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蒲松龄研究 》 >被夸大的'历史的同情':蒲松龄的科举考试观念研究——以《聊斋志异》的文本分析为例

被夸大的'历史的同情':蒲松龄的科举考试观念研究——以《聊斋志异》的文本分析为例

             

摘要

<聊斋志异>对于了解蒲松龄的科举考试思想和观念具有重要的文本价值,特别是通过对众多篇目中关于时文(八股文)的描写和议论进行分析和考察,可以发现蒲氏对于以八股取士为代表的科举考试制度,并非文本表现和读者想象的激烈和决绝,而是依旧保持着对时文的欣赏,以及暗含着希望不断地通过对时文的研习和个人道德修养的提升进而得以致仕.作为阅读和评论者的大众似乎有"替古人担忧"之虞,即过分地将对于蒲氏的"历史的同情"放大,以至于在理解上脱离蒲氏的个人语境,从而单方面的拔高了其对科举和时文的憎恶和仇视,与此同时也不自觉地淡化了作者本人对于科举的真实态度,最终形成了大众有选择和宽容的科举考试观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