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学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三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2402篇,会议文献有92篇,学位文献有105篇等,自然资源学的主要作者有钟诚、郑大瑜、刘晓煌,自然资源学的主要机构有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内蒙古师范大学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的多目标协同国土空间优化——以晋中市为例
摘要: 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识别短板要素,确定最大承载规模,进行国土空间优化布局。运用加权求和模型进行晋中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并测算出短板要素约束下的承载规模,...
2.[期刊]
摘要: 本文利用英吉沙国家一般气象站2001—2019年的基本气象资料及巴旦姆物候期观测资料和冻害调查资料,采用花芽受冻率及产量分析,结合相关气象要素的数理统计方法,...
3.[期刊]
摘要: 根据四川省最新的旅游分类标准和文旅普查结果,运用最近邻指数和不均衡指数从整体角度分析不同旅游资源类型的离散情况以及在各乡镇的分布均衡情况;利用地理信息技术(G...
4.[期刊]
摘要: 近些年来,长株潭城市群都市区人类活动剧烈,湿地破碎度增加。该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都市区1995、2005、2015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借助ArcGIS工具和...
5.[期刊]
利用CLUE-S模型对四川省未来10年土地利用变化的预测与分析
摘要: 土地利用配置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通过研究土地利用配置对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四川省为研究区,设定了生态效益型、经济效益型和综合效益型...
6.[期刊]
摘要: 为了探究汾河流域近18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以2000、2010和2018年3期土地利用现状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和桑基图对研究区的土地...
7.[期刊]
1980-2013年潮汕地区建设用地扩张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研究
摘要: 通过1980—2013年潮汕地区6期基于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数据,运用GIS分析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33年间潮汕地区建设用地扩张的变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结合...
8.[期刊]
摘要: 根据热储埋藏条件、盖层、导热构造、地形地貌的总体特征,将太湖南岸地热资源区划分为湖州太湖南岸地热资源区、湖州小梅口地热资源区和湖州苍山地热资源区3区。通过计算...
9.[期刊]
新发展格局下市级自然资源“十四五”规划的思考--以河北省承德市为例
摘要: 承德市是全国率先开展市级自然资源“十四五”规划的地区之一,其规划编制经验具有示范作用。文章从自然资源规划编制的理论基础着眼,结合“十四五”期间承德市自然资源领...
10.[期刊]
摘要: 关键矿产是指当前和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须但在稳定供给方面又存在高风险的金属矿产资源,主要包括稀土、稀有、稀散金属和部分稀贵金属矿产资源。关键...
11.[期刊]
摘要: 为系统推进讨赖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分析了流域存在的影响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问题,从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推进地下水超采治理、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维系河流生态健康...
12.[期刊]
摘要: 将模糊数学理论引入柑橘种植的土地适宜性评价中,以湖北省通山县为例,在当地的农用地中采集207个土壤样本点,将气候、土壤和地形数据转换为模糊隶属度数据,然后在A...
13.[期刊]
摘要: 大气污染的累积效应严重威胁着居民健康状况,开展大气污染状况和健康损害评估研究迫在眉睫。以河南省18个地市为研究对象,分析PM_(2.5)质量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
14.[期刊]
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发展模式的资源型城市景观格局指数差异,并进行对比分析,可为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方法]以山西大同市左云县、黑龙江鹤岗市兴安...
15.[期刊]
基于语义模型的国土调查数据与森林小班数据渐进精化的融合策略研究
摘要: 在自然资源调查过程中,科学地进行多源数据融合关联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尤其在最近开展的第三次国土调查中,由于自然资源局和林业部对林地的界定存在一定差异...
16.[期刊]
摘要: 米兰科维奇旋回是是研究细粒沉积物旋回性变化的一种重要理论和方法.以东营凹陷沙四上纯上次亚段深湖相细粒沉积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自然伽马测井数据的小波和频谱分析,...
17.[期刊]
摘要: 根据山西省2018年公益林区划界定成果,分析研究山西省永久性生态公益林空间分布格局。分析结果认为永久性生态公益林保护率差异明显。山西省国土空间永久性生态公益林...
18.[期刊]
摘要:
19.[期刊]
摘要: 近些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了人工智能时代,这也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带来了重要影响,有效推动了测绘技术的飞速发展。但是当下在人工智...
20.[期刊]
摘要: 以湖南省自然保护区现状为基础数据,利用地理统计学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湖南省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并从地理空间、生态空间和社会经济空间布局对湖南省...
1.[会议]
摘要: @@中国是一个铜资源十分紧缺的国家,又是一个铜加工工业发展最快的国家,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铜消费大国。随着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中国的经济总量预计在20...
2.[会议]
摘要: 在对山东即墨地区地质遗迹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资源类型进行了划分及评价,共分地质剖面、地质构造、古生物化石、地貌景观、水体景观5个大类、8个类、10个亚类.研究...
3.[会议]
摘要: 回顾了GIS在海南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应用过程。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由地学专业技术人员基于GIS,通过人机交互操作,达成地学基础数据库、地学专题图、...
4.[会议]
摘要: “资源学导论”是地理类、城市规划类等相关专业的基础性课程,是资源科学学科的核心领域.文章介绍了南京大学26年来“资源学导论”课程建设与发展过程,总结了南京大学...
5.[会议]
摘要: 以互联网和大数据新技术为特征引领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为信息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国家大数据战略和大部制改革背景下,本文研究了自然资源基础信息平台的建...
6.[会议]
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中河流类登记单元预划的流程及关键问题探讨
摘要: 开展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推动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有利于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
7.[会议]
摘要: 自然资源调查工作已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开展,如何科学有效管理调查成果急需提上日程.提出基于3S技术的自然资源监测巡查管理模式,即通过无人机对区域内自然资源进行航空...
8.[会议]
综合交叉学科演变特点与自然资源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及质量评价体系探索
摘要: 综合交叉学科的产生是社会发展与学科综合的必然要求,高校研究生教育都在积极顺应这一趋势,进行培养模式的调整探索,并在培养质量上进行严格把关.北京师范大学自然资源...
9.[会议]
摘要: 绿洲(Oasis)是在干旱荒漠中具有稳定水源,适于植物生长和人类生栖的独特非地带性地理景观,其形成、分布、发展与演化必然受地球物理因素的制约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10.[会议]
摘要: 党的十八大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自然资源资产的管理利用和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中重要的内容.经济社会的发展、自然资源...
11.[会议]
摘要: 要做到对地质遗迹有效的保护和充分利用,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对各类地质遗迹进行系统的调查、评价是非常必要的.面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地质遗迹数据库既是一项...
12.[会议]
摘要: 本文通过对我国26处世界地质公园及139处国家地质公园进行分类统计,结果表明,景观地貌在各类地质遗迹中占有很高比例;以景观地貌为主的地质公园数量逐批增加;所占...
13.[会议]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矿产资源储量核实适用范围、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技术要求及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技术要求。即在矿山开采后其范围(平面和水平标高没有变化)没有变化的矿...
14.[会议]
摘要: 对崀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的系统调查,包括对公园已有的基础资料进行全面收集、整理和分析;采用路线调查、剖面测量、地质遗迹填图等方法;在1∶10000的地形...
15.[会议]
摘要: 本文介绍了2种丹霞地貌定量评价方法:基于丹霞地貌区域开发潜力的定量评价方法和基于丹霞地貌属性尺度的纵向定量评价方法,前者适应性广,但定量化程度低;后者仅适应东...
16.[会议]
摘要: 总结了膨润土的组成和结构特征、矿床和矿石类型以及资源分布情况,介绍了膨润土的性能和应用途径,分析了国内外膨润土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最后对我国膨润土的开发利用...
17.[会议]
摘要: 基于资源水利的理念,以雨洪水资源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动态性分别引入理论潜力、可实现潜力、现实潜力及待开发潜力的概念及算法。以天津北三河水系为典型区域,分别计算了...
18.[会议]
摘要: 海湾是海岸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湾管理是海岸带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海湾处于什么样状态是最佳状态,用那些指标来表示这一状态是海洋管理部门,也是科研工作者认真考虑...
19.[会议]
摘要: 海湾是海岸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的珍稀资源的一部分,经过近几十年来的开发利用,由于在开发过程中的盲目性、掠夺性,我国海湾出现了不少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海湾资...
20.[会议]
摘要: 分析来宾市的日照、风速和降雨量的气候变化,结合自然资源的贡献和作用,谈谈来宾市的太阳能、风能、水能这些自然资源在近50年来的变化情况。
1.[学位]
摘要: 艾比湖绿洲近几十年人口的急剧增长,对水土资源的开发规模和强度迅速增长,使原有的自然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的干扰,荒漠化和绿洲化的冲突明显加剧,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严重...
2.[学位]
摘要: 河池市地处广西西北边陲、云贵高原南麓,属举世闻名的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之一。长期以来,不合理的耕作布局、持续增长的人口压力、严重的乱砍滥伐、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采...
3.[学位]
摘要: 地质遗迹蕴含科学研究、美学鉴赏、科普教育、历史文化、旅游开发等多种价值,其中的地质地貌景观、典型地质剖面、典型地质构造、古生物景观、典型岩石矿物、水体景观以及...
4.[学位]
摘要: 本文在国内外旅游气候舒适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冬季避寒旅游这一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利用气候数据,结合GIS技术、气候舒适度评价模型,分析我国低纬度地区冬季避...
5.[学位]
摘要: 黄河三角洲地处河-海-陆交汇处,环境特征的多重界面性导致其生态环境脆弱。近年来,围海造地、农田开垦、港口建设、石油开采等人类活动开发强度不断增加,影响范围不断...
6.[学位]
摘要: 湿地作为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其环境生态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湿地资源保护日益成为全球研究热点。在全球气候变化及中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为了解中国湿...
7.[学位]
摘要: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得以生存与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背景下,生态环境日益表现出的不同程度的脆弱性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人类...
8.[学位]
摘要: 太阳能光伏电池技术日趋成熟,已成为技术上可行的大规模可持续能源的主要来源之一。屋顶太阳能光伏潜力评估不仅对于实际项目中的能源设计和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为...
9.[学位]
摘要: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海拔高差跨度很大,是研究人居适宜性海拔高度分级的理想区域。一些研究表明,海拔高度是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
10.[学位]
基于Radarsat-2时间序列的湿地水文情势遥感监测与湿地分类
摘要: 近年来,气候变化与人类对水土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如河流中上游工农业用水增多以及蓄水、引水工程的修建),引发了下游湿地水文过程的显著变化,水资源短缺日益突出,...
11.[学位]
摘要: 黄河石林地质遗迹分布于甘肃景泰县与靖远县交界处的黄河石林景区内,因高大雄宏的砂砾岩峰丛峰林、黄河曲流等多处特殊的地貌特征得名并建立了国家地质公园。由于黄河石林...
12.[学位]
摘要: 地质遗迹作为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位于甘肃省平凉市的崆峒山国家地质公园拥有着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本文通过对崆峒山国家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特...
13.[学位]
摘要: 依据自然地带性与区域分异规律进行自然区划,是自然地理学重要的研究内容。它不仅是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途径,而且可以为拟订和实施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以及保护、改良和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