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学教学参考》 >兼则齐头并进 偏则参差不齐——浅议整体性教学目标在问题教学中的运用

兼则齐头并进 偏则参差不齐——浅议整体性教学目标在问题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也是衡量教学工作教学技能以及教学效能的重要“指标”.学生作为社会属性的客观存在体,既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等共性特点,又有着个体之间的差异特性,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能采用单一、枯燥、呆板的教学方法进行知识、能力的传授和培养,而应抓住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选择具有贴近不同学生类型、促进全体学生进步和发展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实现学生整体上的“齐头并进”.加之,新课程标准在学校各阶段学科教学中的深入实施,“正视学生个体差异”,“采用有的放矢,分层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获得发展和进步,不同学生在各自基础上得到显著提升”的“整体性教学目标”要求,已成为有效性教学的重要评判“标尺”和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人现结合教学实践体会,简要论述在初中数学问题教学活动中,开展整体性教学策略的方法和举措,请予指正.一、数学问题设置要体现层次性,让全体学生能“学有所探”“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数学问题作为数学学科章节体系和知识点内涵呈现的重要载体,在表现数学学科内涵丰富性和多样性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同一知识点可以通过不同数学问题的表现形式以及不同难易程度的数学问题进行展示,这就为不同类型学生开展问题探究活动,提供了基础和条件.而学生个体之间在问题分析和解答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这就决定了教师不能“一叶障目”,忽视中下等学生群体,设置面向优等生的问题,采用“精英式”的教学模式,使问题解答活动成为优等生的“独角戏”.而应该在问题设置环节就要树立“整体性目标”理念,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抓住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重难点等内容,体现问题的层次性,设置出针对不同类型学生,不同难易程度的数学问题,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问题解答训练和实践的时机,促进学生在问题解答中获得进步和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