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西北职教》 >中学物理教学难点的形成原因

中学物理教学难点的形成原因

         

摘要

教学难点是从学习的角度而言,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许多教学难点也同时是教学重点,比如楞次定律、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力的分解、电动势等等。有些难点,譬如波的干涉和衍射、核反应中的结合能等虽然不是重点内容,但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能力等方面影响巨大。教学难点的产生,有的是由于物理知识内容本身的性质特点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学生自身的学习心理造成的,还有时是由于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不当人为造成的,具体分析如下:1、认知准备不足。即缺乏学习新知识所必要的感性经验或必要的知识基础。物理学本身有着严密的知识体系,教学内容的安排也是一环扣一环的。这就决定了物理教学要有一定的系统性,前面学习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要为后面的学习打基础做准备,后面的学习要充分利用前面的准备知识,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对这一点注意不够,往往就会造成教学上的难点,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例如,进行力的分解时,应该先弄清楚所研究的力实际上产生了哪些效果,然后再进行分解。但是,对于一个力所产生的两个或多个分效果,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注意去观察和思考,这方面的感性经验很少。因此感到难以分解,有时只好胡乱去分解。这是“力的分解”...

著录项

  • 来源
    《西北职教》 |2006年第6期||共1页
  • 作者

    赵志良;

  • 作者单位

    江苏省高淳职业教育中心校;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物理;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