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和毛细流动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91篇,会议文献有61篇,学位文献有63篇等,界面和毛细流动的主要作者有康琦、段俐、吴健康,界面和毛细流动的主要机构有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国家微重力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各向异性润湿表面由于具有特殊的润湿特性,在微流控、生物医学、雾水收集和燃料电池排水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采用接触角测量仪、扫描电镜(SEM)等观测了沿阶草...
2.[期刊]
摘要: 精确控制液滴生成大小,构建精确的微液滴三维结构演化模型对液滴微流控技术广泛应用至关重要。提出了描述流动聚焦通道内微液滴在断裂阶段和稳态流动阶段的三维结构演化的...
3.[期刊]
摘要: 液滴热毛细迁移是微重力流体科学中的典型科学问题,微重力液滴动力学研究不仅具有流体力学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建立了二维轴对称激光驱动液滴迁移模...
4.[期刊]
摘要: 以溶液聚合法得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溶胶,分别混合不同紫外线吸收剂,制备一定黏度的涂层溶胶,采用旋涂法将其涂覆于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板材表...
5.[期刊]
摘要: 应用于空中、陆上、海上及深海的一些重要装备关键构件表面的附着水严重削弱了其自清洁、防污抗锈蚀等特殊性能。利用基于仿生策略研发的表面快速脱水技术,可高效、实质性...
6.[期刊]
摘要: 球体撞击液面是自然界和工业过程中的普遍现象. 目前相关研究主要关注毫米级及更大尺寸球体撞击水平液面. 对于亚毫米球体撞击过程的动力学特性及液滴弯曲液面对撞击行...
7.[期刊]
摘要: The heat transfer of the combined magnetohydrodynamic(MHD)and electroosmotic fl...
8.[期刊]
摘要: 孔隙介质中多相渗流的驱替效率对二氧化碳封存效率和石油采收率具有决定性影响,是实际工程调控中的一个关键指标.湿润性是影响多相渗流驱替模式及其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9.[期刊]
摘要: The implementation of solid-fluid boundary condition has been a major challenge...
10.[期刊]
摘要: 利用压力-流量测量和流动显示方法研究了6种具有不同微纳结构尺寸的超疏水表面的减阻效果以及表面微结构形状对气-水界面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各种超疏水...
11.[期刊]
Rotating electroosmotic flows in soft parallel plate microchannels
摘要: We present a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of rotating electroosmotic flows (EOFs) ...
12.[期刊]
A new physical model on the capillary phenomenon of granular particles
摘要: Similar to the capillary phenomenon of liquid,granular particles can move up to...
13.[期刊]
摘要: 纳微胶囊在生物、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比于传统的制备方法,微流控技术能够产生单分散的单重和多重乳滴,并对这些乳滴的尺寸和结构进行精确控制...
14.[期刊]
Feasibility study of symmetric solution of molecular argon flow inside microscale nozzles
摘要: The computational cost of numerical methods in microscopic-scales such as molec...
15.[期刊]
摘要: Floating zone method is an important technology for growth of high-integrity an...
16.[期刊]
超临界CO2-水两相流与CO2毛细捕获:微观孔隙模型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 CO2毛细捕获机制是CO2地质封存中的关键科学问题,然而有关孔隙尺度下(微米极)超临界CO2毛细捕获的研究较少.采用高压流体-显微镜-微观模型实验装置,开展超...
17.[期刊]
摘要: 采用全浮区模型数值研究旋转磁场作用下不同辐射加热温度时熔区内热毛细对流流动特性.研究发现,B0=1 mT的旋转磁场产生的洛伦兹力不足以控制熔区中的热毛细对流,...
18.[期刊]
摘要: 采用全浮区模型数值研究旋转磁场作用下不同辐射加热温度时熔区内热毛细对流流动特性。研究发现,B0=1 m T的旋转磁场产生的洛伦兹力不足以控制熔区中的热毛细对流...
19.[期刊]
摘要: Surface potential i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of the fluid flow in microfluidics....
20.[期刊]
摘要: 降膜流动的稳定性对于提高涂膜质量、保障降膜换热器换热性能和促进药物吸收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液膜厚度与活性剂浓度的二维非线性演化方程,研究了含表面活性剂的液膜在倾...
1.[会议]
CO2两相回路热控系统并联蒸发器间流量及温度自维持脉动现象分析
摘要: 利用机械泵驱动的两相回路热控系统,对分散式小热源进行集热和散热的长程毛细管结构的并联蒸发器运行稳定性进行实验研究.rn 实验结果表明:1)该系统在低工作...
2.[会议]
摘要: 本文采用VOF方法,对严格同轴套联及偏心套联毛细管组内的双重微乳液形成过程进行了数值研究,发现液滴形成存在剪切模式和射流模式,剪切模式由内嵌毛细管的出口压力支...
3.[会议]
摘要: 在自适应网格上,采用VOF方法捕捉界面,相容守恒格式计算电流及电磁力,发展了金属流体自由界面MHD数值方法.通过数值模拟磁场作用下不同Hartmann数的导电...
4.[会议]
摘要: 相变传热强化对于许多高新技术发展的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在大规模集成芯片的散热、航天热控、过程余热利用等广泛应用的热管技术。本文将从固体表面材料润湿状态性...
5.[会议]
摘要: 本文介绍了毛细泵流体回路(CPL/LHP)传热特性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浅谈了泵驱动流体回路(单相与相变)流动与传热特性研究,探讨了磁驱动流体回路(磁流体)流动与...
6.[会议]
摘要: 本文以不同配比的镍基毛细芯为对象,通过搭建综合测试平台,采用实验的方法确定毛细芯的各性能参数,并分析不同配比对各参数的影响。其中孔隙率和孔径分别采用阿基米德法...
7.[会议]
基于Micro-PIV方法的矩形毛细微槽群热沉内液体流动的可视化研究
摘要: 本文利用Micro-PIV技术对硼硅玻璃和紫铜为基体材料的矩形微槽群热沉内液体的速度场进行可视化实验研究,包括微槽群热沉在水平、倾斜角为15°、25°和35°...
8.[会议]
摘要: 本文对毛细力比为-1时环形液池内二元混合溶液的双扩散毛细对流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液池内、外壁维持恒定温度和浓度,选取工质的Prandtl数为5.54,Lewi...
9.[会议]
摘要: 本文新发展了适用于光滑粒子动力学方法的表面张力模型,该模型被应用于表面张力驱动的界面流动问题.本文新发展的表面张力模型,利用界面几何信息对界面进行直接重构.基...
10.[会议]
摘要: 本文采用Level Set法跟踪与模拟液滴运动界面,在交错网格求解Navier-Stokes方程与能量守恒方程,数值研究了等温与非等温液滴的运动特性。热空气中...
11.[会议]
摘要: 在石油石化工业中,存在着大量界面流固耦合现象,如上千米细长钻柱与管道流及环空流的耦合、长输管线与管道流的耦合、换热管与管程及壳程流体的耦合等。对于这类细长结构...
12.[会议]
摘要: 采用间断有限元方法、LS方法和通量装配技术相结合,建立了一种计算可压缩多介质流动的有效方法。计算中以光滑Heavside函数构造流体比热比和重新初始化方程中的...
13.[会议]
摘要: 基于Level set方法建立了双层流体热毛细对流的数学模型,通过变密度二阶投影法求解控制方程,C-N隐式技术用于扩散项更新,三阶龙格库塔技术用于对流项的更新...
14.[会议]
摘要: 格子Boltzmann方法是使用时间和空间完全离散的细观模型来模拟流体宏观行为的一种新方法,模型的平均行为符合宏观的Navier-Stokes方程。本文通过编...
15.[会议]
摘要: 本文基于分子动力学方法,建立了纳米通道内流体对壁面润湿特性的分子动力学模型,模拟了纳米通道内流体对壁面的润湿特性,分析了流体与壁面之间的势能作用以及壁面密度对...
16.[会议]
摘要: 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Soret效应对深宽比为0.1的环形浅液池内双组分溶液热毛细对流的影响,工质为50%的正癸烷/正己烷混合溶液.计算结果表明,当温差较...
17.[会议]
摘要: 为了了解液滴蒸发诱发的热毛细对流不稳定现象,实验观察了环乙烷和乙醇在加热平面上蒸发产生的热流体波的特征,测量了液滴接触角随蒸发过程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液滴在...
18.[会议]
摘要: 为了了解水平温度梯度作用下双层流体内热毛细对流的特征,实验观察了外环半径为40mm、内环半径为20mm的环形池内由1cSt硅油和氟化液FC-40组成的双层流体...
19.[会议]
摘要: 为了了解环形池旋转对内环加热热毛细对流的影响,采用阴影法观察了外半径Ro=40mm、内半径Ri=20mm、液层深度H=1mm、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内环加热的环...
20.[会议]
摘要: 为了了解毛细力比Rσ对耦合热-溶质毛细对流的影响,对深宽比为0.15的环形液池内双组分溶液耦合热-溶质毛细对流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液池内、外壁分别维持恒定温度...
1.[学位]
摘要: 含有活性剂的液滴或溶液放置在预置液膜上或者放置在固体壁面时,表面活性剂浓度梯度将驱动液滴向周围铺展,并且在液膜前沿处呈现出复杂的指进现象,指进现象中手指会出现...
2.[学位]
摘要: 复合流动聚焦(compound flow focusing)是一种毛细流动现象。它通过物理剪切将毫米尺度的液体界面平稳地拉伸为微米尺度的射流,射流则因扰动的增...
3.[学位]
摘要: 纳米通道水输运和离子筛选被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生物仿生、微纳器件制备等各个领域,对水输运和离子筛选微观机理的研究在物理、化学、力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中...
4.[学位]
摘要: 微流控芯片的技术,是多个学科相互交叉,协调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是伴随着基础科学快速发展的结果而来的。在微流控的发展历程中,基于流体力学为主的微流控芯片的理论...
5.[学位]
摘要: 微化工技术凭借其高效传热传质特性,已逐渐成为重要的过程强化技术。而微尺度下悬浮液流动及其内部颗粒的迁移现象在纳米颗粒制备、微反应、微分离、微混合等领域都有广阔...
6.[学位]
摘要: 相界面效应是微尺度流动的核心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直接影响微流控理论和设备的研发。本文以双电层和边界滑移效应为重点,考虑边界滑移和双电层的共同作用,建立...
7.[学位]
摘要: 微流体是微机电系统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对于在微型设备中的流体传输,在没有机械驱动的部分利用外加电场产生的电渗来驱动.由于其具有易控制,效率高等优点,电渗流驱...
8.[学位]
摘要: 在由两平行的粗糙平板构成的微管道系统中,不可压缩且导电的Jeffrey流体在电磁力和压力的驱动下流动.假设平板的粗糙度是正弦波状的,则两板可以是同相位的也可以...
9.[学位]
摘要: 微流体装置广泛应用于微电子系统和生物传感器领域,先进的微流体装置甚至可以在一个单独的芯片上进行完整的生物化学分析.当电解质与微管道壁面相互接触时,带电表面通过...
10.[学位]
摘要: 微重力环境中流体的毛细流动问题是空间流体管理应用技术中重要的基础性研究课题。为了保证空间流体管理装置的安全高效运行,就必须深刻理解微重力环境中流体的毛细流动特...
11.[学位]
摘要: 微流控芯片以微通道网络为结构特征,依靠流体的流动实现微通道内样品的输运以及样品的采样、混合与分离、反应与检测等过程,其关键问题是实现微流体的精确操控。本文针对...
12.[学位]
摘要: 随着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技术的迅猛发展,诸如微流道散热器、微泵、微阀、微混合器、微喷嘴、微生...
13.[学位]
摘要: 多相流动模拟过程中相界面的跟踪是多相流数值模拟的一个难点问题,本研究以两相流中基于界面跟踪法(FTM,Front Tracking Method)的相界面跟踪...
14.[学位]
摘要: 固液界面的性质在诸多的界面现象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包括:表面间作用力、界面间离子交换、表面物理与化学性质的改变等。界面现象一直以来是胶体科学、物理、化学、生命科...
15.[学位]
摘要: 减少微流体器件及水面舰艇与流体的摩擦阻力,对于提高器件性能及舰艇速度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减少固-液界面摩擦阻力成为研究热点,国内外研究学者就减阻问题开展了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