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上海文化》 >晚清小说的乌托邦之旅

晚清小说的乌托邦之旅

         

摘要

旅行与乌托邦之间有一种本质性的联系,出门上路的人,无论意识还是潜意识,总有一种寻求更美好世界的意图。旅行者的内心常常有一种对现实生活的不满足,于是在路上渴望遭遇另外的可能。所以,游仙、梦游、桃花源似的偶遇,成为中国传统旅行文学中的重要主题和类别。这在晚清小说的旅行叙事中也有着大量的体现,人物偶人乌托邦,或者梦中游览新世界。即使是现实中的旅行,比如鲁迅到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读书,走异路逃异地,寻求别样的人们,这样的行路也带有乌托邦的意味,意味着对固有生活的逃离,和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类似的,小说中贾希仙、申子平(老残的化身)寻求新的出路与治政良方,都可以看作乌托邦意识的体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