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文、宝卷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56篇,会议文献有2篇,学位文献有8篇等,变文、宝卷的主要作者有付雪成、刘瑞明、尚丽新,变文、宝卷的主要机构有扬州大学文学院、河西学院、华南师范大学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婚变是民间文学一大主题,受弹词、鼓词、戏曲等艺术样式的影响,宝卷亦存有大量婚变主题的作品。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婚姻家庭的悲欢离合总离不开“婚变”情节的发生,它...
2.[期刊]
摘要: "八仙"故事在中国流传广泛,在文学、宗教、民俗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宝卷编写者们在借助其已有影响力的基础上,对"八仙"故事在宗教主题的世俗化处理、民俗物象和民...
3.[期刊]
摘要: 历来研究敦煌傩文化的学者,往往忽略了其写本形态.唐代敦煌写卷不同于自宋以后的刻本,不能以现有的刻本读物的概念去限定它.抄本具有很大的空间收缩性,如同一内容在不...
4.[期刊]
摘要: 本文介绍19世纪50年代至2019年期间,欧美地区学者用英文发表的中国宝卷研究、翻译成果以及学术书评。通过评介不同时期欧美地区的中国宝卷研究,整理回顾中国宝卷...
5.[期刊]
摘要: 河西宝卷是流传于甘肃河西走廊的一种民间口头说唱文学,也是念卷的底本。河西宝卷继承了敦煌变文内容以及散韵相间、有说有唱的说唱传统,又袭取了佛教忏法、科仪的宣讲仪...
6.[期刊]
摘要: 在江苏常熟地区的宝卷讲唱中,《香山宝卷》占有重要的地位,"讲经先生"几乎每次宗教集会都要讲唱该宝卷.本文采用田野调查中得到的资料 ①,探讨常熟"讲经"表演的特...
7.[期刊]
摘要: 昭君出塞的故事自有史书记载以来就备受关注,不仅是文人墨客热衷的素材,也在民间讲唱文艺中广泛流传.变文和宝卷中的王昭君故事,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思想几个方...
8.[期刊]
摘要: 从21世纪初开始,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的持续升温,南、北方民间宝卷的保护、研究和开发都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期.但宝卷文献的整理工作一直相对比较薄弱.山西宝...
9.[期刊]
摘要: Discussion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unhuang narrative literature has lasted f...
10.[期刊]
摘要: 唐代出现的变文在中国古代文体史上是一大创新,具体表现为体制之新、语言之新和风格之新,为后世讲唱文学的发展演变提供了典型的范本.
11.[期刊]
摘要: 壮族民间有许多与风水信仰有关的传说,其中有不少是宣扬风水灵验的,说明壮族民众较为普遍地存在着风水信仰。但也有一些否定风水的传说,说明壮族群众对风水又持有理性态...
12.[期刊]
摘要: “丁郎寻父”的故事流传久远,意蕴深厚,经过后人的记录和传播,出现了多种版本的宝卷.文章主要以《丁郎寻父宝卷》《丁郎寻父》这两种宝卷为例,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分析...
13.[期刊]
摘要: 宝卷这种民间通俗说唱艺术形式在叙事上既有文学神奇故事的娓娓动听、神奇迷离,又有抒情艺术如诗歌、音乐和曲艺等的重复性和一唱三叹的美学效果.这种美学效果是以散韵结...
14.[期刊]
摘要: 河西宝卷是流传于甘肃河西走廊的一种民间口头说唱文学,也是念卷的底本.河西宝卷继承了敦煌变文内容以及散韵相间、有说有唱的说唱传统,又袭取了佛教忏法、科仪的宣讲仪...
15.[期刊]
摘要: 明清浙东因婚嫁负担、巫蛊迷信等原因而有严重的杀婴现象,晚清佛教社团、开明官绅对婴儿的救济增加了关注,《拯婴图编》折射了晚清浙东反杀婴故事的真实与想象.《拯婴图...
16.[期刊]
摘要: 河西宝卷作为一种民间俗文学,蕴含着丰富多样的河西文化.河西宝卷的搜集、整理和研究,使其得到了一定的保护,但对其进行译介,可以使河西宝卷传播的更广,得到最大程度...
17.[期刊]
摘要: There are three most important documents of Dunhuang Quzici———Stein.1441 and Pe...
18.[期刊]
摘要: 抄有《云谣集》的斯1441、伯2838以及保存了大量曲子辞的2607、伯3128是最重要的三种敦煌曲子辞文献,这三种曲子辞文献的抄写年代问题尚未最终解决。通过...
19.[期刊]
摘要: 变文是敦煌遗书发现的作品中最受关注的对象之一,变文写卷的抄写格式、抄写内容、抄写人及同卷内容关联性等要素表明,并非所有的抄卷都是讲唱的底本,有一些只是讲唱僧记...
20.[期刊]
摘要: 俗文学故事与宝卷的离合,展现出民间信仰和庶民文艺从清代到近现代的变迁。明清的劝善运动通过善恶报应把信仰和教化合二为一,这种合二为一使得宝卷成为民间劝善运动和民...
1.[会议]
摘要: 宝卷说唱仪式中,人们能隐约看见曾经存在过,但已经陌生的神圣空间传统.许多民间宗教宝卷自称为"经",并反复强调其宝卷"至真"(文献中多称为"骨髓真经")、"至宝...
2.[会议]
摘要: 中外学者一致指出,糊名誊录制度的实行与完备,系宋代进士行卷之风消失的关键因素。这无疑是符合历史史实的。但是,历史发展毕竟有其复杂性.糊名誉录制度并不能完全割断...
1.[学位]
摘要: 《敦煌讲唱文学写本的研究》导论本稿《敦煌讲唱文学写本的研究》,是继笔者博士论文《敦煌变文写本的研究》之后的又一篇有关敦煌变文研究的专论,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有很...
2.[学位]
摘要: 本文通过对梅维恒变文研究成果的翻译和综述,系统阐释和评论其在该领域的独到见解,为敦煌学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从变文的定义、分类、底蕴、来源、表演、作...
3.[学位]
摘要: 敦煌变文是敦煌石室中发现的俗文学写卷,记录了唐五代时期的民间白话,对近代汉语语法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以《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为底本...
4.[学位]
摘要: 变文作为敦煌学的一部分,有重大研究价值,学者通常关注其文献和史学价值,对其美学价值没有足够重视。事实上变文的价值是多重的,本论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从审美文化...
5.[学位]
摘要: 《茶酒论》是《敦煌文献》中一篇独具特色的变文,作品以民众生活中两大饮品为主角,赋予其人性的特征,全文短短1200字,以茶酒争高争奇为主要内容,最后由第三方“水...
6.[学位]
摘要: 宝卷,明王源静补注《巍巍不动太山深根结果宝卷》释为:“宝卷者,宝者法宝,卷乃经卷。”简言之,字面意义即为宝贵的经卷。它是民间宗教信仰活动中一种集信仰、教化和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