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学数学月刊》 >数学解题中'会而不对'的现象分析与对策研究

数学解题中'会而不对'的现象分析与对策研究

         

摘要

cqvip:1问题提出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许多学生对一些题目感觉会做,也能下笔求解,但就是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在做作业与考试时自己浑然不知,满以为是对的,等到与别人交流或老师讲评时才恍然大悟,这就是所谓的“会而不对”的现象.有些教师将学生解题时出现的“会而不对”的现象称之为“低级错误”,不少学生则将其归咎为“粗心大意”或“一时疏忽”,都误以为只要在解题时细心一些就可以避免.然而,在后续的作业和考试中,这种“会而不对”的现象仍然频频出现,成为阻碍学生进步的一个难以治愈的“顽疾”,不仅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制约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长效发展,既困惑着学生,也困惑着老师.[1]那么,在数学学习中,学生解题“会而不对”的主要现象有哪些?产生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究竟是什么?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地予以解决?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作一些探索和研究,与同行交流,供大家参考.

著录项

  • 来源
    《中学数学月刊》 |2020年第11期|25-28|共4页
  • 作者

    钱铭; 朱福进;

  • 作者单位

    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中学 214031;

    江苏省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 214123;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