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骆玉笙演唱艺术对我国民族声乐的可借鉴性研究
【6h】

骆玉笙演唱艺术对我国民族声乐的可借鉴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京韵大鼓概述

1.2中国声乐发展历程概述

1.3课题研究的基础与价值

1.4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骆玉笙艺术人生简要回溯

2.1骆玉笙结缘京韵

2.2艺无止境

2.3思维的新生

第三章 骆玉笙京韵大鼓词曲创新对民族声乐艺术的启示

3.1唱词创编中的可借鉴性

3.2润腔与板式进行创新中的可借鉴性

3.3传播形式中的可借鉴性

第四章 骆玉笙京韵大鼓演唱技法对民族声乐演唱的启示

4.1气息运用的借鉴

4.2腔与字的关系

4.3演唱者与伴奏者的关系

第五章 骆玉笙京韵大鼓演唱表演对民族声乐表达的启示

5.1“情”--意在声先,以声传情

5.2“味”--风格鲜明,讲求韵味

第六章 骆玉笙京韵大鼓舞台表演对民族声乐表演的启示

6.1“表”--形体表演的借鉴

6.2“象”--演员的形象与台风

第七章 骆玉笙艺术精神对民族声乐发展的启示

7.1“养”--歌唱中的修养

7.2“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第八章 结语:对民族声乐发展的思考与展望

8.1审美要求:立足本土,雅俗共享

8.2传承精神:顺应时代,文化自信

8.3展望未来:守本创新,争做“花蕊”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冯丹;

  •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
  • 学科 音乐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马韵斐;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J82J64;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