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审美意象范畴论——中西意象理论的历史比较

审美意象范畴论——中西意象理论的历史比较

             

摘要

正 中国文学独特的抒情传统与表意文字媒介,使得意象这个范畴始终在中国古典美学体系中占据一个重要的关键地位。从先秦诸子关于意与象关系的哲学思辨到刘勰的意象理论的提出,一直发展到主宰中国文坛的审美意境论,形成中国古代审美意象理论逐渐深化的轨迹。而西方的意象理论成熟较晚,在西方美学史上,对审美意象范畴的真正重视,应该从康德关于审美主体性的阐发开始,随着二十世纪现代审美心理学的勃兴,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的泛滥和“意象”派诗人的鼓吹,审美意象逐渐成为现代西方美学的一个流行概念。值此中西文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