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板栗品种褐变度差异性及其与多酚氧化酶活性的相关性研究
【6h】

板栗品种褐变度差异性及其与多酚氧化酶活性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文献综述

1.1板栗的价值及国内外板栗业概况

1.2板栗褐变研究状况

1.3消除多酚氧化酶对食品造成褐变的途径

2.引言

2.1研究目的及意义

2.2研究内容

2.3技术路线

2.4课题来源

3.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3.1实验材料与仪器

3.2实验方法

4.结果与分析

4.1板栗褐变与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关系

4.2板栗不同品种褐变度差异性

4.3板栗品种多酚氧化酶活性差异

4.4板栗品种PPO活性与褐变度的关系

5.结论与讨论

5.1结论

5.2讨论

参考文献

附件1:

附图

致谢

作者简介

硕士期间成果清单

展开▼

摘要

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在我国的种植面积非常广,为了提升板栗经济效益,我国开始不断探索板栗的加工制品,然而,板栗的褐变一直影响着其加工制品的品质。多酚氧化酶(PPO)是一类结合Cu元素的蛋白酶,其在板栗果仁中含量丰富,可以催化酚类上的羟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黑色素,是板栗褐变中酶褐变的主导物质,对板栗加工制品质量造成不利影响。为了预防 PPO活性对板栗褐变的影响,已开发出多种方法,包括化学方法、物理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遗传学方法。为了能从品种本质上对板栗PPO活性进行改良,育种界越来越重视遗传学方法。然而,板栗的PPO活性以及褐变度的关系一直未从品种差异性角度进行研究,使得优良品种的选育一直未能有效展开。
  本文通过对板栗褐变和PPO活性测定方法的探索以及37种板栗品种在这两方面的的测定和筛选,结果表明:
  (1)以邻苯二酚作为底物,利用分光光度计法在410nm波长下测定板栗溶液PPO活性,反应从开始到第5分钟时间段内,反应速度最快,品种间差异大,5分钟后反应下降趋于平滑;板栗PPO活性检测时,最为适宜的pH值为6.5,最适温度为30℃,PPO活性表示为△A·U·min-1·g-1;板栗褐变反应,最为适合的时间为在4℃条件下,反应3天,超过3天,板栗褐变趋于平稳,测量褐变值是利用分光光度计法在420nm波长下测量。利用此实验得出的实验数据,进行接下来的实验。
  (2)板栗褐变时,品种间初始褐变变幅范围为0.044差异不显著,褐变终值变差差异区间为0.284-0.751,变幅为0.467,褐变变化值值变异区间为0.151-0.600,变幅范围为0.449,差异显著(P<0.05)。板栗品种褐变终值分布呈单峰态,处于0.5-0.6区间的品种数最多,而褐变终值较低的品种则很少;褐变变化值在0.3-0.4和0.4-0.5区间的品种数较多,大部分板栗抗褐变能力一般,耐褐变以及褐变能力非常差的品种数量较少。
  (3)板栗不同品种PPO活性差异,变异区间为8.53-149.48 U·min-1·g-1,变幅范围为140.95 U·min-1·g-1,品种间整体差异显著(P<0.05),PPO活性分布呈单峰型,绝大多数板栗品种的PPO活性在20-40 U·min-1·g-1之间,而低PPO活性的板栗品种数量较少。
  (4)板栗品种间PPO活性与褐变度关系分析发现,PPO活性与褐变变化值相关性最高,与褐变初始值相关性最低,PPO活性与褐变变化值两者比较,发现随着板栗的褐变度的增大,PPO活性整体呈上升态势,板栗的PPO活性与其褐变度整体呈正相关,只有部分板栗品种PPO活性较大,但其褐变度却较小。说明PPO活性影响着板栗的褐变度,活性越高,褐变度越大。
  (5)通过聚类分析,可将板栗PPO活性分为五类,各类PPO活性范围为,第一类PPO活性为8.53-22.63 U·min-1·g-1,第二类为26.46-45.61 U·min-1·g-1,第三类为53.24-71.89 U·min-1·g-1,第四类94.20-113.30 U·min-1·g-1,第五类为125.78-149.48 U·min-1·g-1,由此筛选出低PPO活性以及耐褐变品种,分别为‘黑山寨7号’、‘全椒3号’、‘燕红’、‘河北尊玉’、‘阳光3号’。由此可以将板栗PPO活性以及耐褐变品种的范围进行划分,为品种选育提供依据。

著录项

  • 作者

    郑龙;

  • 作者单位

    安徽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安徽农业大学;
  • 学科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傅松玲;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食品化学;
  • 关键词

    板栗; 褐变度; 多酚氧化酶; 活性测定;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