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食品科学》 >副溶血性弧菌毒素编码基因的微量、可视化检测

副溶血性弧菌毒素编码基因的微量、可视化检测

         

摘要

针对副溶血性弧菌主要毒素编码基因(tdh和trh),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以毛细管为反应介质,建立一种微量(5 μL)、特异、灵敏、低成本、可视化、快速检测的毛细管LAMP (capillary LAMP,cLAMP).本研究针对每个靶标基因分别设计6条特异性引物,系统优化Mg2+、dNTPs浓度和BstDNA聚合酶使用量,以及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等参数,确立最适cLAMP反应体系;测定该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 表明:优化后的5 μL cLAMP反应体系为6 mmol/L或8 mmol/L Mg2+,1.44 mmol/L或1.28 mmol/L dNTPs、0.096 U/μL Bst DNA聚合酶、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60 rmin.针对靶基因tdh和trh,cLAMP方法检测副溶血性弧菌基因组DNA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3 fg/μL和34 fg/μL,纯培养物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9.85×103 CFU/mL和8.25×105 CFU/mL;且与其他6种常见致病菌(霍乱弧菌、创伤弧菌、溶藻弧菌、嗜水气单胞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无交叉反应.本研究建立的微量、可视化cLAMP方法为食源性致病菌副溶血性弧菌检测试剂盒的研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