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临床肾脏病杂志》 >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小鼠肾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的表达

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小鼠肾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的表达

         

摘要

目的 探讨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建立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雄性C57BL/6小鼠用无创性动脉夹夹闭左肾动脉,置于32℃温箱后1h松开血管夹,取出右肾.Sham组操作同上,但不夹闭左肾动脉.再灌注0,6,12,24,48 h后处死小鼠,收集外周血及肾脏标本.测定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HE染色观察Sham组和缺血再灌注24 h组(IR24h组)肾脏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Sham组和IR24h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在肾脏的表达及分布,连续切片检测VEGF-C与其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的共定位.Western blot检测缺血后不同灌注时间VEGF-C的表达变化.结果 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SCr和BUN水平上升,且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肾功能损伤逐渐加重,再灌注24 h时肾功能损伤最明显,再灌注48 h时肾功能已经有部分恢复.与Sham组比较,缺血再灌注24 h肾脏组织肾小管管腔扩张,内有管型形成,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坏死,空泡变性,刷状缘坏死脱落,并且伴有炎性细胞侵润,而肾小球未见明显病变.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Sham组比较,缺血再灌注24 h肾脏VEGF-C及其受体VEGFR-3的表达均明显增加,二者存在着共定位现象,且主要表达在肾脏皮髓质交界处及髓质部的肾小管.Westernblot结果显示随着缺血后再灌注时间的延长,VEGF-C的表达增加.结论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存在肾脏VEGF-C的表达上升,且与其受体VEGFR-3的表达增加呈共定位,推测VEGF-C可能参与了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著录项

  • 来源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4年第12期|743-747|共5页
  • 作者单位

    430030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肾内科;

    430030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肾内科;

    430030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肾内科;

    430030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肾内科;

    430030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肾内科;

    430030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肾内科;

    430030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肾内科;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小鼠; 缺血; 灌注;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