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绘画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997篇,会议文献有229篇,学位文献有464篇等,古绘画的主要作者有沙武田、王冀青、王惠民,古绘画的主要机构有敦煌研究院、兰州大学、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2004年以来至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对西藏阿里地区进行了考古调查,在阿里地区发现了大量的岩画地点,其中包括改则县康巴热久岩画、札达县卡孜岩画、革吉县...
2.[期刊]
摘要: 文章以西藏阿里改则县岩画为田野调查对象,对境内的三个岩画点进行了系统调查。改则岩画集中分布在先遣乡那日松巴村热加索康山一带,图像包括动物、人物、植物、日、月、...
3.[期刊]
摘要: 色彩与时间相互联系,色彩在时间中产生变化,时间又在色彩中得到显现。莫高窟唐代壁画服饰色彩与时间的关系同样也是动态的,在莫高窟唐代壁画还原性色彩与现状色彩的对比...
4.[期刊]
摘要: 王家彦是甘肃法政学堂的第一位教员,也即兰州大学校史上的首位教师。王家彦于1902年以“大挑知县”身份来甘肃为官,于1902-1903年署任平远县知县,于190...
5.[期刊]
摘要: 敦煌佛爷庙湾魏晋壁画墓中出现了较多的鹦鹉图像,该题材并不见于传统汉墓装饰,也未见于其他地区的同时期墓葬,而敦煌地区乃至西域正好有出产鹦鹉的记载,并深刻地影响魏...
6.[期刊]
摘要: 四川省安岳县木鱼山第15龛是药师经变龛,经图文对比可确定该龛据帛尸本开凿,凿于唐末五代时期。内容较安岳盛唐时期同类龛像有所简化,尤其十二大愿人物丰富,情节完整...
7.[期刊]
摘要: 针对古代彩塑泥层和壁画地仗中植物纤维种类鉴定技术欠缺的现状,开发出一套以纤维横截面细胞形貌识别为基础的植物纤维种类鉴别方法。从秸秆类植物的化学脱胶技术、提取单...
8.[期刊]
摘要: 壁画是寺院建筑的重要装饰元素,也是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扎什伦布寺始建于明正统12年(公元1447年),作为后藏最大的寺院,寺内保存了大量精美壁画,这些...
9.[期刊]
摘要: 本文所论藏经洞所出千佛刺绣残长81.3cm、宽63.5cm,现收藏于印度国家博物馆。作品以红、蓝、紫、橘等色丝线采用劈针绣出小坐佛、伞盖坐佛和供养人。小坐佛有...
10.[期刊]
摘要: 本文从勘误《蛮书》所载南诏王红色头囊的对应图像入手,考订了以往对《南诏图传》梵僧头饰文图对应和意涵释读的错误。结合对卫藏、敦煌、藏东等地吐蕃缠头佛教造像的梳理...
11.[期刊]
摘要: 动物胶作为一种常见的壁画修复材料,具有无毒,无腐蚀,与壁画兼容性好等优点,同时也存在耐水性差、易受微生物侵蚀等缺点。为了探索壁画修复中所用动物胶的性能,选择牛...
12.[期刊]
摘要: 铅丹(Pb3O4)和朱砂(HgS)是古代壁画和彩绘上常用的红色颜料,它们的变色是文物保护工作者、策展人和艺术史学家长期关注的问题。但由于其所处环境复杂,影响因...
13.[期刊]
摘要: 由于我国唐代及以前的木构建筑遗存甚少,学界对建筑彩画的研究多集中于明清官式彩画,对明清之前的彩画研究较为薄弱。然而,敦煌莫高窟壁画中较好地保留了中唐至西夏时期...
14.[期刊]
从“法华观音”到“华严观音”——莫高窟第464窟后室壁画定名及其与前室壁画之关系考论
摘要: 关于莫高窟第464窟后室所绘的“观音现身”画面,学界一直认为是一铺观音经变。但近年有研究者提出新说,认为是据《大乘庄严宝王经》所绘,故而将其定名为大“乘庄严宝...
15.[期刊]
摘要: 甘肃省白银市糜滩乡碾湾村信猴沟岩画属于露天崖壁岩画,从地理环境及遗存分布上看,信猴沟岩画距离靖远县吴家川岩画、景泰县尾泉沟岩画比较近;在图像的绘画风格上与靖远...
16.[期刊]
摘要: 针对莫高窟早期忍冬纹的样式,通过两条线索来追溯其源流:一是来自西方的影响,包括古代两河流域、古希腊、犍陀罗传来的艺术样式;二是先秦两汉以来的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及...
17.[期刊]
摘要: 通过文献、图像资料及实际调查,可以看到中国僧人锡杖的样式与印度差距很大。以此为切入点,考证锡杖原始的样式及中国化之后,如何从实用具演变为僧人威仪,进而成为佛教...
18.[期刊]
中国南方古建桐油老化涂饰层清洗移除方法的实验研究与现场试验——以黄山八面厅为例
摘要: 桐油是中国古建常用的涂饰材料,容易发生老化,不但影响文物建筑观感同时残余涂料也不利于木材的封护和再处理。本文以黄山八面厅为例分析了南方古建上自然老化桐油的成分...
19.[期刊]
摘要: 欧洲洞穴岩画研究,始自20世纪初叶,但真正有较大进展是在20世纪中期,从学科与方法论上划分,可大致看到两条线索:一是欧洲艺术与考古学方法的进展线索,偏重于实践...
1.[会议]
摘要: 要岩画与农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也包括外国)的所有岩画不论多么千差万别、丰富多彩,都脱不开与农业的这样那样的联系,从岩画中看到了农耕文明.为此本文大胆的...
2.[会议]
范式突破:佛教美学进入中国的第一次尝试——莫高窟北凉275窟《阙形龛》小议
摘要: 莫高窟北凉275窟出现的阙形龛是佛教推介自己时的一次产品思维创新,作为外来的宗教艺术,进入一个相对陌生的文化区域,不可能隔绝当地思想文化在其题材内容、主题思想...
3.[会议]
摘要: 甘肃河西地区墓室壁画有“地下画廊”的美誉.高台魏晋壁画墓是现实生活的绘画再现,形式简约玄澹,体现了绵绵若存的无我之境与得意忘言的写意精神.是当时物质创造的全面...
4.[会议]
摘要: 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成书于九世经中叶.书中他将早于他数百年的南北朝时期称之为“下古”,并且荟集名家传记的方式著录了那个时期的状况.南朝的重要画家此书收录颇丰...
5.[会议]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西部馆藏美术国际化传播研究与实践报告——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敦煌壁画创新性研发与传播报告
摘要: 本文主要涉及两个领域:一是“一带一路”中国联通亚欧大陆经济、文化等的主干道,二是国家“十三五”规划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两个领域看似并不关联,它们与西部馆藏美...
6.[会议]
摘要: 20世纪初以来,美术、史学等学术界流行朱砂(或银朱)加铅白(胡粉)晕染法是造成敦煌壁画颜料变黑的说法.经科学分析研究证明,敦煌石窟艺术中没有应用银朱,而朱砂的...
7.[会议]
试论传统彩绘彩饰谱系化“造形法式”色彩的表现——西域佛教洞窟彩绘艺术考察心得
摘要: 考察古代西域佛教洞窟彩绘彩饰,从敦煌莫高窟、榆林窟,再到新疆遍布库车、克孜尔等地的千佛洞,在有限的时间做跨地域、跨时代甚至跨文化的历史遗迹概览,有了诸多样本的...
8.[会议]
摘要: 武威西夏二号墓出土鸡、犬木板画,系中国古代墓葬中的冥器“金鸡”和“玉犬”.古代墓葬中的鸡、犬俑与武威西夏二号墓出土的鸡、犬木板画具有相同的性质和功能.与金鸡玉...
9.[会议]
敦煌女性观音图像叙事与民间传说叙事的互动与文化传播——兼谈我国观音信仰的本土化与女性化
摘要: 敦煌图像中的女性观音叙事与民间妙善公主的传说相契合,充分显示了在我国古代丝绸之路上敦煌石窟在佛教文化传播中的重要地位,特别是敦煌观音不仅仅造像显示了中国民众接...
10.[会议]
摘要: “一带一路”的倡议出世,敦煌再次被世界瞩目,它的文化意义、文化内涵、文化外延得到了空前丰富的解读。这种对于传统文化的服膺固然是非常好的倾向,而其中难免有一人举...
11.[会议]
于阗白衣立佛瑞像研究——从敦煌壁画中的于阗白衣立佛瑞像图谈起
摘要: 在敦煌瑞像图中,有一些身着白色袈裟的佛像,可以统称为白衣佛瑞像.这些白衣佛瑞像主要是瑞像原型以白银或白檀香木为材质,或者以弥勒佛或佛影或部分于阗瑞佛等为题材的...
12.[会议]
摘要: 岩画是古代民族刻在岩石上的形象性“史书”,它们大大补充了史书记载的不足,并丰富了各古代民族的历史.本文主要介绍了较多的中国常见的骆驼岩画,这些岩画真实地展示了...
13.[会议]
摘要: 九原岗墓葬壁画色彩绚丽,线条流畅,内容丰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反映着当时人们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历史风貌,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通...
14.[会议]
摘要: 如《楚辞·天问》的“冥昭瞢暗,谁能极之”所问,古代先民的宇宙观念尚处于对自然的不谢追问和对时空的深思冥想中.本文旨在从先秦时期先民的宇宙意识入手,对楚地具有宇...
15.[会议]
摘要: 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讨论从其概念产生以来便从未间断过.政府在2006年启动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这项工程实施十多年以来,对与非遗有关的各个事项产生了重...
16.[会议]
摘要: 骆驼是唐墓壁画中的一种常见图像.本文对目前发现的唐墓壁画中的骆驼图像进行系统梳理,根据型式、风格以及在墓葬中空间布置等的变化,结合墓葬等级的差异,探讨骆驼图像...
17.[会议]
摘要: 敦煌、安西、新疆的壁画中有大量的宗教音乐表现.其中一部分乐器没有人弹奏也能发出声音,以表现极乐世界音乐的浪漫与神秘.但古印度没有这样的表达方式.这一宗教伎乐方...
18.[会议]
摘要: 晚清以来,北洋海防建设逐渐为清政府所加强,而大沽海口更是被看作控制京津门户的北洋要口,因此对大沽炮台的军事防务极为重视.天津博物馆藏有两幅清代天津大沽口营盘图...
19.[会议]
摘要: 五岳真形图是中国道教传统图案,内含寓意深刻,本文通过对天津博物馆藏竹刻品的赏析对此图案进行浅析.清中后期,竹刻各种技法基本齐备,再无创新,刻竹者本身善于画者渐...
20.[会议]
摘要: 本文以敦煌壁画中出现的典型几何图案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其装饰美感.将敦煌几何图案按照造型基本特征的不同进行分类分型;分析每种类型几何图案的造型、色彩及组织形式...
1.[学位]
摘要: 山西九原岗北朝壁画墓内容丰富,布局精美,艺术价值极高。墓道壁画包括神仙世界图像、马匹贸易图、狩猎图和仪仗图。神仙世界图像谱系复杂,内容包罗万象,主要为墓主人升...
2.[学位]
摘要: 山西九原岗北朝壁画墓内容丰富,布局精美,艺术价值极高。墓道壁画包括神仙世界图像、马匹贸易图、狩猎图和仪仗图。神仙世界图像谱系复杂,内容包罗万象,主要为墓主人升...
3.[学位]
摘要: 中国动画自1955年《乌鸦为什么是黑的》在国际儿童电影节上被认为是苏联作品以后,便决心要走出自己的民族风格。在经历了探索、发展、繁荣、停滞等阶段以后,今天在国...
4.[学位]
摘要: 供养人画像是佛教石窟中功德主人物画像,也是石窟壁画艺术的内容和形式之一。敦煌莫高窟的供养人画像,从五世纪初持续至十四世纪,历经千年的历史变迁和朝代更迭,画像存...
5.[学位]
摘要: 墓室壁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部分,具有其独特的审美意蕴。汉代是墓室壁画的起始和成熟时期,具有浓厚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也是研究汉代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汉代时...
6.[学位]
摘要: 陕北、晋西地区作为重要的汉画像石发现地,汉画像石数量较多,内容丰富,对研究陕北、晋西地区汉代社会丧葬习俗、社会文化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学界对陕北、晋西地区汉...
7.[学位]
敦煌壁画艺术功能转变与活化实践研究——以257窟《鹿王本生图》为例
摘要: 敦煌艺术已是全球公认的东方文化艺术的地标和宝库。敦煌壁画的画师们,在继承民族艺术的基础上,吸收并融会了外来文化艺术,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风格鲜明的传统艺...
8.[学位]
摘要: 龟兹石窟地处中国版图最西边,《天相图》是中心柱窟壁画的一种独特题材,出现于公元三世纪左右,一直延续至龟兹石窟衰落时期。它以描绘日天,月天,金翅鸟、风神等佛界诸...
9.[学位]
摘要: 北朝时期是敦煌壁画发展史上的开端,花鸟纹饰作为一种装饰图案出现在壁画之中,为其增添了独特的艺术语言。早期壁画中花鸟纹饰的发展经历了探索、曲折与反复。当下时局的...
10.[学位]
摘要: 中国的墓葬壁画历史悠久,遗迹繁富。宋墓壁画作为中国古代社会,主要是长期封建社会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一个母题,在儒释道的宗教思想、程朱理学及宋代特殊的政治历史等多...
11.[学位]
摘要: 汉代画像石和画像砖是指两汉时期刻画在墓室、石棺、石阙、祠堂、崖壁等上的画像,内容包罗万千,是研究汉代历史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为呈现了百戏表演的直观图像,这是文...
12.[学位]
摘要: 古墓葬壁画是中国传统壁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数千年来受到自然、人为等原因的破坏,故出土时往往存在裂缝、脱落和褪色等病害现象。为恢复原貌,现阶段主要通过人工揭取后...
13.[学位]
摘要: 2014年4月学校组织考察,我们第一站来到了位于甘肃省的敦煌莫高窟,开始了对敦煌艺术的考察。众所周知,敦煌莫高窟历经一千多年,融合了宗教艺术、民间艺术与多民族...
14.[学位]
摘要: 汉画像石砖是现今考证汉代文化与社会风貌的重要史料,“羽人”是其中的重要形象之一,反映着汉代儒道文化的思想观念。北魏云冈石窟是佛教在中国本土化发展的史实,“飞天...
15.[学位]
摘要: 水月观音又被称为水吉祥观音或者水吉祥菩萨是佛教中三十三观音其中的一个,是观世音专心观看水相的化身。妙创于唐代,经过各个代的发展,尤其以西夏水月观音造像最为出色...
16.[学位]
摘要: 契丹族发源于内蒙古西拉木伦与老哈河流域,主要活动在现今的内蒙古赤峰地区和通辽地区,在我国北方的历史上有着非常活跃的表现。近年来通过考古活动已发现大量的辽代墓葬...
17.[学位]
摘要: 宝山辽墓是迄今为止发掘的最早的辽代墓葬,其中的壁画又突出了辽初与汉唐五代的风格,尤其是绘于墓石室中的反映中原汉地历史与传说的壁画更引人注目,因此引起了很多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