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 >“寄托小说”创作方法论——以郭沫若历史题材小说为例

“寄托小说”创作方法论——以郭沫若历史题材小说为例

         

摘要

正 一、"寄托小说"与"历史小说"的概念混淆"五四"以后由创造社作家推出的"寄托小说",从基本取材于历史这一点上看虽然酷似现代历史小说,但两者无论形态还是性格特征都不尽相同。历史小说以历史人物及事件为题材,通过对特定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性格、形象等)的塑造来再现或揭示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形态以及发展趋势。"寄托小说"则是指"五四"以后出现于中国新文坛的、借描写古代和外国的人或事,以寄托作者自我的抒情小说。此类小说的特点是主观抒情色彩强而不注重人物性格的典型化。谈到中国的历史小说,一般容易联想到明代的《三国演义》和当代的《李自成》等等。然而"五四"以后尽管出现过蔡东藩的《慈禧太后演义》(会文堂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