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汇集萃

             

摘要

自觉对比法产生于50年代苏联、东欧诸国。这派的教学法认为语言是由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构成的体系,因此提倡知识→技能→熟巧三段说和“自觉学习”论。这派的学者认为母语对学习外语有很大作用,教学必须通过翻译和对比才能较好地掌握其他国家的语言。我们发现,在教学中运用这种教学法可以收到良好教学效果。中学生由于缺乏语言环境,英语教学实效不理想,因此,在教学中,通过汉语与英语的语法比较,可以促进他们更好地掌握外语语法的特点,避免中国学生常犯的许多错误。例如,英语的词类分十类,汉语的词类也是十类,大多词类有相同点,但也有不同点。如汉语中的形容词可作谓语,在英语中则不行。讲清这一点,可以使学生在翻译时不犯缺成分的错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