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 >《红楼梦》中死亡观的文化意蕴探析

《红楼梦》中死亡观的文化意蕴探析

         

摘要

《红楼梦》中死亡观的文化意蕴应一分为三:创作主体的死亡观、文本呈现出来的死亡观、接受客体的死亡观,三者中以文本呈现出来的死亡观为主体,创作主体及接受客体的死亡观为辅助,这使得《红楼梦》中的死亡观的文化意蕴呈现出复杂的、多维的、立体的和动态的形式。《红楼梦》死亡观文化意蕴的形成既有内因,又有外因。内因是:创作主体的自觉追求和文学自身的发展。外因是:社会、历史、时代与民族文化心理。《红楼梦》死亡观的文化意蕴的价值体现在:以儒家文化为主体,以释道文化为补充,呈现出开放、包容的文化姿态,曹雪芹用生命和心血探讨个体与群体的正常死亡与非正常死亡是之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建构价值与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