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科学中国人 》 >茶马古道重要形态:钱塘江流域两栖茶路——词与物的证据

茶马古道重要形态:钱塘江流域两栖茶路——词与物的证据

             

摘要

由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科学中国人》杂志社组成的茶马古道语言文化联合考察队近年来对珠江流域、赣江流域、闽江流域的两栖茶路作了考察,最近特别对钱塘江流域的茶马古道作了初步考察。由于核心汉文化几次南移,钱塘江流域的农业、科技、商业得到高度开发和发展,茶叶技术也同时得到发展。随着僧人恃茶性的形成,佛教发达的钱塘江流域出现了发达的茶禅文化,茶文化在钱塘江流域也得到高度发展。唐宋以来,中国西部和北部高原非产茶区的少数民族和僧人恃茶行为开始形成,茶叶需求剧增,出现南茶北上和西进的局面。钱塘江流域的茶也开始大量北上和西进。茶叶的采集、制作和转运,首先在钱塘江流域形成了陆路和水路穿插交叠的两栖茶路,茶叶通过两栖茶路与外部连接。最重要的一条连接线路是茶叶沿钱塘江流域的水路和山路到杭州后,沿京杭大运河北上,再连接北方茶马古道,形成一条重要的两栖远征茶路。另一条线路是钱塘江两栖茶路到杭州会合后,沿杭甬运河到宁波,再连接远洋茶路出海去日本、韩国、东南亚、南亚、欧洲和非洲,形成另一条重要的两栖远征茶路。钱塘江两栖茶路还可通过上饶连接赣江,从赣江、长江、汉江去西北,或经过湖北、河南、山西去蒙古连接草原茶马古道。钱塘江两栖茶路也可从赣江往南连接珠江流域两栖茶路,再接远洋茶路。钱塘江两栖茶路也可通过衢州连接闽江流域两栖茶路,再接远洋茶路。由于钱塘江流域徽商和浙商的贡献,钱塘江两栖茶路在整个中国两栖茶路的发展中有重要意义,但其线路遗址及其沿途的语言文化流失严重,亟须保护。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