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金乌贼幼体弧菌性坏死病的病原、组织病理特征和药物敏感性

金乌贼幼体弧菌性坏死病的病原、组织病理特征和药物敏感性

         

摘要

对青岛市黄岛区人工繁育金乌贼(Sepia esculenta)苗种大规模坏死病进行了病原、组织病理、传播途径和防控药物研究.发病金乌贼幼体不摄食,生长缓慢,体色发黑;体表、肌肉、口腕、触腕及内脏团大面积溃烂,死亡率高达90%;组织病理学显示:患病金乌贼皮肤色素细胞崩解,肌丝断裂,鳃丝崩解,肝细胞大量坏死脱落,肠道微绒毛脱落;从患病金乌贼分离出3株优势菌(SE-A、SE-B和SE-C),人工感染实验表明,SE-B、SE-C对金乌贼半数致死量分别为3.98×106 CFU/mL和8.91×105 CFU/mL,有较强致病力,为该病的致病菌;根据细菌形态、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分析将SE-B和SE-C鉴定为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和塔氏弧菌(Vibrio tubiashii).分析金乌贼幼体、育苗用水和生物饵料糠虾的病原菌来源、分布和优势度,发现致病菌主要由糠虾携带进入育苗系统.分析了2株致病菌的药物敏感性,SE-B对强力霉素和氟苯尼考等敏感,对链霉素、庆大霉素等耐药;SE-C对氟苯尼考和罗美沙星等敏感,对新霉素和克拉霉素等耐药.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水产科学》 |2019年第1期|193-202|共10页
  • 作者单位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上海 201306;

    农业农村部海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山东 青岛 266071;

    农业农村部海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山东 青岛 266071;

    农业农村部海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山东 青岛 266071;

    农业农村部海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山东 青岛 266071;

    农业农村部海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山东 青岛 266071;

    农业农村部海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山东 青岛 26607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其他水产病虫害及其防治;
  • 关键词

    金乌贼; 幼体; 弧菌性坏死病; 病原; 组织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