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国一流大学慕课建设成效研究——基于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

中国一流大学慕课建设成效研究——基于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

         

摘要

面对汹涌澎湃的全球性慕课浪潮,当代的中国大学保持着一贯的敏感性和接受能力,纷纷参与其中。为此,国家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和方针,为中国大学慕课建设保驾护航。作为中国慕课运动的发起者,中国一流大学具备在人力、财力和物力上的天然优势,理所当然成为慕课建设的主力军。伴随着慕课运动的持续推进,对于慕课建设成效的考量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而中国一流大学首当其冲。尽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作为一个整体的中国一流大学慕课建设情况如何尚且不得而知。研究中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以慕课建设成效为结果变量,从学术实力、教学质量、教师水平、教育经费和建设数量五个方面着手,通过规范严谨的研究流程,对中国一流大学慕课建设成效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究。从单个变量的必要性分析中可以发现,高教育经费和高建设数量为高建设成效的必要条件,而其中高建设数量的必要性更强;在结果变量指向“高建设成效”时,“高教学质量”“高综合实力”和“高教师水平”不作为影响路径中的必要条件,但结合覆盖度分值,不否认三类要素在“高建设成效”中的作用。低建设成效不存在必要条件,但低建设数量对于低建设成效产生重要影响,低建设数量可以视为导致低建设成效的主要路径。从变量的组合分析中可以发现,学术实力、教学质量和建设数量对于慕课建设成效产生较为显著的正面影响,教师水平对于慕课建设成效产生较为显著的负面影响,教育经费对于慕课建设成效影响不明显。据此提出:第一,中国一流大学所具备的学术实力优势并非完全发挥出来,需要运用这种优势来推进慕课建设;第二,中国一流大学的教学质量对于慕课建设至关重要,有必要以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为契机提高慕课建设成效;第三,中国一流大学的教学与科研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衡,并且这种不平衡使得教师科研水平似乎成为慕课建设成效的负面因素,需要着力解决好这对矛盾;第四,中国一流大学在慕课建设上的投入还远远不够,相信足够强的投入力度会带来慕课建设成效的大幅提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