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税收与企业》 >经理行为难规范,症结何在?——国企经理行为规范机制失效的原因探讨

经理行为难规范,症结何在?——国企经理行为规范机制失效的原因探讨

         

摘要

为解决国有企业“代理人问题”,即规范经理人员行为,防止其损害所有者利益,我国引进了西方委托———代理理论中的激励约束机制,从激励和约束两个方面来规范经营者行为。然而,在西方极具神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移到我国国有企业中却又收效甚微,这不能不引人深思!症结何在呢?本文从规范主体行为失范、意识形态淡化及实施机制“软化”三个方面,来探讨影响国有企业经营者这套行为规范机制运行效率的三大障碍,旨在提出问题,望能对国有企业的进一步深化改革有所启发。一谁来规范经理行为?规范主体是谁?这是首先要弄清的问题。按照经济学逻辑,这应是也只能是国有企业的委托人即所有者。故经理行为规范问题应是第二位的问题,而委托人即规范主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