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教师 》 >家国情怀:历史校本课程的价值取向与实现路径——以“巴渝文化探究”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例

家国情怀:历史校本课程的价值取向与实现路径——以“巴渝文化探究”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例

         

摘要

<正>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历史学科的课程目标由"三维目标"发展到了"学科核心素养"。在历史学科的各核心素养中,"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1]历史学科可以通过日常课堂教学、主题实践活动、教师人格涵养等方式实现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除此之外,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也是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渠道。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教师 》 |2019年第9期|57-60|共4页
  • 作者

    周刘波;

  • 作者单位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历史 ;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