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日记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29篇,会议文献有1篇,学位文献有4篇等,书信、日记的主要作者有周淑新、张伟、周淑新,书信、日记的主要机构有中国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法国吉美博物馆所藏伯希和档案中,保存有曾炳熿、陈寅恪、姜亮夫、马衡、庄尚严、傅振伦、顾颉刚、吴湖帆、向达、洪业写给法国汉学家伯希和的十通信札。书信内容述及会面...
2.[期刊]
摘要: 包办婚姻大妈姓可,大爷姓冯,他俩是一对老夫妻,家住在美院附近,退休了,闲着没事常来美院做做模特.大妈精力好,爱聊天,听她说两人的父辈早年在一块做生意,因为两家...
3.[期刊]
抒情传统、意识形态和民间想象--《与妻书》作为红色经典书信的生成
摘要: 书信散文作为散文的亚类,融合了书信的形式与散文的诗性。屡被语文教材收录、或以歌剧形式呈现和纪念的《与妻书》,作为家书有其典型性,但国内对《与妻书》作为红色经典...
4.[期刊]
摘要: 整理说明:本文根据周作人先生1955年日记原件整理。原日记使用十二行稿纸,毛笔竖写,不分段,与1956年日记由著者手工线装成一册并编号“戊六”。原文中有繁体和...
5.[期刊]
抒情传统、意识形态和民间想象——《与妻书》作为红色经典书信的生成
摘要: 书信散文作为散文的亚类,融合了书信的形式与散文的诗性.屡被语文教材收录、或以歌剧形式呈现和纪念的《与妻书》,作为家书有其典型性,但国内对《与妻书》作为红色经典...
6.[期刊]
摘要: 龙榆生是"现代词学三大家"之一,与同时期的词学研究者相比,龙榆生的词学观更具现代学术精神,这多是受其师友的影响.因此,龙榆生的生平交游是其词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
7.[期刊]
摘要: 这是读书生活出版社内部同仁的一封"家信",是远在香港的黄洛峰(化名远昭)写给刘大明的信。刘大明当时在太行山深处敌后抗日根据地奉命开办华北书店,他们用特有的内部...
8.[期刊]
摘要: 龙榆生是“现代词学三大家”之一,与同时期的词学研究者相比,龙榆生的词学观更具现代学术精神,这多是受其师友的影响。因此,龙榆生的生平交游是其词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
9.[期刊]
摘要: 20世纪40年代后期,沈从文曾担任多家著名刊物的编辑.他所做的编辑工作、发表的文学见解不仅折射出作为编辑的话语权力,也暗示着身为作家的文艺理想.沈从文这个资深...
10.[期刊]
摘要: 穷困潦倒的文学青年沈从文向文坛前辈郁达夫写了一封求助信,由此改变一生的命运。这封求助信以及不久之后沈从文创作的一系列书信体散文都表明他在文学创作之初借由书信探...
11.[期刊]
摘要: 1933年11月1日晴到上海银行(北站的)、新雅(二次),遇林微音、朱维基、芳信。晚餐在一定香吃,全为印度式,林同往。晚寓吴淞校中。鱼不可脱于(深)渊。《二十...
12.[期刊]
摘要: 1932年9月1日雨牙肿。到郑灼臣处诊牙。寄信与宜妹。到新雅,又到大马路新雅。遇林微音。晚,十一时就寝。张炎在四十岁以前,大都过的贵公子生活,四十左右破产,便...
13.[期刊]
摘要: 1963年3月郭沫若与翦伯赞受邀参加广西历史学会成立大会,北京郭沫若纪念馆藏有广西行之后翦伯赞致郭沫若的两封书信,涉及对秦始皇的评价问题.郭沫若对秦始皇的评价...
14.[期刊]
摘要: 《清华大学图书馆藏稿钞本日记丛刊》收录清华大学图书馆藏稿钞本日记19种,一种为元人郭畀所撰《郭云山日记》,其余均为清人日记.日记作者包括各界名人要员及普通官员...
15.[期刊]
摘要: 1933年5月1日雨午后到沪。曾在新雅、安乐园两处小坐。遇施蛰存、杜衡。阅《现代》三卷一期,内有鲁迅记及萧伯纳之语云:''朋友最好,可以久远的往还,父母兄弟都...
16.[期刊]
摘要: 1932年11月1日晴到大马路新雅。新光看Back Street(Fannie Hurst作)有声电影。晚寓吴淞校中。以自然界为对象的种种学问,应该先学而后信...
17.[期刊]
摘要: 1933年3月1日晴午后到沪。到新雅(章诚忘同往)、南京、八仙桥青年会。访庞薫栗、邱碧、段平右、周多。晚,八时余回至家中。巴金约星期一午后六时由集团到个人,是...
18.[期刊]
摘要: 王玉辉不顾生计而全力编纂三部书,是乡村儒生致力于教化工作的表现,其用世之志理应获得积极评价。王玉辉鼓励女儿殉夫的动因,根植于其科场失意后的自我价值追求。根据笔...
19.[期刊]
摘要: 用一周的时间恶补完《欧洲简史》后,我终于开启了行走欧洲的13天旅程,看山、看水、看景观,无限遐想。我们的第一站是意大利。意大利是个用精美雕塑铸成的城市,在教堂...
20.[期刊]
摘要: 1932年7月1日雨到海军青年会、杰米、新雅。遇庞薰琹、钟独清、卢梦殊、王铁华、张一峰、赵君豪等。晚,十一时前回至家中。半夜两时就寝。公前十六年,封王莽为新都...
1.[会议]
摘要: 最近在九江发现了张开元撰写于1938年至1960年期间和张沛源撰写于1949年间的日记.日记记载了作者1938年至1960年间在庐山、九江的学习和家庭生活,以...
1.[学位]
摘要: 本文以宋代南渡时期为大背景,着重研究生活于此特殊时期的一代名臣王十朋之生平经历,以及在当时特定政治、历史、文化条件下王十朋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哲学、政治和文学等思...
2.[学位]
摘要: 《两地书》是鲁迅、许广平通信集,共分三集。时间从1925年3月至1929年6月,地点由北京到厦门——广州到北平--上海,共135封。1932年8月,鲁迅、许广...
3.[学位]
摘要: 穆齐贤之日记《闲窗录梦》(以下简称《闲窗》)是一部珍贵的满文文献。该书记载了自道光八年至十五年,穆齐贤一家以及其亲友的日常生活。日记对当时京城旗人生活、物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