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水生生物学报》 >荧光定量PCR与LAMP检测IHHNV的特异性和灵敏性比较

荧光定量PCR与LAMP检测IHHNV的特异性和灵敏性比较

         

摘要

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HNV)是世界各地养殖对虾的重要病毒性病原之一,给对虾养殖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研究建立了检测IHHNV的荧光定量PCR和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两种技术,并对它们的特异性和灵敏性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所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检测IHHNV的方法最低检测限度为6个DNA拷贝/反应,在待扩增DNA浓度为6.038×104-6.038×109cps/mL,范围时,模板浓度与循环阈值Ct之间的相关性良好,决定系数r2为0.99521;对5份白斑综合症病毒基因组DNA和10份健康对虾基因组DNA样品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都为阴性;这说明荧光定量PCR检测IHHNV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高和精确性高等优点.同样,所建立的LAMP检测IHHNV的方法在60min反应时间内也可榆测到最低为6个拷贝的DNA模板,反应产物加入荧光染料SYBR Green Ⅰ后反应液呈现明显的亮绿色,且特异的检测IHHNV DNA模板;这说明所建立的LAMP检测IHHNV的方法具有荧光定量PCR方法相当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精确性.考虑到LAMP检测方法操作更为简单、方便,而且不需要昂贵的仪器,LAMP检测IHHNV的方法更适合于对虾养殖现场检测的推广使用.

著录项

  • 来源
    《水生生物学报》 |2010年第5期|984-989|共6页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广州51030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广州51030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广州51030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广州51030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州510300;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广州51030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生物科学研究法;
  • 关键词

    荧光定量PCR; LAMP; IHHNV; 特异性; 灵敏度;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