升后地表发育了脆弱的植被系统...
7.[会议]
摘要: 通过呼伦贝尔、科尔沁、浑善达克、毛乌素中国四大沙地各项代用指标所反映的气候变化情况,选取近2000年来3个典型气候时期为切入点,进行沙漠化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分析...
8.[会议]
摘要: 本文以库布齐沙漠北部横向沙丘及其流经的三条孔兑为研究对象,在每个孔兑切割的沙丘区域划定样方,采用基于MATLAB平台的遥感影像沙脊线提取算法提取沙丘脊线,通过...
9.[会议]
摘要: 科尔沁沙地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的荒漠化地区,监测该区域的植被分类,对于荒漠化的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的植被分类主要利用影像中不同植被覆盖的光谱差异,未对不同等级...
10.[会议]
摘要: 山地自然生态分界线,实际为一条生态过渡带。分界线位置的准确划分,有助于把握现代气候-植被-土壤的敏感变化特征,也是指导当地大农业生产的基础依据。秦岭山地长期以...
11.[会议]
摘要: 对于“三漠”,即荒漠、沙漠和石漠,人们都有着或深或浅的认识,并实施着或良或莠的对策。然而对于正在迅猛扩展着的第四漠——“砼漠”,在生态科学领域尚未受到应有的重...
12.[会议]
海岸横向沙脊的移动与形态变化——以河北昌黎黄金海岸横向沙脊为例
摘要: 采用高精度的RTKGPS 差分技术与测量方法,2006~2008年连续三年对我国海岸沙丘主要分布区域之一的河北昌黎黄金海岸翡翠岛的一个典型海岸横向沙脊进行了三...
13.[会议]
摘要: 沙漠历史地理研究,是由我国著名学者侯仁之院士奠基开创的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一门新型学科领域。对于历史时期沙漠化笔者认为可定义为:历史时期的沙漠化是指干...
14.[会议]
摘要: 中国西北主要沙漠的形成是新生代亚洲内陆干旱化的最直接体现。位于中部沙区阿拉善高原之上的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是青藏高原东北缘极端干旱区的代表,被认为是黄土...
15.[会议]
摘要: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形成是新生代亚洲地区的重要构造-气候事件,在区域地球系统演化中具有标志性意义。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方法,在西域砾岩地层中的火山灰进行氩同位素和铀-...
16.[会议]
摘要: 塔里木盆地南缘地跨塔里木盆地与昆仑-阿尔金山两大地貌单元,毗邻塔克拉玛干沙漠,区内沙源物质丰富,东北风与西北风盛行,风沙活动强烈,沙漠化程度达0.62,是目前...
17.[会议]
摘要: 抛物线形沙丘是一种重要的风积地貌类型,其形态与演变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同时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对其研究有助于了解全球变暖背景下的地貌响应以及为防沙治沙提供...
18.[会议]
摘要: 本文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垄间地为研究对象,运用分形理论探讨了垄间地上覆各类沙丘的分形特征、垄间地沙丘的空间分形及其稳定性变化,可为垄间地风沙环境研究提供有益参...
19.[会议]
摘要: 主要综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海岸沙丘发育机制的研究成果。初步认为,海岸沙丘发育于各纬度,以沙源丰富、风况适宜和沙汇充足的海岸带最完好,分布在风暴浪作...
20.[会议]
摘要: 在末次盛冰期(简称LGM,约26-16 ka)和全新世大暖期(简称HO,约9-5 ka)是地球气候系统演化过程中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时间段,分别以较为干冷和暖湿为...
1.[学位]
摘要: 库姆塔格沙漠是我国第六大沙漠,因气候极端干旱,自然条件极其严酷,直到本世纪初才开展了专门的科学考察和研究,是我国最后一个也是最晚进行科学考察和研究的沙漠。截至...
2.[学位]
摘要: 沙丘是荒漠化地区最为常见的风沙地貌类型,沙丘在风力作用下不断运移,沙丘移动是风蚀荒漠化的重要表征之一,沙丘形态参数变化是沙丘移动的具体表现。针对目前沙丘形态参...
3.[学位]
摘要: 本文以位于毛乌素沙地西南缘的白刺灌丛沙丘为研究对象,初步分析了其垂直剖面沉积物粒度组成、有机质含量、元素组成和化学风化强度等理化特征及环境意义,主要结论如下:...
4.[学位]
摘要: 选择乌兰布和沙漠黄河沿岸磴口段(以下简称沿黄段)不同下垫面(沙地、草地、耕地)及区域内典型沙丘为研究对象,通过定点野外观测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着重研究了乌...
5.[学位]
摘要: 沙源作为风沙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在沙丘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而粒度及重矿物特征分析作为风沙地貌研究的重要内容,在研究沙丘沙源及沙丘形成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6.[学位]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沙丘形态及演变特征研究——以响水河中游右岸沙丘群为例
摘要: 本文以2013年8月和2015年9月两期空间分辨率1.5m的SPOT影像为基础数据,结合该时段内野外地形测量和风况数据,分析了内蒙古翁牛特旗响水河中游右岸沙丘...
7.[学位]
摘要: 河北坝上冬春季节的大风天气和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导致大面积的草地和农田沙化。小叶锦鸡灌丛(Caragana microphylla Lam)作为河北坝上灌木植被...
8.[学位]
摘要: 火星风沙运动对当前火星地表演化过程和大气辐射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对于火星风沙流的深入认识将有助于人们对火星地表和大气过往历史的认识和未来发展演化的预测,也将...
9.[学位]
摘要: 由于长期构造地质作用,我国西北部地区变得气候持续干旱,生态极为脆弱。生态系统的不断恶化,加上人为因素的影响,塔克拉玛干、腾格里、毛乌素、巴丹吉林沙漠等沙漠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