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三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020篇,会议文献有79篇,学位文献有247篇等,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的主要作者有胡坤生、王敖金、黄有国,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的主要机构有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南开大学生物物理系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扁核木属(Prinsepia)植物在中国分布有4个种,均具有极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为解析扁核木属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基于现已发表的扁核木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
2.[期刊]
摘要: 线粒体是柠檬酸循环、乙醛酸循环和呼吸链反应发生的重要场所,是真核生物不可缺少的细胞器之一。线粒体与细胞质间的物质交换直接影响着细胞的分解和合成代谢,然而线粒体...
3.[期刊]
摘要: 氢化酶作为一种可催化氢气氧化与质子还原的金属酶,在生物体的氢代谢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已有研究表明,氢气干预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抗逆性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一些高...
4.[期刊]
摘要: 目的解析手性微环境介导线粒体功能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方法体外通过三维手性微环境培养间充质干细胞监测干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功能,在体内观察凝胶植入后早期...
5.[期刊]
摘要: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一段源于转录因子FOXM1的肿瘤抗原肽M1-10。通过淋巴细胞增殖、干扰素γ释放及细胞杀伤等试验,证实M1-10肽段可在小鼠体内诱导有...
6.[期刊]
摘要: 目的:对不同生物膜形成能力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的bap耐药基因进行分析。方法:本研究纳入某院2019年2月至2020年9月临床分离的36株CR...
7.[期刊]
摘要: 线粒体是重要的细胞器之一,由线粒体外膜和线粒体内膜组成,其结构和功能受线粒体动力学调控。线粒体融合相关蛋白和线粒体分裂相关蛋白可参与线粒体融合和分裂过程,调控...
8.[期刊]
摘要: 线粒体在细胞的生命活动过程中承担重要作用,线粒体通过自身质量控制维持线粒体健康。线粒体囊泡作为一种新型的线粒体质量控制机制,通过靶向到不同的细胞器,调控线粒体...
9.[期刊]
摘要: 细胞穿膜肽是一种包含5~30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其自身不仅可穿透细胞膜,而且不会引起细胞损伤,还可以转运亲水分子(肽、蛋白质和核酸)以及纳米粒子等生物大分子物...
10.[期刊]
摘要: 为简化莱茵衣藻叶绿体表达载体构建步骤,将莱茵衣藻叶绿体中表达所需的DNA元件组合,构建入可一步TA克隆插入靶基因的载体pTBNK,可直接用于在莱茵衣藻叶绿体表...
11.[期刊]
摘要: 为简化莱茵衣藻叶绿体表达载体构建步骤,将莱茵衣藻叶绿体中表达所需的DNA元件组合,构建入可一步TA克隆插入靶基因的载体pTBNK,可直接用于在莱茵衣藻叶绿体表...
12.[期刊]
摘要: Dexamethasone has been widely used after various neurosurgical procedures due t...
13.[期刊]
摘要: 凝聚微滴通过自组装在细胞表面形成仿生细胞壁,可保护细胞,降低外界刺激和化学环境引起的损害.天然高分子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及可生物降解等优点,可用于制备结构稳定的凝...
14.[期刊]
摘要: 人工细胞是具有类似细胞结构和功能的人造生命体.作为简化的生命体,人工细胞具有代谢、繁殖等天然细胞的一些特征,同时也具有类似活细胞所具备的吞噬、胞间通讯等细胞行...
15.[期刊]
摘要: 通过对乔其纱、 摇粒绒、 双面绒、 小米通、 生物绳和生物帘等6种载体材料进行挂膜试验,研究不同载体对聚球藻和螺旋藻的挂膜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载体材料挂膜...
16.[期刊]
摘要: 该研究以沙冬青和矮沙冬青叶绿体基因组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其基因组结构和系统发育关系.结果 显示:(1)沙冬青和矮沙冬青的叶绿体基因组具有典型的四段式结构,全长...
17.[期刊]
摘要: 卵巢癌是一种早期诊断率低而致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对其预后标志物的鉴定和生存率的预测仍是生存分析的重要任务.利用卵巢癌预后相关基因构建基因共表达网络,鉴定预后生...
18.[期刊]
摘要: 膜分离技术因其高效、节能等优点,已逐渐开始应用于生物化工、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在使用膜分离技术时,注重物质分离与纯化,获得理想化分离效果。文章主要分析和讨论生...
19.[期刊]
摘要: 膜分离技术因其高效、节能等优点,已逐渐开始应用于生物化工、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在使用膜分离技术时,注重物质分离与纯化,获得理想化分离效果。文章主要分析和讨论生...
20.[期刊]
摘要: 膜分离技术因其高效、节能等优点,已逐渐开始应用于生物化工、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在使用膜分离技术时,注重物质分离与纯化,获得理想化分离效果。文章主要分析和讨论生...
1.[会议]
摘要: 水的跨膜转运对维持细胞正常代谢具有重要作用,而这种水的跨膜转运主要是通过水自由扩散和水通道介导的依赖渗透压的转运两种途径实现的。其中水通道介导的水转运由于其高...
2.[会议]
摘要: 以麦草浆粕为原料,开发出一种适用于污水处理的多孔生物膜载体,并对其生物降解性和生物膜附着情况进行研究。实验通过对麦草浆粕碱化、黄化、发泡成孔和纤维素再生得到多...
3.[会议]
摘要: 通过实验,开展了对生物膜填料塔净化甲苯、苯乙烯、CS2、甲醛、NOx等5种气态污染物的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除甲醛外,吸附-生物膜理论及其动力学模型对于描述生物...
4.[会议]
摘要: 利用微悬臂梁进行无标记生物检测技术时,单链DNA(ssDNA)探针分子在微梁金层表面的吸附以及探针分子与目标分子杂交反应所引起的微梁挠度变化是重要的检测信号,...
5.[会议]
摘要: 这篇论文讨论了最初的人工水通道系统的初期发展,仅涵盖了将人工合成元素嵌入水选择性转运单元中的系统.因此,排除了多肽通道,因为他们的序列来源于天然通道中的蛋白质...
6.[会议]
摘要: 本文目的是探讨一种性别单独和二种性别混合两种饲养模式之间小鼠体内性激素水平及免疲反应的差异。实验一:将30只雌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其中一组和1只雄鼠(...
7.[会议]
摘要: 生物活性物种在电极表面上的固定和性质表达是生物电化学领域中两个最主要的研究内容。采用三维多孔功能性薄膜,利用其结构特点以及膜本体和界面的物化特性(如光、电和体...
8.[会议]
基于球链模型的双链DNA生物膜弹性模量的Monte Carlo模拟
摘要: 随着单分子操纵技术的发展,通过对DNA单分子力学性能的大量研究,揭示了DNA和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然而有关DNA生物膜的研究工作仍相对较少.欧阳钟灿认为...
9.[会议]
摘要: 本文对"内凹形"囊泡的粘附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利用生物膜泡的自发曲率模型,考虑了囊泡的弯曲能、渗透压作用以及基底粘附能的影响,结合囊泡表面积的几何约束,...
10.[会议]
摘要: 采用改良的微孔板法测定了12株弧菌的形成生物膜的效果,选择形成生物膜效果最好的副溶血弧菌ND-02,进一步研究了环境因子对其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副...
11.[会议]
摘要: 嗜耐盐和嗜耐碱微生物之所以能够适应高盐和高碱性环境条件,涉及复杂的细胞结构、生理过程和代谢调控机制,其中,Na+/H+逆向转运蛋白扮演至关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角...
12.[会议]
五节根蚜亚科(半翅目:蚜总科:瘿绵蚜科)基于线粒体基因CoⅡ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摘要: 五节根蚜亚科蚜虫大多营异寄主全周期生活,具有明显的原生寄主专一性,且能在原生寄主上形成形态各异的虫瘿,因此成为一个倍受关注的类群.但是亚科内族的划分问题却一直...
13.[会议]
摘要: 现有的抗菌剂抗菌性能检测标准是以游离于液体培养基中的细菌与真菌的单细胞状态作为研究对象,这虽然在最大程度上简化了外界环境的影响,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在自然状...
14.[会议]
摘要: 为研究ADE模型下生物膜泡的形状,通过数值解法中的打靶法,运用Mathematica软件进行编程。通过把ADE模型中的一些参数进行限制,得到了丰富的膜泡形状包...
15.[会议]
摘要: 为了解富有胆固醇的微脂粒所造成光谱变化与微脂粒磷脂分子运动的动力学参数之相关性。本文通过测量多个磁场强度下的核磁共振自旋-晶格弛豫时间(NMRD),研究大豆磷...
16.[会议]
液体核磁共振结合Nanodisc技术研究TCR活化的钙离子调控机制
摘要: 本文以T细胞抗原受体为研究对象,以Nanodiscs作为膜模拟体系,结合液体核磁共振与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技术,研究了TCR CD3cD与生物膜的相互作用及其...
17.[会议]
摘要: 本文回顾了相关免疫学方法(单克隆抗体、酶免疫、凝集反应、荧光抗体、胶体金)和核酸诊断技术(核酸杂交、PCR、限制性内切酶分析、16SrRNA、基因芯片)的基本...
18.[会议]
摘要: 目的:构建新生隐球菌的PMT4基因缺陷株;构建新生隐球菌生物膜的体内、外模型;研究PMT4基因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rn 方法:采用PCR介导的长侧翼同源...
19.[会议]
摘要: 污泥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已引起国内、外研究者和相关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如何消减日益增长的大量剩余污泥,缓解污泥围城的状况,已成为亟待解决突出问题。rn ...
20.[会议]
摘要: 生物膜主要是由微生物细胞、胞外聚合物和水体系中无机离子组成,膜内水含量达 95%以上,形成一种多孔结构状态。微生物生活在一个与自由悬浮状完全不同的微生态环境中...
1.[学位]
IFNα促进ADAR1的泛素化降解及其对IFNα抗病毒功能的调控研究
摘要: 目的: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在干扰素(Interferon,IFN)的产生、干扰素发挥作用以及抗病毒固有免疫中发挥着...
2.[学位]
摘要: 生物膜传质一直是有关生物膜的相关研究中的热门内容。目前有关水力条件对生物膜传质和生长特性的影响研究更多的是关注水力剪切力、流速等因素的影响效果,而脉动速度对其...
3.[学位]
摘要: 微藻的高效培养是生物能源开发利用的前提及关键,目前关于微藻培养方法有悬浮培养和固定化培养。虽然微藻悬浮态培养模式的操作方便,但采收困难、复杂而且采收的成本比较...
4.[学位]
I型单纯疱疹病毒丝氨酸蛋白酶VP24逃逸DNA识别受体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
摘要: 天然免疫系统主要通过模式识别受体识别病毒的入侵,进而产生一系列的细胞因子抵抗病毒的入侵。在DNA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中,病毒的核酸被DNA受体所识别,从而启动下...
5.[学位]
摘要: 生物膜系统具有阻挡外源伤害,维持生命活动稳定、有序进行的功能。生物膜系统作为生物体的外层结构,为生命活动的进行提供必要的能量、信息、物质的交换。生物膜系统的选...
6.[学位]
摘要: 细菌生物膜是指细菌为适应特定自然环境,在生长过程中形成的附着于固体介质表面的特殊功能结构。生物膜的形成能力对细菌发挥生理功能具有决定性因素,大量报道发现,生物...
7.[学位]
I型单纯疱疹病毒去泛素化酶UL36USP逃逸DNA受体识别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
摘要: 天然免疫信号通路通过模式识别受体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当DNA病毒入侵时,DNA识别受体识别病毒双链DNA并介导天然免疫反应,其中NF-κB...
8.[学位]
I型单纯疱疹病毒通过UL24逃逸宿主抗病毒天然免疫作用的分子机制
摘要: 细胞中存在多种模式识别受体(PRR),PRR可以识别入侵细胞病原体产生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这是天然免疫系统应对病原体入侵的第一步。I型单纯疱疹病毒...
9.[学位]
摘要: 哺乳动物的胶原蛋白含量非常丰富,约占总蛋白的25%-35%。胶原蛋白不仅负责维持组织的形态结构,而且在各种生理及病理过程中都有重要作用,其缺失或变异后会对机体...
10.[学位]
HSV-1皮层蛋白VP16逃逸过氧化物酶体介导的早期抗病毒天然免疫
摘要: 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宿主通过胞内的病原分子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识别病原体,从而激活宿主的抗病毒天然...
11.[学位]
去泛素化酶USP2a调控活化STAT1的泛素化及其抗病毒功能的机制研究
摘要: IFN家族是调节先天免疫以及机体抵抗病毒感染的最重要的细胞因子。IFN家族包括三大类:I型、II型和 III型。它们主要是通过激活一系列信号分子来发挥生物学效...
12.[学位]
哺乳动物病毒型TLRs基因的适应性进化及鲸类TLR8的功能验证研究
摘要: 哺乳动物是地球上最为高等且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类脊椎动物。其中绝大多数体表被有毛发,体温恒定,具有肉食、草食、杂食等多种食性。哺乳动物的生存环境多样----陆地、...
13.[学位]
摘要: 基于仿生原理制备的支撑磷脂双层膜阵列,能够替代细胞膜研究其结构和功能,因此成为了生物膜研究领域的后起之秀。其中,关于电场对磷脂双层膜中带电物质进行操控的研究,...
14.[学位]
摘要: 巨噬细胞是一类具有高度异质性和可塑性的免疫细胞群体,起源于骨髓的单核细胞,能够改变自己的表型以适应于所处微环境。巨噬细胞极化分为经典活化型巨噬细胞(class...
15.[学位]
摘要: 家蝇Musca domestica的整个生活史都与复杂的微生物环境有着紧密联系,其高效的先天免疫防御机制能够保护家蝇不受病原菌的侵害。但同时,微生物又在家蝇幼...
16.[学位]
摘要: 生物膜界面水的性质对于生物膜的功能实现有其重要作用,磷脂膜的双分子层结构的自组装、水分子的渗透作用、药物分子的输运以及与细胞膜间的融合相联系的水合力等,都强烈...
17.[学位]
摘要: 微藻作为一种最具有潜力的新型生物质,具有光合效率高、零净碳值、易培养、生长周期短、油脂含量高、环境适应性强等优点。微藻吸附式生物膜培养可有效提高光生物反应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