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水产学报 》 >管角螺受精过程的荧光显微观察及保育卵形成分析

管角螺受精过程的荧光显微观察及保育卵形成分析

             

摘要

为了研究管角螺受精卵在受精和早期卵裂过程中的核相变化以及保育卵的形成,实验通过Hoechst33258染色、荧光显微观察方法,对管角螺受精和早期卵裂过程中核行为的细胞学变化进行了详细观察,并对其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数量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管角螺的成熟未受精卵呈卵圆形,平均卵径(0.33±0.03) mm,核相处于第一次成熟分裂中期,在水温为(26士2)℃条件下,lh精子入卵,2~3 h受精卵先后排出第1、第2极体,完成第一次和第二次成熟分裂,6h雌、雄性原核形成,靠近融合,第一次卵裂形成2细胞,12~24h时2细胞继续分裂生成4细胞.研究表明,管角螺受精卵在成熟分裂和卵裂过程中表现出发育的不同步性,同个卵荚内多个发育阶段共存,受精率为43.14%,而受精卵正常发育概率仅5.70%.卵荚内多数卵子不受精或者受精卵停止发育,成为营养卵(保育卵),为正常可育卵消化利用,这两种来源的保育卵比率约为3∶2.管角螺胚胎发育过程中,1~6 d内胚胎数减少明显,担轮幼虫发育率为0.48%,之后数量稳定,直至稚螺出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