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昆明学院学报 >抗战时期的重庆儿童文学理论研究

抗战时期的重庆儿童文学理论研究

     

摘要

抗战时期,全国文化人的到来提升了重庆儿童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的文化含量和学术档次.在理论研究上,陈伯吹把寓言与小说、童话等进行对比,析出了寓言的本质特征;老舍认为永葆童心是郭沫若儿童文学创作成功原因,自己则得益于幽默的艺术风格和描写了孩子感兴趣的动物;郭沫若注重儿童文学理论的倡导,论述了儿童文学创作非常困难这一重要理论命题;王平陵则提出了儿童文学创作的三个重要原则:母爱主题、赤子之心和创作技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