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评价理论视角下国家身份的话语建构——以亚投行和世界银行的发言为例
【6h】

评价理论视角下国家身份的话语建构——以亚投行和世界银行的发言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Acknowledgements

摘要

ABSTRACT

Contents

Table of Signs and Abbreviations

1.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1.3 Research Questions

1.4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2.Literature Review

2.1 Previous Application on Appraisal Theory

2.1.1 Previous Study on Appraisal Theory Abroad

2.1.2 Previous Study on Appraisal Theory at Home

2.2 Previous Study on Identity Construction

2.2.1 Identity and National Identity

2.2.2 Post-structuralism:Discourse Constructs Identity

2.3 Summary

3.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Methodology

3.1 Appraisal Theory

3.1.1 Attitude System

3.1.2 Different Attitudes

3.2 Fairclough’s Three-dimensional Concept

3.3 Methodology

3.3.1 A Proposed Framework

3.3.2 Research Design

4.Results and Discussions

4.1 Description

4.1.1 Description of Attitudinal Resources

4.1.2 Description of Attitudinal Differences

4.2 Interpretation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

4.2.1 The Identity as an Investor

4.2.2 The Identity as a Leader

4.2.3 The Identity as a Cooperator

4.2.4 The Identity as a Supporter

4.3 Explanations

4.3.2 Cultural Background

5.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Implications for China’s International Discourse System

5.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y

References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近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崛起的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一带一路”的提出,亚投行的建立,无不显示出中国的发展态势。同时,中国“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和构建中国在国际中的话语体系等战略策略让语言学和国际关系紧密联系起来。建立亚投行是中国在经济领域中的一大举措,而亚投行主席的官方发言则是在经济领域构建国家身份的重要部分。二战后建立的世界银行历史悠久,一定程度上建构了美国在经济领域的身份。对于二者官方发言的分析比较,是探讨中美双方国家身份建构的有效途径。
  本研究的语料是来源于亚投行和世界银行官方网站的官方发言,其中世界银行的5篇,亚投行的4篇。亚投行第一篇官方发言为2014年,到本研究写作时共有4篇发言稿。世界银行与亚投行一致,选取时间段为2014年至2016年,语料真实可靠。本研究以评价理论中的态度系统为分析框架,通过对二者的官方发言进行话语分析来探讨各自话语所建构的国家身份,并试图回答“中美官方发言的态度资源有何异同(how)”,“中美建构了什么身份(what)”,以及“造成差异的原因是什么(why)”三大问题,以此来揭示话语中态度资源的表达如何建构身份。
  本研究在分析态度资源时,主要关注二者官方发言中态度资源,同时结合Fairclough的批评话语分析三维模式从三个步骤进行分析:描述,阐释和解释。
  第一,描述。以评价理论为分析工具,描述二者在官方发言中态度资源在情感、判断、鉴赏三个方面的分布情况,同时关注不同的态度:积极态度和消极态度,隐性态度和显性态度在情感、判断、鉴赏三个子系统中的使用。
  第二,阐释。通过对文本中的评价主体(appraiser)和评价客体(appraised)的分析,探讨态度资源在情感中对un/happiness(快乐/非快乐),in/security(安全/非安全),dis/satisfaction(满意/非满意),判断中对social sanction(社会制约)和social esteem(社会评判),鉴赏中的reaction(反应)、valuation(价值)、composition(构成)的应用,同时对子系统的各个部分同显性态度隐性态度做交叉频数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在态度资源的表达方面,亚投行对其自身身份以及中国政府对于亚投行成立给予的帮助表现出了更多的积极态度。而世界银行使用平衡的态度资源和显性态度肯定了其他机构和国家的成就,也指出了不足。2在国家身份的建构方面,亚投行和世界银行都通过话语建构了投资者(investor),领导者(leader),合作者(cooperator)和援助者(supporter)的身份,但是二者在建构这四种身份的过程中侧重点各有不同。
  第三,解释。在差异形成的原因方面,除了亚投行处于起步阶段这一现实原因外,还同二者的政治经济体制和文化背景相关。中国历来主张互利互惠,“和”文化源远流长,对其外交政策影响深远。美国重视个人的权利,更偏好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这对其态度的表达和身份建构也有一定影响。
  本研究通过对亚投行和世界银行官方发言态度资源的话语分析,试图为今后的话语分析和身份建构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可行的理论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