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12全国海水养殖学术研讨会 >不同地理群体魁蚶杂交受精过程的荧光观察

不同地理群体魁蚶杂交受精过程的荧光观察

摘要

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是一种冷水性的大型蚶类,又被人们称为"赤贝"、"血贝"、"大毛蛤"等,广泛分布于日本北海道以南、朝鲜、菲律宾、俄罗斯南部等沿海,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黄海和渤海海域,其中山东、辽宁及河北是其主要产区(刘世禄等,2005).杂交是进行动植物种质改良的重要有效手段之一.近些年,国内许多单位特别是山东、河北等地的一些育苗企业引进了韩国魁蚶并开展了苗种繁育和养殖方面工作的尝试和探讨(王廷贵等,2012).生产实践中发现韩国魁蚶一旦适应了当地的水质条件,在生长速度等方面较国内魁蚶会具有一定的优势.吴彪等(2010)对韩国统营和中国江苏的两个群体魁蚶进行了外形对体质量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梁超等(2010,2011)也对一个韩国魁蚶群体和三个中国魁蚶群体的形态及遗传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韩国魁蚶与中国魁蚶在外形上有一定的差异,遗传距离相对于国内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要大,所以将这两群体魁蚶杂交有可能产生可以供利用的杂种优势.为此,要确定两群体魁蚶能否产生杂种优势,能顺利完成受精过程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是基本前提.利用显微观察技术对受精过程中双亲遗传物质形态变化过程进行跟踪,能够有效判定受精成功与否。为了明确韩国魁蚶与中国魁蚶进行人工杂交育种的可行性,本实验运用荧光显微观察技术研究了中国魁蚶(♂)×韩国魁蚶(♀)的受精生物学过程及早期的胚胎发育,为开展魁蚶种质改良工作提供了参考资料。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