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银行债权治理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约束的有效性研究——基于股权性质和市场化程度的分析
【6h】

银行债权治理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约束的有效性研究——基于股权性质和市场化程度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方法

1.3.1研究思路

1.3.2研究方法

1.3.3技术路线

1.4创新点与不足

1.4.1本文创新点

1.4.2本文研究存在的不足

第2章理论来源与相关文献综述

2.1债务融资约束与银行债权治理

2.1.1国内外对债务融资约束理论的讨论

2.1.2银行债权治理的独特性及公司治理作用的讨论

2.1.3债务融资约束及银行债权治理理论的不足

2.2关于大股东侵占理论和“掏空行为”的研究

2.2.1大股东利益侵占的表现形式

2.2.2国内外大股东侵占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2.3大股东利益侵占理论的不足

第3章银行债权治理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约束作用的理论分析及研究设计

3.1理论分析与假设

3.1.1银行债权治理规模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约束

3.1.2不同期限结构下的银行贷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约束

3.1.3股权性质与大股东“掏空”行为

3.1.4市场化程度对银行债权治理与大股东利“掏空”行为关系的影响

3.2变量的选择

3.2.1因变量的选择

3.2.2解释变量的选择

3.2.3控制变量的选择

3.3样本选取与处理

3.3.1样本数据的选取

3.3.2相关性分析

3.4模型设计

3.4.1总体样本下的模型

3.4.2不同股权性质下的模型

3.4.3不同市场化程度下的模型

第4章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4.1.1总体样本

4.1.2按股权性质分组描述性统计

4.1.3按地区市场化程度分组的描述性统计

4.2实证检验及分析

4.2.1不同银行贷款期限结构下的实证检验与分析

4.2.2不同股权性质分组下的实证检验与分析

4.2.3不同市场化程度分组下的实证检验与分析

第5章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5.1结论综述

5.2政策建议

5.3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大股东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侵占中小股东利益,被形象称“掏空”行为,成为近年来公司治理关注的重点。我国A股上市企业普遍股权集中造成“一股独大”的特征,更加剧了大股东的“掏空”侵占,是本国学术研究者长期重点关注的公司治理的问题。目前对这一主题的研究多从企业内部人约束,如股权结构、声誉激励等角度探讨对大股东行为的约束,而研究外部人约束的文献较少,专门研究银行作为公司大债权人对大股东行为的约束的文献则更少。
  我国的金融体系中银行占主导的现实情况使得企业向银行寻求贷款成为其最重要的融资渠道。国外学者普遍认可银行债权作为债务融资约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公司治理的作用,而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其在我国无效。但学者对银行债权的研究普遍从债务融资对股东和经营者之间的第一类代理问题出发,研究银行债权对公司经营和绩效的影响,而很少研究银行债权对大股东同中小股东之间的“第二类代理问题”的约束作用和机制。
  因此,本文将银行的债权治理理论同大股东资金侵占理论相结合,研究银行债权的债务融资约束在我国是否对大股东侵占行为有约束的命题,并进一步区分不同银行贷款期限结构、公司股权性质和公司所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进行更为细化的研究。
  本文在总结前人经验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2014-2016年A股市场上市企业为样本构建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实证研究,并分别检验了不同银行贷款期限结构、不同公司股权性质、不同地区市场化程度下银行贷款对大股东资金侵占的影响。本文得出的结论是:(1)银行债权对大股东“掏空”行为无治理效果,相反会助长其发生。(2)短期和长期银行债权都无法限制大股东“掏空”行为,但对比来看,前者对大股东行为的约束强于后者。(3)银行债权对上市企业中非国有控股大股东“掏空”的约束作用强于国有控股企业。(4)市场化程度高地区的上市企业,银行债权对大股东“掏空”的约束作用强于市场化程度低地区的企业。
  基于本文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结合本国金融体系、银行治理和资本市场等现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包括引入银行债权人监事制度;加强市场、法制建设和投资者保护;加速推进市场化进程;加速政府职能转变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